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2年3月8日,我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表示,2021年,中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15万亿元,近10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首次超过30%。今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达到11.6%。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国积极落实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 引进外资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C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 .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 2. 民以食为天。从定量供应时期渴望吃得饱,到90年代市场经济时期有条件吃得饱、吃得好,再到21世纪追求吃得新鲜、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由百姓生活看国家发展,可知我国(   )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得到满足

    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已经解决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④
  • 3. 积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未来,随着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进社区、进家庭,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这些举措(   )

    ①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

    ②坚持了同等富裕的理念

    ③解决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④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下列最能体现以下时事素材中心的是(   )

    ①耐盐水稻亩产创下新纪录,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②中国空间站两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

    ③手机 App纷纷推出老年人模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④街道创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更好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A . 创新强国已经建成 B . 制度创新促进发展 C . 网络赋能社会治理 D .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 5. 美国为了扼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截断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之路,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美国的做法对5G没有影响,技术过硬是华为最大的底气”。这说明了( )

    ①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②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6. “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决定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③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7.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这次修改地方组织法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坚持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这( )

    ①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拓宽了民主渠道,扩大了民主内容

    ④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8.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下表中前后表述相匹配的是(   )

    选项

    事例

    民主实践

    A.

    某社区一致选举王某为人大代表

    民主决策

    B.

    某市“两会"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民主选举

    C.

    某市就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举行听证会

    民主管理

    D.

    某市政府开通网上评议政策通道

    民主监督

    A . A B . B C . C D . D
  • 9. 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的概念间关系可以用下图来加以描绘的是(   )

    A . Ⅰ科技创新Ⅱ制度创新 B . Ⅰ犯罪行为Ⅱ违法行为 C . Ⅰ政治文明Ⅱ生态文明 D . Ⅰ公民参与Ⅱ民主选举
  • 10. 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下图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 )

    A . 敬业 B . 和谐 C . 友善 D . 爱国
  • 12.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的取名。我们的空间站叫“天宫”,我们的载人潜水器叫“蛟龙”,我们的飞船叫“神舟”……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这些响亮的名字彰显了(   )

    ①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最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数据的变化反映人口“金字塔”的变迁。由如表可知,浙江省(   )

    ①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②人口增长势头迅猛

    ③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④劳动适龄人口增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16八下·肥城期中)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人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B . 人类要完全服从自然界,不应该改造自然 C . 人类能够主宰自然界、主宰生命 D . 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
  • 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①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③是我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庄严承诺

    ④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⒉题,16题8分,17题12分,共20分)
  • 16. 民主参与从我做起

    中学生晓民所在的村庄,生活垃圾长时间无人清理,村民多次向村委会反映均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看着脏乱的生活环境,晓民向“12345”热线反映了这一情况,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针对这一事件,九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大讨论,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对小强和小美的看法予以简要评析

  • 17. 综合探究题

    材料一:

    【600岁故宫成为新晋网红】

    近年来,故宫的发展越来越好。从2009年,故宫博物院年度接待观众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到2020年创造了1900万的接待量,不断刷新年度参观人数的记录,在各种热门节假日里,故宫甚至不得不限制人流,当之无愧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

    故宫设有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故宫在保留文化底蕴的前提下,从过往的“高冷”形象,到增添了“接地气”的现代气息,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材料二:

    2022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对团结和激励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会议中提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材料三:

    据“上新了故宫”网店运营工作人员反映,近日《上新了·故宫》衍生文创产品睡衣在网络发起众筹期间,便有其他网店盗用同款创意图片,抄袭、仿款也随即出现。

    由于该节目采用了众筹的文创开发模式,产品尚未正式成型,设计图已经在网络公开接受众筹投票,因此较早地引发了非法侵权。

    材料四:

    民法典颁布于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关键时刻,在多处对知识产权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从民法典总则将知识产权作为和物权、债权平等的民事权利加以保护,并对知识产权客体进行示例性、开放性立法。

    民法典将知识产权纳入,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将以强大的人文精神和私权文化来孕育知识产权制度的创制与发展,为知识产权制度规律化的演进提供私权的种子和私法文化的基因。

    1. (1) 结合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材料中提到的文物修复师“王津”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哪一价值准则?故宫的发展过程,对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什么启示?
    2. (2) 结合材料一、二,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党的二十大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意味着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有了《民法典》就能根除侵权行为吗?你认为还需要哪些支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