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奉贤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11-15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吸尘器 C . 船闸 D . 温度计
  • 2. (2019九上·松江期末) 以下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书包背带很宽 B . 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 C . 针尖做得很尖锐 D . 滑雪运动员站在雪橇上滑雪
  • 3. 如图所示,AC、DF分别是直径、长度均相同的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B、E是各自的中点.分别将AB、EF接入电路中,这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哪个因素的关系(   )

    A . 电压 B . 电流 C . 长度 D . 材料
  • 4. 下列事例中,运用了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①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②曹冲称象

    ③把电流与水流做比较④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测力计上挂一重为8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若将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 2牛 B . 4牛 C . 6牛 D . 8牛
  • 6. 如图所示A、B两只柱状容器(SA>SB),分别盛有密度为ρ和ρ的两种不同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小球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处于静止,两液面恰好相平。若将小球从两液体中取出,则甲、乙液体的密度及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ΔF的大小关系是(   )

    A . ρ ΔF>ΔF B . ρ , ΔF=ΔF C . ρ ΔF<ΔF D . ρ , ΔF=ΔF
二、填空题
  • 7. 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伏,空调和电视机是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正常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8. (2016·松江模拟)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 其单位读作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 (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 0.2千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酒精<ρ<ρ盐水

  • 9. 如图所示,运动员在水中游泳时手心A点处距水面0.4米,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帕,方向为水平(选填“向前”或“向后”),B、C两点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Bp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0. (2019·闵行模拟) 竖直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7牛、10牛,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牛。已知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现将该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则跟其浸没在水中相比,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后两格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1.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库,其电阻为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该导体的电阻为欧。
三、综合题
  • 12. (2016·松江模拟) 每年夏秋季台风来临时,天气预报中常会出现相关的气象云图,如图所示,同时播报台风中心气压和平均风速等信息.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同学查阅了近几年来影响上海的几个台风的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后列出了如下表格.观察分析并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台风名称

    年份

    台风中心气压(百帕)

    平均风速(米/秒)

    海葵

    2012

    960

    40

    菲特

    2013

    945

    45

    凤凰

    2014

    990

    25

    灿鸿

    2015

    920

    58

    1. (1) 由表中数据可知,台风的中心气压都(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的值.
    2. (2) 根据以上信息,关于台风的中心气压与台风平均风速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 (3)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当台风登陆后,台风的强度会有所减弱,由此可以推测其中心气压会.(选填“升高”或“降低”)
四、作图题
五、计算题
  • 15. (2018九上·普陀期中) 体积为2×10-4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求小球受到的浮力F
  • 16. 两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给导体供电,1分钟内有12库的电荷量通过该导体截面。求:

    ①通过电阻R的电流I;

    ②电阻R的阻值。

  • 17. 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

    1. (1) 求水的体积V
    2. (2) 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3. (3) 现有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一半。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方法

      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帕)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980

      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

      2940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G溢水 , 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六、实验题
  • 18. (2020·惠州模拟) 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中用测物体的质量。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应先改变进行研究,为了得出普遍规律,还需进一步改变继续探究。
  • 19. (2020·惠州模拟)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可用测量浮力的大小,并需将浮力大小与进行比较; “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中,应将电流表连接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若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存在的问题是

  • 20. 为了探究物体浸没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物体体积和质量是否有关时,小李和小华两位同学将质量和体积不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1. (1) 小李同学探究:与放入物体质量m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不同、体积相同的三个合金物体,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示意图

      m(千克)

      3.0

      2.5

      2.0

      (帕)

      2500

      2500

      2500

      分析比较表一中和相关条件,可得:与m(选填“有关”或“无关”);

    2. (2) 小华同学探究:与放入的物体的体积V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三个合金物体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并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实验序号

      1

      2

      3

      4

      m(千克)

      3.5

      3.5

      3.5

      3.5

      V(米3

      3×104

      6×104

      9×104

      12×104

      (帕)

      3000

      6000

      9000

      12000

      表三

      实验序号

      5

      6

      m(千克)

      3.5

      3.5

      V(米3

      15×104

      18×104

      (帕)

      13500

      ①分析比较表二中的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

      ②小华继续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发现测得的实验数据与表二中的结论不符合,原因可能是。请填写实验序号6中的相关数据: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