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11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30分)
  • 1. 有学者认为,这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成就卓著,但对后世的思维方式影响不大因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只热衷于创造各种死亡仪式,这一古代文明位于(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 2. 《汉漠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A . 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 . 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 . 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 . 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3. 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 . 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 . 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 . 提升马其锁军队的战斗力 D . 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 4. (2022·临沂) “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
    A . 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 . 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 . 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 . 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 5. 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影响更持久、更广泛"体现在(    )
    A . 罗马培养了罗马人良好的道德 B . 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 . 罗马继承和传承了古希腊文化 D . 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6. 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基督教徒,他和他的三千名士兵一同饭依了基督教,在他征服,扩张的过程中充满了残暴和背信弃义,但主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在教会的支持下,克洛维(    )
    A . 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 . 建立了查理受帝国 C . 实行了封君封臣制 D . 把基督教定为国教
  • 7. “庄园规定庄园中的男子不能娶庄园外的女子,同样庄园中的女子不能嫁到庄园之外,除非得到庄园主的特别恩准。"材料表明(    )
    A . 庄园是西欧社会的基础 B . 庄园主完全决定农奴的婚姻 C . 庄园主具有一定的权威 D . 庄园法庭限制庄园主的特权
  • 8. 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整,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 . 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 . 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 . 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D . 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 9. (2021·包头) 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 注重依法稳固统治 B .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C . 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D . 否定《十二铜表法》
  • 10. 历史地图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是《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哈里发既是帝国元首又是宗教领袖 B .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 . 辽阔疆域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 D . 13世纪被蒙古人灭掉
  • 11. 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 .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 12. 14-16世纪,许多欧洲学者认为,在罗马时代和他们自己的时代之间,主司文学和艺术的女神逃离了欧洲;如今,女神突然重新降临,意大利人兴高采烈地与她们携手合作。符合此描述的事件(    )
    A . 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B . 以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 . 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 .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 13.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捧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捧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 . 经济的交融和文化的交融 B . 经济的交融和文化的冲突 C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交融 D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 14. 有学者指出:“研读英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发现,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下列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
    A . 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B . 英格兰颁布《大宪章》 C . 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 D . 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 15.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小丽和小雷同学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制作如下年代尺,请你帮他们完成空白处的内容。(    )

    A . 波士倾倾茶事件 B .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C . 约克镇战役 D . 萨拉托加大捷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 (1) 苏美尔人入侵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 (2) 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 (3) 但丁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4. (4)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新头台,随后,法国宣布为共和国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 17.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将土地收归国有,使所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废除世袭姓氏统治制度,以才选官,建立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等。
    材料三:查理·马特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他们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自身使用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时则收回采邑。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措施。
    2. (2) 材料二、三反映两次改革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对改革的认识。
  • 18. 民主法制建设在社会发展进步中走向完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660年)无论是继续革命还是反革命复辟,都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同,都会导致社会激烈而反复的震荡,决定了一个稳固的政治体制从两个极端的政治主张中都不能合法地产出。为此,英国当时的政治精英试图打破上述革命与复辟循环震荡的怪圈。

    材料二: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可以说,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是这部宪法的核心。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英国资产阶级面临的难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政治精英给出的解决方法。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如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的?这部法律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3. (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四、分析与探究(本大题共12分)
  • 19.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1) 图一中代表西班牙王室利益的航线是(填字母代号);图二三角贸易中E航线运输的商品主要是一,获利最多的大洲(填写序号)。
    2. (2) 综合图一、图二反映的时代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