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平原县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b>积累与运用(33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酝酿(yùn) 并蒂(tì) 侍弄(sì) 莅临(1ì) B . 攲斜(qī) 烘托(hōng) 一霎(chà) 静谧(mì) C . 匿笑(nì) 菡萏(dàn) 憔悴(cuì) 黄晕(yùn) D . 确凿(záo) 搓捻(chā) 贮蓄(zhù) 繁衍(yǎ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萧瑟 水藻 轻捷 花枝招展 B . 云宵 祷告 感概 美不胜收 C . 徘徊 奥密 姊妹 花团锦簇 D . 鉴赏 煎熬 嘹亮 人迹罕致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B . 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 ,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C . 今天又吃蛋炒饭,小明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 , 一脸不快。 D . 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 B . 今年,我市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C .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D . 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 .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也记载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 C . 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文体,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 D . 古代常见的敬辞有令尊、令堂、舍弟、贤侄等。
  • 6. 古诗文默写

    策略

    诗句

    收获

    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之情表达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 7. 阅读下面连环画节选,填空。

                   

    ①    悟空正待追赶,唐僧拦住他喝道:      ②悟空说:“师父,你受蒙骗了。

    “站住,你怎么平白无故地连伤这            她们不是什么母女,都是一个妖怪

    母女两条人命。”                                   变成的。”

    ②    唐僧沉着脸对悟空说:“你一再杀生害命,犯了佛门杀戒,你走吧,我不要你这个徒弟了。

    连环画中表现的是 (作者)所著的《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在这个情节中,妖精巧妙利用了唐僧的性格,使师徒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最终想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孙悟空即使师傅一再地误解他,依然坚决地“打倒妖魔”,彰显了他  的光辉形象。

  • 8. 《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有《   》《园丁集》《 飞鸟集》《新月集》等
二、阅读(47分)
  • 9.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请求作答。)

    暮春[宋]黄  庚                        暮春山间[宋] 黄公度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唯有落花知。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 (1) 《暮春》一诗点明暮春时节的意象有 
    2. (2)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3. (3)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10. 文言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相而去

      ②入门不

      ③与友期行

      ④友人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3) 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和“”两点反驳。
    4. (4) 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 11. 阅读下列【甲】文和【乙】文,回答问题。

    【甲】:

     A.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虽之夷狄③,不可弃也。”

    (选自《论语•子路》)

    B.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选自《论语•公冶长》)

    【乙】:

    华歆与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④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⑤?”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恭:端庄恭敬。②敬:严肃认真。③夷狄:边远蛮荒之地。④辄:立即,就。⑤邪:通“耶”,语气词“吗”。

    1.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虽之夷狄,不可

      组词法(如:“择其善者而从之”中,“择”意为“选择”)

      华歆、王朗乘船避难

      成语推断法:玉石俱焚、二罪俱罚

      王欲所携人

      课内迁移法:“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携拯如初

      字典查阅法:①顺心;称意②成功③于是

      (填序号)

    2. (2)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仅限断三处)

      始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 而 信 其 行 今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 而 观 其 行

    3. (3)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阅读【乙】文,请结合情境,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动作

      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③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4. (4) 【乙】文结尾“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请联系【甲】材料中的A或B,结合【乙】文,分析谁优谁劣。
  • 1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不   敢(张燕峰)

    ①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这句口头禅就是“不敢”。吃饭的时候,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锄地的时候,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②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乡间木匠。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我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十多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

    ③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到来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主人看他干活如此卖力,日日好酒好菜款待。我爷爷的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这样想着,脸色不免日渐难看,饭菜也越来越马虎。

    ④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完全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说:“干不干透跟你有啥关系?你只要做好家具,挣了钱拍屁股走人就是了。”

    ⑤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⑥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干了足足20多天才完工。而爷爷的那个同行早已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地回了南方老家。

    ⑦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

    ⑧这时,雇主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当初怠慢了我爷爷,就羞惭地拿着好酒好菜登门致歉。从此,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⑨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恳请他留校做他的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⑩后来,父亲工作的学校的老校长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捏造事实,揭发老校长中饱私囊,他们也蛊惑父亲一起揭发。父亲愠怒地说:“我刚来学校不久,对学校事务知之甚少,对老校长个人更是不熟悉,我可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那样会遭天谴的。

    ⑪风波过后,老校长官复原职,有意提拔父亲做副校长,父亲坚决地拒绝了。他诚恳地说:“教育事关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我才不配位,可不敢贪心占据那个重要的职位。”

    ⑫父亲在领导岗位任职多年,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虽退休多年,但人们还经常说起他的事,对他很是尊敬。

    ⑬如今,我们兄妹三人也已成人,牢牢铭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时时勉励我们做诚实正直的人。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咀嚼过许多人情冷暖之后,我们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

    ⑭人在做天在看,离地三尺有神明。“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

    (选自《意林》,有删改)

    1. (1) 按括号内的要求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从修辞的角度)

    2. (2) 文中雇主对爷爷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文中多处提到“不敢”,在“不敢”的背后蕴含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请至少列举三处。
    4. (4) 文章末尾说:“‘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这种“不敢”对我们今天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 13. 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 (1)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上面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2. (2)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仿照已给出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 (3)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10年的创作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4. (4) 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七年级举行 “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参加知 识竞答活动。
      2022年5月8日

      通知中在内容与格式中存在4处错误,请修改:

四、写作题(60分)
  • 14. 按要求作文。

    素材整理卡

    分类

    举例

    景·物

    粉柔柔的合欢花、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

    人·事

    妈妈的香气,老师的眼神,同学的鼓励等,好似疫情中的闪动……

    感·悟

    学思结合,懂得幸福……

    在“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活动中,我们学会了积累素材。浏览素材整理卡,你一定感慨万千。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最美的风景》为题作文。

    要求:①要有环境(景物)的渲染,故事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的刻画;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读原文),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