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 .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C .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 . 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越大,电流越大
  • 2. 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摆球的振幅越小,周期越小 B . 单摆做简谐振动时,其运动周期与摆长无关 C . 伽利略通过对单摆的深入研究,得到了单摆周期公式 D . 将钟摆由海南移至青岛,为保证钟摆走时的准确,需要将钟摆摆长调长些
  • 3. 据史书记载:清朝时期,京城有户人家挂着的铜盘每天早晚轻轻自鸣,人们十分惊恐。当时的学者判断,这是铜盘与皇宫早晚的钟声共鸣所致。后来把铜盘磨薄一些,它就不再自鸣了,声音的共振称为共鸣,把铜盘磨薄的目的是为了改变(    )
    A . 铜盘的固有频率 B . 铜盘振动的振幅 C . 铜盘发声所需的能量 D . 皇宫敲钟引起的空气振动的频率
  • 4. 如图,2022年9月2日凌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中国宇航员此次出舱活动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最前沿科技——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假设一个连同装备共90 kg的航天员,离开空间站太空行走,在离飞船12 m的位置与空间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装备中有一个高压气源,能以60 m/s的速度喷出气体。航天员为了能在2 min内返回空间站,他需要在开始返回的瞬间至少一次性向后喷出气体的质量是(不计喷出气体后航天员和装备质量的变化)(    )

    A . 0.1 kg B . 0.13 kg C . 0.15 kg D . 0.16 kg
  • 5. 中国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启明星—50”翼展50米量级,9月初顺利完成首飞引发高度关注,假定该无人机电池容量为 , 电机额定工作电压为20 V,无人机正常工作时电机总额定功率为400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Ah”是能量的单位 B . 无人机的电机电阻是1 C . 无人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0 A D . 无人机充满电后可持续飞行时间约为2小时
  • 6. 如图甲,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从某次摆球由左向右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对于这个单摆的振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摆振动的频率是2 Hz B . 单摆的摆长约为1 m C . 若仅将摆球质量变大,单摆周期变大 D . t=1s时摆球位于平衡位置O,加速度为零
  • 7. 如图,汽车电动机启动后车灯会变暗,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2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6 A,若电源电动势为25 V,内阻为0.5 , 电流表内阻不计,灯丝电阻不随温度而变化,则电动机启动后车灯的电功率为(    )

    A . 35.3 W B . 40.3 W C . 42.5 W D . 44.3 W
  • 8. 如图,足够长的光滑细杆PQ水平固定,质量为8 kg的物块A穿在杆上,可沿杆无摩擦滑动。质量为1.98 kg的物块B通过长度为0.2 m轻质细绳竖直悬挂在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B可视为质点,让质量为0.02 kg的子弹以的速度水平射入物块B(时间极短,子弹未穿出)后,重力加速度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B上升的高度为0.2 m B . 在子弹射入物块B的过程中,子弹和物块B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 C . 若将物块A固定,子弹仍以射入,物块B将摆到水平杆PQ位置 D . 若将物块A固定,子弹仍以射入,当物块B摆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6 m/s
二、多选题
  • 9. 2022年9月28日,中国在女排世锦赛3:0横扫日本女排,女排精神斗志坚韧、精诚团结,激发了校园排球热情。如图,小明同学在某次训练中“垫排球”一分钟连续垫了60个,假设球每次在空中的时间相等,每次与手部平均作用时间为0.2 s,已知排球质量为250 g,重力加速度g取 , 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每次垫球后排球在空中运动时间为1 s B . 球离开手时初速度为4 m/s C . 排球上升的最大距离为0.6 m D . 手对球的作用力为12.5 N
  • 10. 如图,要使滑动触头P从左端滑至右端的过程中,灯泡L的亮度从不亮(或者较暗)到亮(没有超过额定功率),则电路应如何连接(    )

