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人文地理) /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人文地理上册 3.1-3.2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 阶段...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57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位于中南半岛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稻米的主产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水稻生产深深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下列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随处可见的米市    ②水上木偶戏    ③“男孩节”    ④“御耕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 (2) 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湄公河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以水稻生产为主 B . 美国中部大平原人们居住集中是因为需要相互协作 C . 由于越南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以生产方式以人力为主 D . 美国中部大平原人口稀疏,劳动力缺乏,所以粮食产量低
  • 2. 美国中部大平原上的大河是 (      )


    A . 亚马孙河      B . 尼罗河      C . 密西西比河   D . 湄公河
  • 3. 下列关于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鸡犬相闻,房屋成片

    ②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溉设施

    ③是美国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地

    ④地广人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4. 美国东、西两侧分别颜临(   )
    A . 太平洋、大西洋 B . 大西洋、北冰洋 C . 大西洋、太平洋 D . 北冰洋、大西洋
  • 5. 明明在制作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地理信息卡片时,漏掉了国家名称,请你帮助他辨识出属于美国的地理信息(   )

    ①地球上唯一占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②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

    ③有著名的大自流盆地

    ④工农业现代化程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⑤联合国总部所在地⑥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A . ①③⑥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④⑤⑥
  • 6. 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开发旅游资源,利用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 . 美丽的岩景 B . 奇特的生物资源 C . 丰富的山谷雪地 D . 海滩
  • 7. 美国中部大平原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原因有(   )

    ①地域辽阔    ②地势平坦    ③工业化水平高    ④劳动力缺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秘鲁是印加文化的发祥地 B .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 C . 安第斯山区自然景观差异不明显 D . 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 9. 小明、小刚、小莉、小红四位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一起讨论有关美国的问题时,各自的观点不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小红认为美国的大平原十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 B . 小明认为美国工业发达,农业地位不重要 C . 小刚认为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所以美国不需要进口农产品 D . 小莉认为美国农业发达主要是因为其科技发达,与自然条件没有关系
  • 10. 安第斯山区广阔的干寒草原主要分布在(   )
    A . 山顶 B . 高海拔地带 C . 低海拔地带 D . 山麓地带
  • 11. 有“纤维上帝’’之美誉的是 (      )


    A . 美利奴羊毛  B . 藏羚羊毛  C . 羊驼毛 D . 绵羊毛
  • 12. 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形成了“垂直的生计”的是(   )
    A . 西班牙人 B . 葡萄牙人 C . 印第安人 D . 英国人
  • 13. 下列印第安人种植的农作物中是山区居民主要粮食的是(   )

    ①玉米    ②马铃薯    ③小麦    ④水稻    ⑤大麦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 14. 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是(    )
    A . 乞力马扎罗山 B . 阿尔卑斯山脉 C . 安第斯山脉 D . 喜马拉雅山脉
  • 15. 下列国家中,均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一组是(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瑞士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瑞士是一个典型的山地之国,当地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是(   )
    A . 旅游业 B . 制造业 C . 农业 D . 运输业
  • 17. 连接了阿尔卑斯山脉两大著名的旅游胜地,被称为“世界上行驶最慢的观景快车”,其行程近7个半小时,跨越290多座桥梁,穿过90多条隧道,是瑞士最受欢迎的全景观列车游览路线的是(   )
    A . 伯尔尼纳快车 B . 金色山口快车 C . 黄金列车 D . 冰川快车
  • 18. 下列河流中,不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是(   )
    A . 密西西比河 B . 莱茵河 C . 多河 D . 波河
  • 19. 瑞士之所以选择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其自然因素有(   )

    ①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少

    ②瑞士人吃苦耐劳、工作勤奋

    ③拥有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

    ④矿产资源奇缺,自然景观秀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由图可知:该地属于半岛,从纬度角度看,位于半球,西临洋。按五带的划分,湄公河平原位于带,属于气候。该地区主要信奉教,主要的宗教景观是
    2. (2) 由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该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主要农业区,请描述这些农业区的分布特点:。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适合该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地形条件是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世界最佳美食目的地评选中,秘鲁最终战胜了主要竞争对手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和日本等国,成为世界最佳美食目的地。

    材料二: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经济学人》旗下信息部日前对全球80个国家进行了“最佳出生地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排行榜上瑞士以8.22分居全球之首。

    1. (1) 小明想到秘鲁去品尝美食,你会告诉他:秘鲁的位置在洲,按半球位置看,是在半球和半球:按纬度位置位于纬度,属于五带中的带。
    2. (2) 秘鲁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当地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
    3. (3) 小明可能在秘鲁品尝到哪些食物制成的美食?
    4. (4) 同样生活在山区的瑞士人却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独特的自然风光重点发展愿一种产业?
    5. (5) 这两个山区的经济发展对其他山区的发展有何启示?
  • 22.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从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到今天,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世界近现代文明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美国吧!

    材料:美国地形图

    1. (1) 读图填空。

      ①是山脉:②是山脉:③是洋:④是湾:⑤是河。

    2. (2) A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是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A地区农业发达原因。
  • 23. 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面的描述中,属于湄公河平原生产、生活景象的是属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生产、生活景象的是(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在靠近农舍的地方,间或有粮仓和存放农业机械的库房
      ②渠道和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 
      ③当播种和收割的季节,片片农田中劳作的人头涌动 
      ④在广阔的平原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纵横田间

    2. (2) 两地在发展农业上都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地各有哪些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3. (3) 由于湄公河的洪灾,世界稻米市场供应紧张,因此有人建议在美国中部大平原大规模种植水稻,利用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能力以增加世界稻米产量,缓解这一问题,你认为这一建议合理吗?为什么?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士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花园式国家,阿尔卑斯山区多座令人心动的雪峰、1484个蔚蓝的湖泊,还有瀑布与溪谷、葡萄园与树屋、中世纪的小城建筑、长久中立国地位所酿造的安然祥和与悠然舒适的社会环境,使其一贯被誉为“世界公园”。

    材料二: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为所在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但同时也给山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一些高山动物和植物濒临灭绝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1. (1) 材料一描述了瑞士的哪些旅游资源?
    2. (2) 同样生活在山区的瑞士人却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独特的自然风光重点发展哪一种产业?
    3. (3) 从自然角度分析旅游业成为瑞士支柱产业的原因。
    4. (4) 针对材料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瑞士人是如何应对的?
    5. (5) 瑞士开发阿尔卑斯山区的做法为我们开发山区、利用山区资源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