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法与法治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更新时间:2022-12-10 浏览次数:7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上·吴兴期末)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这要求我们(   )

    ①探索学习方法,合理利用网络  

    ②更新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

    ③学会自我减负,拒绝艰苦学习  

    ④紧跟时代潮流,抛弃教师教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2七上·博罗期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上“网课”成为热词,61岁的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学员万雪琴,疫情期间利用照顾外孙女以外的时间上了160多门网课,还挑选优质课程推荐给同学学习。可见,万奶奶(    )

    ①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②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依赖网络学习,拒绝学校教育   

    ④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2七上·博罗期中)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丽展示了剪纸艺术;小军表演了刚刚学会的啦啦操;小明给大家展示了毛笔书法…他们的成果不仅迎来阵阵掌声,更为自己增添了几分自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学习带给我们的都是快乐    B . 学习无处不在,伴我们成长 C . 只有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才叫学习    D . 收获学习的成果,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
  • 4. (2022七上·六安期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下几位同学关于“学会学习“做法错误的是(    )

    ①小军:我每天晚上回家先玩游戏,第二天早上到学校再补作业

    ②欣欣:我会将错题记录在错题本上,隔段时间拿出来复习一遍

    ③小丽:遇到难题,我会第一时间在网上搜题找到答案,或者问同学

    ④晨晨:课上没有听懂的地方,我会及时标记出来,课下及时问老师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5. (2022七上·六安期中) 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学习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②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③少年时期的学习最重要,长大后无需再学习

    ④学习伴成长,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2七上·六安期中) 中学生君君说:“每次我遇到作业上的难题时,都会冥思苦想很久,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每次解决难题后,我都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君君这段话表明(    )
    A . 学习有苦也有乐,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B . 我们可以每时每刻都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C . 只要经历过学习的辛苦,就能取得好成绩 D . 学习是辛苦的过程,我们要尽量避免难题
  • 7. (2022七上·海曙期中) 下边漫画启示我们要(   )

    A .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 B . 增强信心,为梦想坚持努力 C . 专注所爱,激发自己的潜能 D . 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
  • 8. (2022七上·岳池期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诗句不合理的地方是(    )
    A . 只看到学习苦的一面 B . 树立终生都要学习的观念 C . 学习课本知识只是唯一的学习内容 D . 学习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 9. (2022七上·岳池期中) 2022年5月疫情期间,同学们都在家里参与线上学习。线上学习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内心。关于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 B . 保持学习的兴趣能帮助我们坚持线上学习 C . 线上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D . 要运用相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 10. (2022七上·岳池期中) 湖北7岁小女孩柯恩雅上网课的照片感动众多网友,她说“我会更加努力”,“我的梦想就是长大要当一名医生”。柯恩雅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学习充实生命,伴随我们成长

    ②只有环境艰苦,才能实现梦想

    ③体味学习快乐,克服学习艰苦

    ④志向培养兴趣,掌握学习策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1. (2022七上·岳池期中) 《国家宝藏》播出后,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激发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掀起了读书的热潮。这说明(    )
    A . 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才能够成为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B . 初中阶段的学习既包含知识的获取又包含能力的培养 C .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有了充实的生活 D . 学习的主要表现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2. (2022七上·凤山期中) 学会学习,这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下列同学的表现能够体现这一素养的是(    )
    A . 小美发现同桌是学霸 , 就照搬她的学习方法 B . 小林每天固定4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且坚持写读书笔记 C . 小洋刚学习地理时很有兴趣,现在已越来越没有当初的学习热情 D . 小明平时上课不听课,课后也不复习,考试前才拼命认真复习
  • 13. (2022七上·惠东期中) 自从进入初中以后,小明的功课老是跟不上,他对同桌说:初中的学习压力很大,简直痛苦不堪。为了纠正他的观念,以下哪句话不应该对他说?(    )
    A . 学习既有辛苦的一面,也有快乐的一面,不能只看到学习的苦 B .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我们应该寻找学习中的乐趣 C . 学习必然是辛苦的,能学多少算多少 D . 抱着苦学的观念,会影响你学习的积极性
  • 14. (2022七上·潮安期中) 给漫画中的小主人公出个招让他摆脱烦恼,你会对他说(   )

    ①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②给自己的学习制订合理计划

    ③完成不了就干脆选择放弃

    ④寻找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学会享受学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2七上·内江期中) 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下列对自主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A . 以自学为主,不需要老师、同学帮助 B . 不抄袭他人作业 C . 不与他人商量学习中的问题 D . 能独立安排学习,不依赖老师和家长
  • 16. (2022七上·昭通月考) 如下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对我们学习最大的启发是(    )

    A . 学习要科学计划 B . 上课要认真听讲 C . 课后要及时复习 D . 要学会合作学习
  • 17. (2022七上·原阳月考) 当今社会,知识门类激增、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乐学”精神和“会学”能力才永远不会过时。为适应时代变化,我们必须(    )

    ①放弃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   

    ②模仿“学霸”的学习方法

    ③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④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2022七上·丰南月考) 请不要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很烦心的事,其实学习是快乐的。学习的快乐来自(    )

