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化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2道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周礼・春官・大司乐》云:“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以乐舞教国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 . 关注臣民的美育培养 B . 重视乐教天下归心的作用 C . 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 . 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局面
  • 2. 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宽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
    A . 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 . 质疑了祭祀功用 C . 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 . 否定了君权神授
  • 3.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 .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 4. 汉昭帝、宣帝统治的“昭宣中兴”时期,治国方针转向“守文”的同时,又“所用多文法吏”,常常“以刑名绳下”,一些大臣因言语过失被杀。这说明了当时(   )
    A . 社会主流思想的多变性 B . 汉朝统治复兴的必然性 C . 行政规范建设的渐进性 D . 国家统治思想的杂糅性
  • 5. 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之”,逐步发展到“纠举百僚,推鞫狱讼”,甚至不但察举各级官吏违法乱纪事件,还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试等。这反映了监察制度(   )
    A . 功能增强和职责范围的扩大 B . 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 C . 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加剧 D . 在百官之中处于超然的地位
  • 6.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 .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 . 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C . 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D . 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 7. 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非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 B . 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 C . 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D . 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
  • 8. 《东坡志林》记述:“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作为例证可以说明当时(   )
    A . 官方哲学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B . 正统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C . 三国故事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D . 小说成为传播市民文化的载体
  • 9. 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官僚体系完善 B . 宗室素质下降 C . 吏治腐败严重 D . 君主专制加强
  • 10. 鉴于元朝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的特点,朱元璋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设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 . 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B . 维护中央集权体制 C . 规范地方管理体制 D . 削弱中枢机构权力
  • 11. 针对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明人郭子章认为“此则千古未闻之说,而暗与《括地象》《山海经》合”。明人方中履也指出,《坤舆万国全图》中“地与海本是圆形,而合为一球”与《黄帝素问》《周髀算经》相合。这说明(   )
    A . 中西文化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 B . 历史记忆影响人们认识新生事物 C . 明代士人已初步具备世界意识 D . 外来文化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活力
  • 12. 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制后“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
    A . 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B . 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 C . 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D . 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
  • 13. 清朝的科举乡试,不仅各省实行固定名额制,并且在明代配额制尚未限数的顺天府还实行了南北中分卷录取制度(如表所示)。这说明清代科举制度(   )

    清朝科举乡试中额表(单位:人)

