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重庆) “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玻璃破裂    B . 轮胎变瘪    C . 燃油燃烧    D . 座椅摇晃
  • 2. 江西着力打造“五美”乡村。下列物质排放不利于打造“五美”乡村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水蒸气 D . PM2.5
  • 3. (2021九上·临洮期中)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的Ca、K、Zn、F是指(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单质 D . 分子
  • 4. (2018九上·北京期中) 对O、O2两种粒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核电荷数相同              B . 化学性质相同 C . 质量几乎相同              D . 都属于氧元素
  • 5. 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 B . C . D .
  • 6. 构成原子不可缺少的粒子是(   )
    A . 质子、电子 B . 质子 C . 质子、中子、电子 D . 质子、中子
  • 7. 对下列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8. (2019九上·南山期中) 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   )
    A . 2个氧原子 B . 1个氧分子 C . 氧元素 D . 氧气
  • 9. (2022·北京市)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氢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H B . 原子序数为1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g D .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1
  • 10. 下列微粒中,电子数相等的是(   )
    A . Na和Na+ B . Ar和Cl- C . F和OH- D . O2-和O
  • 11. (2021九上·龙岗期中)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1个氢分子的质量约为3.3×10-27kg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与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水银温度计中液态汞的热胀冷缩现象

    原子的体积受热胀大,遇冷变小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 B . 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 C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 13. 物质的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 . 颜色、状态 B . 氧化性、可燃性 C . 导电性、挥发性 D . 熔点、沸点
  • 14. (2021九上·龙岗期中) 下列与氧气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B . 组成:氧气与臭氧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D . 存在: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 15.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连接仪器 B . 检查气密性 C . 取固体粉末 D . 倾倒液体
  • 16. (2019九上·宝安期中)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的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观察到有H2O和CO2生成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O2

    D.证明人呼出气体含较多CO2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图可得到正确的结论是(   )

    A . 反应前后共有6种物质 B . 该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C .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增减 D .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 1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撤出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⑧选择好仪器进行连接组装;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A . ⑧②⑦⑨④⑤⑥① B . ②⑦⑨③④⑤⑥① C . ⑦④①③⑤⑥② D . ⑧②⑦⑨④⑤①
  • 20.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粒子一定具有稳定结构 B . 该元素一定是一种金属元素 C . 该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 .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一定有2个电子层
二、填空题
  • 21.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现象、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实验药品一般选用红磷。请完成以下填空。

    1.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的
    2. (2)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 (3)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 (4) 通过实验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2. 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①氧离子

      ②氧分子

      ③氧原子

    2. (2) 写出元素符号H的意义是①;②
    3. (3) 2H+表示
    4. (4)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符号依次是
  • 23. 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 (1) 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2. (2)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 (3) D中x=;E图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4. (4) 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三、综合题
  • 24.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完全分解后试管内剩余固体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3) 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加到(填“a”或“b”)处。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端(填“c”或“d”)检验。
    4. (4) 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A.氯酸钾中混入了高锰酸钾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 (5)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KMnO4]制O2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填不易、难、可)溶于水;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时,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
    6. (6) 小丁同学欲用F装置先装满水后收集O2 , 则O2应从导管口(填“c”或“d”)通入。
    7. (7) 已知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现用以上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所选装置为(填序号)。
  • 25. 深圳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从铁岗水库采集了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其实验过程如下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若经过滤操作,所得液体B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小写字母);

      a.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紧靠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 (2) 经物质Y吸附可除去液体B中的一些色素与异味获得液体C,其中物质Y的名称为,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该小组同学为弄清楚最终获得的“净化水”是否为硬水,取少量的“净化水”于试管,向其中滴加,振荡,观察到有大量泡沫与少量浮渣产生,证明该水为水。
    4. (4) 小刚同学取用“净化水”加热煮沸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该反应类型为。(填基本反应类型)
    5. (5) 若要将“净化水”转化为“纯水”,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填序号)。

  • 26. 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 .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 (2)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相应探究。称量0.2g氧化铜(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填写下表: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产生,带火星的木条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 (3) 【实验结论】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氧化铜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4. (4) 【讨论】小华认为,要证明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铜的是否改变。
四、计算题
  • 27. 计算:
    1. (1) 某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质子数为;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2. (2) 一个水分子【H2O】中有种原子,共个原子。
    3. (3) 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