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14岁中国小女孩全红婵完美夺冠,全程教科书级别发挥几乎没有扣分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开启全红婵的跳水时代。当全红婵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时,下列关于弹力和形变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红婵对跳板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 B . 全红婵对跳板施加压力之后跳板才对全红婵施加支持力, C . 全红婵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 全红婵对跳板的压力方向沿板斜向下
  •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 B . 同一物体放在北极时所受的重力大于放在赤道时所受的重力 C . 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D . -7m/s的速度比5m/s的速度小
  • 3. 如图,潜泳爱好者沿虚线匀速下潜,水对泳者的合力可能是(    )

    A . F1 B . F2 C . F3 D . F4
  • 4.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民众出行更多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如图所示是某人从家里去机场手机导航截屏画面,导航提供了①②③三种驾车线路规划方案及相对应的数据,实际行驶中导航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6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 ② ③三条线路方案的路程不相等,位移也不相等 B . 图中显示“预计09:18到达”,“09:18”指的是时间间隔 C . 图中显示44分钟和34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间隔和路程 D . 导航提示的“限速6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不超过60km/h
  • 5. 一物体自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D . 内,物体的速率越来越小
  • 6. 如图所示,小球从离水平地面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同时小球以大小为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两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均为、方向均竖直向下。若两小球恰好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相遇,则相遇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 B . C . D .
  • 7. 关于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分力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B . 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C . 两个力合成,其中一个力增大,另外一个力不变,合力一定增大 D . 现有两个力,大小分别为3N、6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1N
  • 8. (2022高一上·金坛期中) 我国的石桥世界闻名,如图,某桥由六块形状完全相同的石块组成,其中石块1、6固定,2、5质量相同为m,3、4质量相同为 , 不计石块间的摩擦,则为(    )

    A . B . C . 1 D . 2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则恒力F的大小可能为(    )

    A . mg B . mg C . mg D . mg
  • 10. 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表明铜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铜球从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斜面OD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OA=AB=BC=C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铜球到达B,D两点的速率之比为1:2 B . 物体从O到D的平均速度 C . 铜球通过AB段与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D . 铜球通过每段长度相等的部分时,其速度增量相等
  • 11. 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0s停止,已知最后1s的位移大小为0.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大小为0.3m/s2 B . 加速度大小为0.4m/s2 C . 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7.8m/s D . 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7.8m
  • 12. 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光滑小圆环A、B用细线相连,水平横杆穿过圆环A,竖直杆穿过圆环B。开始时,细线处于贴着竖直杆处于竖直方向。现在细线某点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两环缓慢移动,则在这一移动过程中(    )

    A . 水平向右的拉力F逐渐增大 B . 横杆对环A的弹力逐渐增大 C . 细线对环B的拉力逐渐增大 D . 细线对球A的拉力逐渐增大
三、实验题
  • 13. (2022高一下·湖北期末) 如图甲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A是一位置固定的电磁线圈,通电时能将小铁球B吸住,断电时将释放小球B,B将作自由落体运动,依次穿过P、Q两光门,当小球通过P门时,与之连接的计时器启动开始计时,当小球通过Q门时,计时器停止计时,计时器显示屏上将显示出小球经过间的时间t,并用刻度尺测出间的竖直距离h。保持Q及A的位置固定,将P门在竖直方向上且在A下方Q门上方区间移动,改变h,重复操作,测出对应的t。测出多组h、t。小球每次从P到Q都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逆向看成从Q到P以相同的初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以写出h与t的函数关系,再变形可以得出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以为纵轴,t为横轴,建立如图乙坐标系,将实验中的数据作出图像与横、纵坐标轴截距分别为a、b。由图像对照与t的函数关系式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于Q固定,小球每次下落经过Q门时的速度是相同的,根据图像也可得出

  • 14.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 (1)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 .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 (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 (3) 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 ,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 , 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F1=4 N B . F=12 N C . θ1=45° D . θ12
四、解答题
  • 15. 如图1所示,一重力为140N的木块,恰好能沿倾角为的斜面匀速下滑。求:(

    1. (1) 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若要将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必须加多大的水平推力(如图2所示)。
  • 16. 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等之间自动连接,进行短距离数据交换.某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车A、B进行实验,在距离d=6m的两条平直轨道上,A车自O1点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2匀加速向右运动,B车自O2点前方s=3m处的O3点以v0=6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O1、O2连线与轨道垂直。问:

    1. (1) 经多长时间A、B两车距离最近?
    2. (2) A车越过B车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多少?
    3. (3) 已知两车间的距离超过s0=10m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两车能通信多长时间?
  • 17. 物体A放在台式测力计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体B相连,B下端与轻弹簧粘连,弹簧下端与地面接触(未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8.8N;已知mA=2mB=1kg,物块A、B间水平距离s=20cm,倾斜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块A与台式测力计间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和轻滑轮视为质点,不计其余摩擦,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sin37°=0.6,cos37°=0.8)

    1. (1) 求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物块A的拉力;
    2. (2) 沿竖直方向向上缓慢移动滑轮至某个位置时,物块A刚好要运动,且此时弹簧刚好离开地面.求:

      ①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②滑轮移动的距离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