    省份

    顺天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河南

    山东

    广东

    四川

    山西

    陕甘

    广西

    云南

    贵州

    八旗

    直隶

    南皿

    北皿

    福建

    台湾

    满蒙

    汉军

    中额

    99

    36

    36

    69

    45

    94

    94

    83

    2

    71

    69

    72

    60

    60

    61

    45

    54

    36

    27

    12

                                        ——来源于《清会典事例·礼部》

    A . 延展了国家政权的治理功能 B . 缩小了各省之间的文化差距 C . 实现了行政区域的政治平等 D . 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录取程序
  • 14. 19世纪后半期,李鸿章、王韬等人关于“变局”的讨论,在士大夫之间日渐流传开来,而关于“变局”的推断由“数百年”扩展为“千年”乃至“数千年”。这表明(   )
    A . 西方思想拓宽了士人视野 B . 洋务运动扩展到思想领域 C . 中国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 D . 早期维新思想理论的成熟
  • 15. 1876年,清政府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制定了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驻外使节是皇帝钦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这一规则的制定(   )
    A .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B . 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 C . 体现出外交近代化的艰巨性 D . 表明清政府主动融入国际社会
  • 16.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场革命”(   )
    A . 引起晚清中央权力下移 B . 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 . 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 17.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英美传教士在华团体广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因持续报道、评论甲午中日战争,“遂引起朝野官绅之广泛注意”。1896年底,《万国公报》公开声言:经甲午之役,本刊发行量“从每月一千本逐渐加增,今已盈四千本。”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国人关注时局变化 B . 大众传媒发展迅速 C . 朝野官绅奋发图强 D . 维新变法蓬勃兴起
  • 18.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诏书里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彩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由此可知,戊戌变法(   )
    A . 兼具改良与革命色彩 B . 着重于改良空疏之风 C . 承继了中体西用框架 D . 开辟向西方学习之路
  • 19. 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   )
    A . 缓和德英关系 B . 推广德语教育 C . 维护中国权益 D . 争取在华利益
  • 20. 下表为近代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所占比重情况(占出口总值%)。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情况
    时间 丝和丝织品 豆类及豆饼 籽仁及油 矿砂及金属 棉纱棉制品 其他
    1871-1873年 52.7 34.5 0.1 12.7
    1891-1893年 26.9 24.6 1.2 47.3
    1913年 8.4 25.3 12 7.8 3.3 0.6 42.6
    1920年 1.6 18.6 13 9.1 3.2 1.4 53.1
    1931年 3.6 13.4 21.4 8.4 1.6 4.1 47.5
    上表数据反映出近代中国(   )
    A . 传统手工业逐步丧失竞争优势 B .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 . 已经成为了列强商品倾销市场 D .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 21. 武昌起义爆发时,企业家张謇仍在为中国的和平改良而奔走;同年11月13日,清政府任命张謇为袁世凯内阁的“农工商大臣”,张謇却发表辞职通电,将政府“幡然降谕,许认共和”作为自己出仕的条件。张謇态度的转变反映了(   )
    A . 官僚企业家的投机性 B . 清廷腐朽本质的暴露 C . 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D . 袁世凯复辟不得人心
  • 22.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记载:“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完成了社会革命目标 B .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 . 促进了共和思想传播 D . 构建了民主政治体制
  • 23. 1913年,中国产业工人有50万人,而到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已有260万人,其中仅铁路工人和矿业工人就有90万人。这一现象(   )
    A . 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想的出现 B . 说明中国铁路与采矿业较为发达 C . 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 为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 24. 1924年《申报》刊登第一则女子征婚广告,到1929年数量达到32则;《大公报》在1927-1936年女子征婚广告有15则,占到总征婚广告数量的近25%。这一数据说明当时(   )
    A . 婚恋市场中男性居于弱势地位 B . 婚姻观念呈现出自由平等气象 C . 民众普遍接受了新式婚姻观念 D . 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 25. 梁启超指出,共产主义和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处于“同一立脚点”;在孙中山看来,“共产主义在外国只有言论,还没有完全实行,在中国,洪秀全时代便实行过了”;无政府主义者也把大同思想认为是共产主义的实质和精髓。这些认识客观上(   )
    A . 确立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途径 B .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为国民大革命提供思想基础 D .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6. 毛泽东在1931年3月指出:“农村里头,小市镇里头,小城市里头,都是没有报纸看的。斗争的群众,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这一点上讲,是差不得很远的。”该论述强调了(   )
    A . 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B . 群众斗争热情的重要性 C . 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D . 群众文化水平的重要性
  • 27. 1935年秋,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的宋子文调集大量资金注入某侨资银行。虽然他只认购了20万股,非最大股东,但无人敢与其一争高下。经过改组,大家“一致选举”宋子安(宋子文胞弟)担任该行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则由宋子文“赏给”了其亲信。这段史实反映了(   )
    A . 官僚资本的扩张 B . 金融机构的近代化 C . 国民政府的腐败 D .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28. 1935—1936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略从“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又通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联蒋抗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 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 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 . 促进战略转移的顺利进行 D . 聚焦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29.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C .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D . 试图削弱割据地方的军阀
  • 30. 1937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部连发三份文件,要求在全军范围内整改干部队伍。军长赵尚志提出,要改造抗日阵容,重新树立军人风范;还点名批评了军中放松政治军事工作、随意取用支配战利品、借故支用公款、打骂群众等违纪现象。东北抗联此举旨在(   )
    A . 推动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 . 应对复杂的军事战争环境 C . 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 壮大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 31. 下图为版画《豆选》的一部分,刻画了1948年革命根据地大河村农民用投豆子方式选举干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国人民已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B . 适应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时代需要 C . 解放区重视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 D . 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民主制度探索
  • 32. 1948年上半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对城市的接管工作。1948年2月,中央工委及时总结了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专门发放到东北、晋冀鲁豫、华东等地,要求这些地区要学习其经验,汲取其教训。中央工委的这一做法(   )
    A . 扫除了以后城市接管中的各种困难 B . 使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C . 表明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D . 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经验
二、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4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鼎革之际,有不少“不肯事清”的中国人,跟随海外贸易的航路逃往国外。清初,清统治者将这些不肯事清的所谓“汉人”的华侨视为“背弃祖宗庐墓”的“莠民”和“自外王化”的“弃民”。“华侨入海,非奸则盗”,“不是通番,就是叛逆”。为防止沿海人民出洋增强寓居海外“汉人”的力量,清政府对海外贸易及华侨出入国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对于荷兰、西班牙等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大肆屠杀华侨的暴行,清政府不闻不问。