    A . G接B,C接E,F接H B . G接A,C接E,F接B和H C . G接A和E,F接D,B接H D . G接A,C接E,F接D,B接H
  • 11. 如图,电源电动势E=9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M点和N点之间接有定值电阻和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C=80 µF,为变阻箱,将其阻值由6调整到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M点的电势等于N点的电势 B . 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4.5 V C . 变阻箱的阻值改变前后,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0:9 D . 变阻箱的阻值改变前后,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
  • 12.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和B,A质量为0.4 kg,B质量为0.8 kg,弹簧的劲度系数k=40 N/m。现将一个质量也为0.4 kg的物体C从A的正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释放,C和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之后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在简谐运动过程中,物块B对地面的最小弹力为6 N,则(    )

    A . 物块AC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0.2 m B . 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0.4 m C . B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6 N D . 弹簧压缩量为0.15 m和0.25 m时,物块AC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实验题
  • 13.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O点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多次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抛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2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2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个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M、N。

    1. (1) 用天平测出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 , 根据实验要求,应满足(选填“>”、“<”或“=”);
    2. (2) 图乙是小球2的多次落点痕迹,确定其落点的平均位置的方法是
    3. (3) 在某次实验中,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所给已知量表示);若满足关系式,则说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14.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测量某种材料金属丝的电阻率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所示,可知直径D=mm;

    2. (2) 已知金属丝的阻值Rx约为10;该实验小组用伏安法对这个电阻的阻值进行了比较精确的测量。可选用的器材有:

      A.直流电源(4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6

      C.直流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0.1

      D.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8 k

      E.直流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为50 k

      F.滑动变阻器(0~10 , 3 A)

      G.滑动变阻器(0~1 k , 1 A)

      H.开关

      I.导线若干

      以上器材中电流表选用(填序号),电压表选用(填序号),滑动变阻器选用(填序号)。

    3. (3) 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四、解答题
  • 15. 如图,一个半径为R的凹槽,该槽是圆柱体侧表面的一部分。MN、PQ为圆柱表面的母线,MN=PQ=L,在其一端的最低处有一小孔B。一半径略小于B孔半径且远小于R的小球,位于槽的另一端边缘点A处(A靠近槽的最低点),不计摩擦。

    1. (1) 若小球初速度为零,求小球运动到轨道最低点的时间;
    2. (2) 若小球以初速度开始沿平行于MN的方向运动,要使小球运动到槽的另一端时,恰能落入B孔中,求小球的初速度和L应满足的关系式。
  • 16. 一个内部长度为L、质量为M的木箱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箱内部正中间放置一可视为质点、质量未知的木块,木块与木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始时木箱向右的速度为 , 木块无初速度。木箱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从开始运动至达到共同速度这段时间内,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小物块的质量;
    2. (2) 木箱与物块间的相对路程;
    3. (3) 木箱对地的位移。
  • 17. 如图甲是某同学在科技制作活动中自制的电子秤原理图,利用电信号来显示物体的质量,托盘与电阻可忽略的弹簧相连,托盘与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上端连接,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放上重物后当滑片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总长度L=20 cm,电源内阻不计,g取 , 弹簧的劲度系数k=10 N/m,不计一切阻力。求:

    1. (1)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
    2. (2) 电源电动势E和限流电阻的阻值;
    3. (3) 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
    4. (4) 电压表示数与所称物体质量m的关系式。
  • 18. 如图,一质量M=3 kg、长L=5.15 m的长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距离木板B右端d=2.5 m处有一与木板等高的固定平台,平台上表面光滑,其上放置有质量为1 kg的滑块D。平台上方有一固定水平光滑细杆,其上穿有一质量的滑块C,滑块C与D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开始时弹簧竖直,且处于压缩状态。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B左端滑上木板,带动B向右运动,物块A在木板B上运动的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B与平台碰撞后即粘在一起不再运动。A随后继续向右运动,滑上平台,与滑块D碰撞并粘在一起向右运动。A、D组合体在随后运动过程中一直没有离开平台,且C没有滑离细杆,重力加速度。求:

    1. (1) 滑块A与木板B的动摩擦因数;
    2. (2) 滑块A滑上平台时速度的大小;
    3. (3) 若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C的速度大小为0.5 m/s,求随后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