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2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青岛)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A . 1mm B . 1cm C . 1m D . 1km
  • 2. 下列关于测量工具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量程和分度值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 B . 使用停表计时主要的误差来源于人启动和停止停表的反应时间 C . 将温度计的1℃和100℃之间分成100份,每1份代表1℃ D .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3. 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导航截图,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

    A . 60km/h B . 10km/h C . 10m/s D . 6m/s
  • 4. 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259

    A . 在-265℃时,氢是液态 B .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 . 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 D . 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
  • 5. (2020八上·汉中月考) 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 . 响度很小的超声 B . 响度很大的超声 C . 响度很小的次声 D . 响度很大的次声
  • 6. 小明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选择(  )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丙 C . 甲和丁 D . 乙和丙
  • 7. 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的“露”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中的冰是由于河水遇冷凝固形成的 C . “云开雾散旭风暖”中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8. 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烛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在第6 min时是固态 B . 甲在ab段停止吸热 C . 甲对应海波,乙对应烛蜡 D . 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二、多选题
  • 9.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采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B . 只要认真测量,误差可以避免 C . 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错误 D . 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 10. 如图所示,关于天安门升旗仪式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士兵方队匀速前进、动作标准,他们做的是机械运动 B . 士兵枪上的刺刀熠熠发光,是因为刺刀是光源 C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现场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D . 士兵的口号响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 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也会是噪声 C . 相同温度,声音在空气中比钢材中的传播速度快 D .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
三、填空题
  • 1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量的结果应为 ;如图乙所示,机械秒表测得的时间是 s;“﹣5℃”读作

  • 13. 如图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音调最低的是第个瓶子;若改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个瓶子。

  • 14. 日环食属于光的 ;如图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 15. 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超”/“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作用,这是利用声波传递;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Hz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超”/“次”)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 16. 甲同学和乙同学在平直公路上向北跑步,甲同学运动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乙同学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乙同学做 运动。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 运动。(选填“南”或“北”)甲、乙同学按如图所示的速度继续跑步,他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同学跑步的路程之比是

  • 17.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 (1) 煮鸡蛋用水,而炸油条用油,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2. (2) 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干冰升华时要 热量;
    3. (3) 冬天,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请帮他判断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水管;(选填“冷”或“热”)
    4. (4) 石油液化气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这种方式 (填“会”或“不会”)放出热量。
四、简答题
  • 18. 为阻止新冠病毒传播,妈妈响应非必要不出户的号召,一次性买了很多蔬菜。怎样才能让蔬菜保鲜多存放几天呢?请从影响蒸发的角度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解释原因。
五、计算题
  • 19. 小明乘火车时观察到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已知每节车厢长15m。
    1. (1) 行驶途中,从第一根电线杆掠过开始,他测出在15s时间内,路边有10根电线杆从他眼前掠过,已知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m,求在15s时间内,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若该火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0m的大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
  • 20. 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1马赫=340m/s),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最大马赫数是2.5,求:
    1. (1) 它的最大飞行速度是多少m/s?
    2. (2) 福建厦门到台湾高雄的距离为306km,该飞机从厦门到高雄最少需多少秒?(假设飞机速度不变)
    3. (3) 若该飞机以最大飞行速度在6800m的高空水平飞行,地面上的人听到头顶上空的轰鸣声时,飞机实际已经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
六、实验题
  • 21. 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
    2. (2) 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cm/s;
    3. (3)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4. (4) 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 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 22.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做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1. (1) 如图甲所示,往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用较小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起的高度较小,发声的响度较小;用较大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起的高度较 ,发声的响度较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发声时的 越大,响度越大;
    2. (2) 该实验中,在鼓面上撒纸屑的作用是 ,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 法;
    3. (3) 如图乙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 不同,听到刻度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
    4. (4) 在图乙实验中,某次将钢尺伸出桌面较大长度,用较大或较小的力度拨动钢尺,均听不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原因可能是
  • 23.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 (1) 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目的是
    2. (2) 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选填“偏小”或“偏大”);
    3. (3) 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①实验中小明提议在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板盖,主要目的是

      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前的情景为(填“a”或“b”);

      ③利用表中数据,在上右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④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

    4. (4) 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小明撤去酒精灯,观察到水停止沸腾,这说明
    5. (5) 实验时,小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该目的我们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点即可)。
  • 24.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做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 (1) 请在图甲中的半透明纸上作出蜡烛AB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2. (2) 如果小孔是三角形,蜡烛在塑料薄膜成像,则看到的像是 _____;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蜡烛的正立像 D . 蜡烛的倒立像
    3. (3) 若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方移动;
    4. (4) 晴朗的天气里,小明还观察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乙所示),圆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