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四中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2-31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 1. (2016八上·普宁期末) 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中法战争
  • 2. (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 . 占领香港岛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辽东半岛 D . 南京大屠杀
  • 3. 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的国家是(      )
    A . 俄国 B . 美国 C . 英国 D . 法国
  • 4. 如图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示意图。其中③所指事件为(      )

    A . 金田起义 B . 永安建制 C . 天京事变 D . 天京陷落
  • 5. 某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有这样一组镜头:1894年,双方在黄海发生激战……致远舰弹药将尽时,致远舰管带开足马力猛冲敌舰,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位著名的爱国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邓世昌 D . 左宝贵
  • 6. (2019·邹城模拟) 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7. 近代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下侵略与反抗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签订《南京条约》

    ②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③日军旅顺大屠杀

    ④金田起义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③④②
  • 8. (2016·广安)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洋务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9.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里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指的是(      )
    A .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 . 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了实用人才 C .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的入侵
  • 10. (2017·赤峰) 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

    A . 裁撤冗员 B . 开办新式学堂 C . 训练新式军队 D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11. (2016·自贡)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 .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C .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12.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其共同点是(      )
    A . 维护封建统治 B . 挽救民族危机 C . 推行君主立宪 D . 建立民主共和
二、列举题(每小题5分,共5分)
  • 13. 根据提示回答:
    1. (1)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的本大臣是 
    2. (2) 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3. (3) 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4. (4)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提出“”的口号。
    5. (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三、材料题解析题(第15题7分,第16题6分,共13分)
  • 14.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 (1) 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举出其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一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是什么事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是谁?
    3. (3) 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都在向西方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同,它们分别学习的什么?
    4. (4) 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1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首先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摘自北师大版八上教材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宣言书

    1. (1) 从材料一分析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孙中山于1905年建立的全国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2. (2) 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 (3) 材料三图中的“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简答题(8分)
  • 16.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间所罕有的深重灾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

    ﹣﹣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

    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 (1) 材料一列出的史实分别对应哪几场中国近代遭受的列强侵华战争?
    2. (2) 请你分别写出“开香港”“失台湾”的条约名称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
    3. (3) 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什么条约?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4. (4) 你认为近代史上中国主权屡屡丧失的根源在哪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