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9 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1...

更新时间:2022-12-22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的中秋节恰逢教师节,这种巧合实属罕见,本世纪仅有3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秋节晚上我们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月亮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B . 月亮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这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C . 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时,可以把月亮当作质点 D . 研究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时,不能把月亮当作质点
  • 2. 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14号晚上20点3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强台风级)。预计台风“梅花”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12小时后将在上海浦东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对于以上新闻报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报道中的“20点30分”指的是时刻 B . 报道中的“12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C . 报道中的“42米/秒”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D . 通过台风行进的轨迹长度与时间可求得平均速度的大小
  • 3.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 , 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最短时间仅为3分钟,某次试飞测试中,该战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开始运动后5分钟内可以行进的最大距离为(  )
    A . 140km B . 160km C . 180km D . 200km
  • 4. 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某段时间内沿平直公路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该同学与自行车整体可视为质点,由图像可知(  )

    A . 在0~8s时间内,自行车骑行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B . 在0~8s时间内,自行车骑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C . 在15s~17s时间内,自行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 . 在0~17s时间内,自行车骑行的总位移大于48m
  • 5. 杭州某中学一位高三学生凭借2米15的好成绩顺利通过清华大学运动员专项测试,如愿“跳”进清华园。经了解,该同学身高1米92。根据以上信息,可以估算出该同学跳高离地时竖直向上的速度最接近(  )

    A . 3m/s B . 4m/s C . 5m/s D . 6m/s
  • 6.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B . 可知,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 .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D . 摩擦力的平衡力可能是弹力,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摩擦力
  • 7. 解压玩具“捏捏乐”很受年轻人喜爱,如图所示,某人用手悬空捏住一个“捏捏乐”玩具,该玩具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玩具受到手的弹力是由于玩具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 手对玩具的作用力与玩具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 手对玩具的作用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D . 当手更用力地捏玩具时,玩具受到手的作用力将变大
  • 8. 如图,两位搬运工使用“搬运背带”缓慢搬运一只保险柜,保险柜的质量为150kg。每个搬运工双肩上的两根背带互相平行,且四根背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 不计搬运工双手对箱子的作用力,则每根背带所承受拉力的大小为(  )

    A . N B . N C . N D . N
  • 9. 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市民居家隔离,一位市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与志愿者不接触的情况下将吊篮中的生活用品缓慢拉到窗口,图中轻绳的一端栓在轻杆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轻杆所受的压力大小始终不变 B . 轻杆所受的压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 . 该同学手上所受的拉力大小始终不变 D . 该同学手上所受的拉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 10. 目前金义东轨道交通义乌段正式运营,线路全长40.9公里,采用市域B型列车6节编组。动车组从义乌市秦塘站开出时,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车头经过路边一保持不动的工作人员时速度大小为 , 车尾经过该工作人员时速度大小为。每节车厢的长度相等,则前3节车厢经过工作人员的时间与后3节车厢经过工作人员的时间之比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11.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很多物理研究的思想方法,下列关于思想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B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运用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C . 非常小时,可以用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D .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 12.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块A一定受4个力作用 B . 木块B一定受5个力作用 C . 增大后,A,B仍静止,则木块B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一定变大 D . 增大后,A,B仍静止,则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 13. 如图甲,质量为0.5kg的风筝在牵线和恒定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是此模型的截面图,已知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牵线与风筝平面的夹角为53°,风力与风筝平面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0.6,cos37°=0.8,g=10m/s2)(  )

    A . 牵线对风筝的拉力与风筝重力的夹角为53° B . 牵线对风筝的拉力大小为5N C . 恒定风力的大小为6N D . 把牵线的拉力分别沿重力的反方向和风力的反方向分解,沿风力反方向的分力大小为8N
三、实验题
  • 14.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如图a所示安装器材,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遥控电动玩具车拖着纸带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动力,直至玩具车静止后再关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纸带如图b所示,已知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GH两点间距时,刻度尺的刻度如图b所示,则G点的读数为cm;
    2. (2) 通过实验得出打下G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小车在匀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画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v-t图线(画在答题纸上);
    4. (4) 若实验时交流电源的频率略高于5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5. 某同学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拉长,如图甲所示,记录拉力和对应橡皮筋长度值,如下表所示:

    1. (1) 根据表格数据求得橡皮筋劲度系数k=N/m;

      F(N)

      0.50

      1.00

      1.50

      2.00

      2.50

      l(cm)

      10.99

      12.02

      13.0

      13.98

      15.00

    2. (2) 继续用上述器材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记录拉力方向时可以用铅笔贴着细线画直线表示 B . 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可以存在摩擦 C . 测量时,橡皮筋应与两细线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 . 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
    3. (3) 在(2)实验中,F1、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平行四边形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筋时的力,则下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4. (4) 在另一小组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为θ,合力为F,F与θ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已知这两分力大小不变,则任意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能得到的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四、解答题
  • 16. 高空坠物非常危险,某小区6楼窗台上不慎坠落一个花盆(可视为质点),掉在2楼的露台上。已知6楼窗台离地高度为H=14.5m,2楼露台离地高度为h=3.25m。假设花盆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
    1. (1) 花盆落到2楼露台时的速度大小;
    2. (2) 花盆落到2楼露台前1s内的位移大小。
  •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M=9kg的半球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在半球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小物块与一轻弹簧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已知小物块和半球面球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45°,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N/m,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45°。若小物块与半球面之间刚好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 (1) 弹簧的伸长量;
    2. (2) 地面对半球面支持力的大小;
    3. (3) 半球面对地面的摩擦力。
  • 18. 在一水平固定放置的木板上有一质量为的木块,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物块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 , g=10m/s2

    1. (1) 则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 (2) 若将木板垫成倾角为斜面(如图乙所示),要使木块仍能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则施加沿水平向右的拉力F2应多大?
    3. (3) 若将木板竖直(如图丙所示),要使木块仍能沿着竖直木板作匀速直线运动,现施加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斜向上的推力F3 , 则推力F3应多大?
  • 19. 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黄灯闪烁,3秒黄灯提示后将转为红灯。请问:
    1. (1) 若甲车在黄灯开始闪烁时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要使车在黄灯闪烁的时间内停下来且刹车距离不得大于24m,则甲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 (2) 若甲车以的速度驶向路口,司机看到黄灯闪烁时车头距停车线 , 并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司机从看到黄灯闪烁到踩下刹车制动的反应时间内视为匀速运动,为保证停车时车头不越过停车线,他的反应时间不能超过多少?
    3. (3) 若甲、乙两车均以的速度驶向路口,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 , 反应时间内视为匀速运动)。已知甲车、乙车紧急利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刹车前的距离至少多大?
    4. (4) 在满足第(3)问的基础上,甲乙两车均未闯红灯,则乙车开始减速时距停车线至少多远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