        ——摘编自许肇琳《试析清代前期华侨政策及海外移民转变》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秘鲁等地的华工及华侨受到大规模的、骇人听闻的迫害,清政府立即与秘鲁、西班牙政府进行交涉,并派出容闳等官员前往该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并于1874年与秘鲁订立“查办虐待华工专条和商约”,使西班牙等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随着与海外联系的加强,清廷特别是洋务派逐渐认识到:侨居海外的华侨绝大多数都是被生活所迫才出国的。他们虽侨居海外,身在异邦,却心系祖国。在新加坡,“华民十五万,富甲各埠。除衙舍公产外,所有实业,华人居其八,洋人仅得其二”。1905年,陈宝琛发起组织的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南洋华侨投资就达200多万元。

    ——摘编自韩小林《论清代华侨政策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初期与晚清政府对待华侨态度的差异及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华侨政策调整的重要意义。
  • 3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191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入周南女校。在这里,认识了蔡畅、蔡和森和毛泽东。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向警予,寓意时刻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求学救国。1916年,毕业后向警予回乡创办了男女兼收的新型学校溆浦女校,以“自治心、公共心”为校训,重视新思想传播,尊重学生个性。1919年秋,向警予应蔡畅之约,去长沙筹备赴法勤工俭学,同时加入新民学会。留法期间,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积极参与建党工作。1922年初回国后,她认为在帝国主义、军阀高压之下,全体人民变成了奴隶,没有女权存在的余地,也就无女子教育的发展。她积极号召、支持女学生投身于政治运动之中。“空言无补,莫若实行”,她积极投身于发展女子教育的实践和妇女运动中。

    ——摘编自李国忠《警予女子教育思想述论》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向警予教育思想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向警予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 3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群臣遵其遗诏葬于霸陵,但霸陵的具体位置并不确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元代学者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认为:“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这个说法一直被后世沿用。但是,2011年考古专家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了其为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在距离凤凰嘴2000米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该墓平面为“亞”字形大墓。“亞”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考古专家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左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的窦皇后墓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如图:

    江村大墓地表无封土,外藏坑出土了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器和铁器数量较少器较小,与史载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铜印章刻有“车府”“器府”“中司空印”等隶书文字,表明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这样的官署、府库大约有100多个,领导这些官署的一定是皇帝级别的墓主人。据此,江村大墓最终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西汉十一座帝陵名位问题全部解决。

    ——摘编自孙晓波《霸陵之谜:“江村大墓”发掘始末》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的理由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江村大墓印证了汉朝的哪些时代特点?
  • 3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唐代漕运改革首推刘晏。“安史之乱”使中国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藩镇趁乱拒向朝廷缴纳贡赋;而朝廷长期仰赖的东南之地,虽未经战火摧残,却因运河年久失修、战争破坏而难以通运。刘晏受命于唐王朝严重危机之时,组织兵丁,发动民工,疏浚淤塞河道,改善运输工具;实行雇佣法,“以盐利雇佣,分吏督之”,用官府在江淮专卖食盐所获利润雇佣民工运输。并在唐玄宗年间裴耀卿转搬法的基础上,由直达改为分段联运;实行“教漕卒”,训练能适应各种水势和驾驶各种船只的船工水手;创立漕运奖励制度,“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

    ——摘编自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漕运改革的历史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