    ①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   

    ②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③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   

    ④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2022七上·丰南月考) 有人说,学习如同一杯浓浓的咖啡,品尝一口,满是苦涩,但细细回味时,苦中带甜,涩中有香。回答下面小题。
    1. (1) 这句话启迪我们(    )
      A . 学习中没有任何乐趣    B .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 C . 学习中苦大于乐    D . 再苦也要坚持学习
    2. (2) 面对学习中的辛苦,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
      A . 仍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愿望    B . 集中注意力和精力解决问题 C . 遇到困难和阻挠时,调节不良情绪    D . 不能浪费过多的精力在困难上面
  • 20. (2022七上·南岸期中)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知道了对于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   )
    A . 学会自主学习,彻底摆脱老师的教学,独自学习 B . 对自己喜欢的科目就学,不喜欢的科目就不学 C . 科学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D . 完全听从老师的吩咐,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
  • 21. (2022七上·永吉期中) 每年的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随着知识的迭代更新和升级,“新文盲”的概念也在发生改变。那些思想懒惰、不愿更新知识结构、不愿学习新技术和新事物的人则会被认为是“现代文盲”。因此,有人戏称“新世纪里一不小心就成了文盲”。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②离开了学校,我们也不能放弃学习

    ③终身学习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需要

    ④抓住机会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2. (2022七上·潮阳期中) 以下是七年级某班同学交流的关于“学习”对其理解有误的是(   )

    选项

    古语

    理解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需要学思结合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就一定会变得轻松快乐

    D.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习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2022七上·潮阳期中)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因为一个目标的达成而欢呼雀跃,我们也会因一次失败而变得沮丧。但是学习使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增长智慧,那种愉悦是难以言表的。这告诉我们(   )
    A . 要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B .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C . 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 . 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
  • 24. (2022七上·宁化期中) 下列同学的学习态度中,你认为态度和行为正确的是(   )

    ①小林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去问同学和老师

    ②小张每节课前都认真预习,每堂课都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

    ③小孟经常课后与同学探讨,交流问题

    ④小涛把课外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25. (2022七上·宁化期中) 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新时代,学新知,团中央、学习强国平台、国家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这启示青少年(   )

    ①重视网上阅读,减少书本学习

    ②参加读书活动,享受学习乐趣

    ③仅仅在学校学习,学会管理自己

    ④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6. (2022七上·揭西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他说:“搞物理实验,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是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

    结合《道德与法治》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丁肇中的话反映了什么道理?
    2. (2) 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学习?
  • 27. (2022七上·江油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红星中学七年级(2)班围绕初中学习生活开展了主题研究座谈会。请你参与其中。

    座谈会上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小薇:初中一下子多了那么多课,总有写不完的作业,好多题目也不会很快做出来……

    小露:以前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父母帮忙,现在有些问题父母也为难了,还是得靠自己……

    小美:除了作业外,老师经常给我们布置自学的任务……

    小江:真累啊,上学怎么这么苦啊!数学课听不懂,英语单词背不下来,作业一大堆。学习哪有什么快乐可言……

    1. (1) 老师告诉同学们:“学习能够点亮我们的生命,只有不断学习,生命之火才会越燃越旺。”谈谈你对这番话的认识。
    2. (2) “学习能够点亮我们的生命”,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 28. (2022七上·吉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暮。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在贺信中,总书记希望孩子们养咸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1. (1) “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态度?
    2. (2) 学习的表现有哪些?
    3. (3) 学习中有辛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死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的事情有哪些?
    1. (1) 【观点提炼】看见湖面上有鸟飞过的时候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戈壁滩上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描述眼前的壮阔……那些你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总有一天会使你散发万丈光芒。

      阅读上述材料,提炼相应的教材观点。

    2. (2) 【谬论指正】"双减"政策正式施行后,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压减考试次数,适当安排考试,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如下图)。

      小秦同学看到这一通知后,学习开始三心二意,他心想∶“反正都不考试了,老师、家长也不知道我学没学。”

      小秦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3. (3) 【漫画鉴赏】

      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漫画寓意。

    4. (4) 【出谋划策】为了提高英语成绩,攻克记忆单词的难关,小刚向两位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请教,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回答

      课代表小红∶早晨起床,在户外大声诵读、记忆。

      “三好生”晓军∶夜深人静时反复抄写、默念。

      小刚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 30.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最帅飞行天团”,正式开启了他们长达六个月的“太空出差”征途,中国人将刷新太空停留征途。而担起这次重大挑战的三名宇航员,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让人仰望的超人,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他们的起点甚至比我们大多数人低,他们来自普通农村家庭甚至贫困家庭,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读书这条路,他们不懈地努力奋斗,获得了耀眼的简历。也正是当年的不放弃,让他们获得了“上天”的入场券。从贫困生到令人瞻仰的偶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奋斗的力量,知识的力量,专注的力量。他们的经历,让我们坚信:读书,永远是最好走的路!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什么说读书永远是最好走的路?
    2. (2) 看了三名航天员的成长经历,你打算以后如何学会学习?
    3. (3) 作为中学生,对于“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