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2-03 浏览次数:4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2高三上·怀化月考)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墓地山东大汶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
    A . 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 B . 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 C . 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向了繁荣 D . 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
  • 2. 《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周代以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B . 法家思想的发展 C . 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密切 D . 儒家思想的影响
  • 3. 定额租在清朝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地租形态。在定额租下,地主阶级的经营权甚至部分所有权向佃农转移,这成为宋以后封建租佃制最重要和最本质的进步。宋以后定额租的发展(   )
    A .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 能阻止土地兼并的加剧 D . 利于国家加强地方管理
  • 4. 明朝史学家何乔远在叙述明朝中期的婚姻关系时说:(明前期)婚娶,但论门阀;(明中后期),定亲时,女家只重男方财礼;婚嫁之日,男方则非常关注女方的嫁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商业发展打破等级秩序 B . 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 . 经济发展冲击社会观念 D . 传统小农经济趋向瓦解
  • 5. 下表所示出自张正明的《中国十大商帮》,他对中国几大商帮的经营理念和存在时间进行了概括。由此可知,商帮(   )

    商帮

    经营理念

    存在时间

    徽商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明中期至清中叶

    晋商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明代洪武间至民国时期

    山东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明末至民国初

    A . 人员构成以血缘为纽带 B . 行商经营强调义利并举 C . 与新生产关系同步出现 D . 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 6. (2021高二上·疏附期中)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对于“贤君”、“明君”及其仁政予以充分肯定;王夫之主张天子、宰相、谏官“环相为治”的权力“制衡"机制,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这反映了(   )
    A . 君主权威的下降 B . 儒学力图突破传统束缚 C . 近代意义的民主意识 D . 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 7. (2022高二上·花山期中) 取消领事裁判权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重点之一。经与英美等国多次谈判,1930年达成取消的初步协议。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才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的桎梏。这一变迁折射出(   )
    A . 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 . 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 C . 民众主权意识的觉醒 D . 国际法得到普遍认可
  • 8. 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
    A . 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B . 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 . 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 . 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 9. 马克思说,自1842年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形成了特有现象:中国出产的茶叶和丝向英国的出口一直不断增长,而英国工业品输入中国的数额整体来说却停滞不变。这一局面(   )
    A . 反映了马克思对中国社会有深入了解 B . 表明中国的传统经济继续引领世界 C . 体现了自然经济主导下中国市场特色 D . 说明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出超地位
  • 10. 甲午战争后的十年里,梁启超等人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并引入新式“历史”概念,将“中国”置于“世界”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新型时空结构。他们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为变法营造舆论氛围 B . 号召人民反抗外来压迫 C . 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 D . 激发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 11. (2022高三上·济南开学考)   1905年,《时事画报》报道:“丈夫和小妾对于女儿是否需要缠足的事情意见相左,丈夫认为:如今风气已开,不应再自寻苦恼。而妾则认为丈夫偏心,为嫡女缠足而自己的女儿则不让缠足,被丈夫谴责后自寻短见”。这反映出(    )
    A . 尊孔复古思想大行其道 B . 废止缠足已被民众接受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社会转型面临较大阻力
  • 12. (2022高一下·深圳期中) 1908年,清政府进行资政院和咨议局选举,首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选举机构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渠道。武昌起义前,国内公开出现的现代性党会团体共有668个,此外尚有秘密的党会团体100多个。到1913年底,国内新兴的公开党会团体682个,但是中国从未真正形成代议民主制度。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
    A . 中国没有实行直接民权 B . 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基础发展不充分 C .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 . 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顺治年间,中央的财政收入约为2700万白银。在此前后,清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政管理体制,通过解款协拨和奏销制度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全国财政的控制。雍正年间,朝廷严惩贪腐,大力清理各地的田赋积欠和国库亏空问题;同时推行摊丁入亩,并将地方政府加征的火耗并入正税,由中央征收。此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至乾隆中期达到了7100万两白银的高峰。

    ——摘编自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

    材料二:清朝前期与后期财政收入比较(单位:万两)。

    时间(年)

    田赋

    盐税

    关税

    厘金

    杂税项收入

    总计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766

    3986

    71.83

    574

    10.35

    540

    9.37

    0

    0

    449

    8.09

    5549

    100

    1903

    3546

    33.80

    1250

    11.91

    3042

    28.99

    2298

    21.90

    356

    3.40

    10492

    100

    注:厘金是在商品运输途中抽取的捐税。

    ——摘编自《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前期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财政收入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财政收入变化的历史启示。
  • 14. 阅读史料,完成任务。

    材料: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摘编自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5. (2022高一上·遂宁期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