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

更新时间:2022-12-11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1高一上·沾益月考)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表明当时(    )
    A . 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B . 宗法体系彻底瓦解 C . 传统隶属关系完全消亡 D .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 2.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A . 财产 B . 地域 C . 信仰 D . 血缘
  • 3. 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
    A . 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B . 地方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C . 是否与封国制并存 D . 郡县长官在所辖领域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 4. 西汉文帝三年,罢太尉官由丞相兼任。景帝平定吴楚之乱,任用周亚夫为太尉,但不久就将其罢免。武帝时任田玢为太尉,也很快将其罢免。这表明文帝至武帝时期(   )
    A . 皇权地位突出 B . 官僚政治尚需完善 C . 丞相权力扩大 D . 太尉地位不断下降
  • 5. 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   )
    A . 推行郡县制度 B . 建立行省制度 C . 简化行政层级 D . 实行省官互迁
  • 6. 在古代雅典统计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 妻子和孩子不属于城邦 B . 女子和孩子没有公民权 C . 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 D . 城邦政治的民主化特点
  • 7.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监察官制度也确实维护了城邦的一致,人民由于能分享最高官职而心满意足,其结果当然有益于城邦。亚里士多德评价的是(   )
    A . 雅典的民主制 B . 斯巴达的寡头制 C . 罗马的共和制 D . 罗马帝国独裁制
  • 8. (2022高二上·福安月考) 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集于一身。这反映出(    )
    A . 雅典民主发展 B . 斯巴达的独裁 C . 罗马走向帝制 D . 法兰克的分裂
  • 9.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启蒙思想家提倡的(   )
    A . 主权在民原则 B . 天赋人权原则 C . 民主共和原则 D . 三权分立原则
  • 10. 下图是反映 17 世纪英国政治生活的一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二者的“角力”可追溯到《大宪章》

    ②议会的胜利实际上是民主的胜利

    ③《权利法案》使国王失去了全部权力

    ④二者“胜负”决断于“光荣革命”结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2018高一上·深圳期中)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   )
    A . 邦联制 B . 联邦制 C . 三权分立制 D . 总统制
  • 12.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键和核心(   )
    A .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 革命的彻底性
  • 13.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 宋教仁组建国民党 D . 《中华民国约法》正式颁布
  • 14. (2019·长安模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
    A . 君主立宪制 B . 总统制 C . 责任内阁制 D . 君主制
  • 15. “迨及民国二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震动全国。国人对袁,大为愤恨!”此案的影响是(   )
    A . 武昌发生辛亥革命 B .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C .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D . 全国掀起讨逆斗争
  • 16.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先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这标志着(   )
    A . 辛亥革命完全失败 B . 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C . 封建帝制重新复辟 D . 共和制度正式废除
  • 17.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 .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 .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 18.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是统治者的国家”。下述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9. (2019高二下·扬州会考) 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会议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 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 D . 明确规定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 20.  1950 年 6 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   )
    A . 人民代表大会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民主集中制度
  • 21. 近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
    A . 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 B . 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 . 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 D . 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2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下列关于我国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实践,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④②③
  • 23.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联系最为密切的是(   )
    A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 奖励耕战 D . 建立县制
  • 24.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 “燔诗书而明法令” B .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 .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D . “为田开阡陌封疆”
  • 25. (2020高二上·山东期中)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
    A .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 . 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 . 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 . 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 26. “皇祐二年(1050 年),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杭州太守范仲淹采取了“饥岁工价至贱,可兴土木之役,……”的措施。其主张是(   )
    A . 发动战争,转移矛盾 B . 巧立名目,增加徭役 C . 兴建工程,以工代赈 D . 降低工价,开仓救济
  • 27. (2021高二上·白城期中) 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明朝时期(   )
    A . 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 . 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 . 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 . 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 28.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

    人物

    言论

    商鞅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 . 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 B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 . 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D . 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 29. 梁启超认为报刊“有助耳目、喉舌之用”,维新派的“耳目喉舌”是(   )
    A . 《新青年》 B . 《民报》 C . 《申报》 D . 《中外纪闻》
  • 30.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 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31. 有学者认为,1901 年清政府的“新政创造了新的机会来动员学生、知识分子、绅士、商人和其他的城市精英,以及新军中的下级官吏。当辛亥革命到来的时候,他们能够集体行动……”。该学者旨在说明这次“新政”(   )
    A . 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B . 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 . 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D . 暴露了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
  • 32.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以此为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
    A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 拨乱反正 C . 经济建设 D . 改革开放
  • 33. (2020·天津)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 . 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 . 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 . 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 34. 下图是发表于 1979 年《人民日报》上的一篇名为《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 . 传统经济模式受到冲击 C .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 . 国家重视调整产业结构
  • 35.  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是(   )
    A . 中共十八大 B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九大 D .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36 题 16 分,37 题 14 分,共 30 分)
  • 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记》

    材料二: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1.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种制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 (2) 根据材料三,概括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 37. 民主是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的初控》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1. (1)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49—1956 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