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19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返回舱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时,打开减速伞,速度减小至 , 并以这一速度在大气中匀速降落。为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在距地面1.2m时,返回舱的四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再次减速,着陆时速度减小到。设喷气减速过程返回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 . 打开降落伞后在研究返回舱的运动姿态时可以将返回舱看做质点 C . 返回舱喷气匀减速过程平均速度为 D . 返回舱匀减速过程中,宇航员相对于返回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2. 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游泳项目开赛,中国以18金、2银、8铜排名奖牌榜第二,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图中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

    A . 是由跳板的弹性形变产生的 B . 一旦人离开跳板,立即消失,也立即消失 C . 在运动员起跳时,大于 D . 在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过程中,重心位置始终不变
  • 3. 2022年9月24日,辽阳某高中举办了秋季运动会,如图是400米决赛中起跑时的情形,关于田径400米决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冠军与其他运动员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最短 B . 冠军与其他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位移最大 C . 所有参赛运动员比赛时若均沿最短路径运动,则他们的路程都相同 D . 正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均相同
  • 4. “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抓拍点安装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超过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在辽阳到沈阳的高速公路上有一段平直公路,抓拍点A、B相距 , 一辆轿车10点31分通过抓拍点A的速度为 , 10点41分通过抓拍点B的速度为 , 该路段最高限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会判为超速 B . 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不会判为超速,说明该车始终未超速 C . 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 D . 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时速度一定小于
  • 5. 在竖直放置的劲度系数为 , 原长为的轻弹簧下端悬挂一重为的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用的力将小球竖直向下拉,(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当小球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  )
    A . B . C . D .
  • 6. 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恰好在后准时到达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 , 已知该警车在加速到最大速度后立即减速,且加速和减速阶段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前进过程中(  )
    A . 警车在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可能为 , 并且大于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B . 警车在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可能为 , 并且小于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C . 警车在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为 , 并且等于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7. 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的时刻算起,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时间为 , 速度为 , 速度减为抛出速度的一半时间为 , 速度为 , 则与t2的关系为(  )
    A . B . C . D .
  • 8. 甲、乙、丙同学参加百米赛跑,位于同一起跑线,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起跑,丙延迟起跑,最终比赛结果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像是()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9. 甲、乙两质点沿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从开始计时,甲、乙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该抛物线顶点在坐标原点且关于轴对称),乙的图线为与轴平行的直线。由图可知(  )

    A . 甲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时,甲的速度大小为 C . 时间内乙一定在甲的前方 D . 时,甲、乙两质点可能相距最近
  • 10. 在学习过摩擦力之后,辽阳一高中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图所示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用水平力拉木块A或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保证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A,B间的滑动摩擦力,甲图中只要A相对B滑动即可,乙图中A必须做匀速运动 B . 若两种实验中,两木块间均发生相对滑动,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因为AB间的相对速度不同而变化 C . 当A与B之间的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时,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原来的一半 D . 若在A的上方放置一个质量为的物块C,在正确的实验步骤之后发现甲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大了,能够说明A跟C之间产生了静摩擦力
  • 11. 如图所示某一平直公路,为五等分点,甲、乙两质点同时从点出发,已知甲由静止开始从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一段时间后运动到点,乙做初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经相同时间停在点,则(  )

    A . 甲在A点的速度等于 B . 乙在B点的速度大小大于甲在点的速度大小 C . 甲在A点的速度大小等于乙在点的速度大小 D .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 12. 一辆车沿平直公路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在其前方处有一补给站,该司机在反映了后立即以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准备进行补给,则(  )
    A . 该车若想要恰好停在补给站,则加速度大小应为 B . 该车最终将停在距离补给站 C . 该车在经过补给站时速度为 D . 该车在经过补给站时速度为
三、实验题
  • 13. 在“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

    1. (1) 小明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图像的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经计算得到弹簧乙的劲度系数为。(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2. (2) 从图像上看,图像上端为曲线,说明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图像上端为曲线是因为;若弹簧每伸长(压缩)单位长度,弹簧上弹力变化越明显则精确度越低,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选填“甲”或“乙”)。
  • 14.    
    1. (1) 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利用光电门测量速度。如图甲所示装置,实验中将铁架台竖直放置,上端固定电磁铁 , 在电磁铁下方固定一个位置可调节的光电门。先用刻度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 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

      ②接通电磁铁的开关 , 吸住小球:测出小球与光电门间的高度差;断开开关 , 小球自由下落,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若 , 则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2. (2) 兴趣小组改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点为纸带上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①纸带的(填“左端”或“右端”)与重锤相连:

      ②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③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 而计算时仍按处理,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1和2,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起来,当1和2间距为时,2所受弹簧弹力为向左的;当1和2间距为时,1所受弹簧弹力为向左的;(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测量时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1. (1) 求物块1不受弹簧弹力时,1和2间距应为多少?
    2. (2) 若物块1重 , 物块2重 , 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则二者之间的最大间距应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16. 如图为一热气球,已知该热气球由静止从地面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现在热气球运动了后,有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热气球上脱落。此后热气球加速度不变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忽略空气阻力,

    1. (1) 若以竖直向上建立一维坐标系,向上为正方向,设离地高度处为坐标原点,求该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的位置坐标。
    2. (2) 若以竖直向上建立一维坐标系,向上为正方向,设离地高度处为坐标原点,求该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热气球的位置坐标。
    3. (3) 求物体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落回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 17. 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电动车同时静止于平直公路上一点,某时刻起,甲车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该时刻为计时起点,在后甲、乙两车同时发现甲的重要物品遗落,于是乙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加速追赶,同时甲车以最大加速度刹车并折返。忽略掉头所需要时间,已知该电动车受到功率的限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1. (1) 求甲乙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2. (2) 求甲车开始运动后经多长时间相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