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12-20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同时我们也有机会改变在他人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中学生应该展示的新的“我”的形象是(    )

    ①坚强果敢,韧性十足   

    ②充满活力,任意妄为

    ③善于合作,包容他人   

    ④敢于表达,唯我独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同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一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少年要有梦是因为(    )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③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有了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人生目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2022七上·贵州期中) 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袁隆平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梦想大多是浪漫的、难以实现的

    ②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

    ③人们可以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乘凉

    ④梦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2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发去贺信,“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读书学习能点亮我们的生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习只是知识的获取   

    ②学习能让我们生活更充实

    ③学习点亮个体生命   

    ④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对图中厌学的学生,我们可以对他说(    )

    ①学习点亮心中的明灯   

    ②学习为幸福生活奠基

    ③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   

    ④学习有快乐没有辛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漫画《我不需要》启示我们要(    )

    A . 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 B . 坚强意志,为目标坚持行动 C . 专注事业,用潜能创造价值 D .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一切
  • 7. 有人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千年古训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一改动(    )
    A . 乱改古代文章词句,是学习上的小聪明 B . 改变古人对学习的错误理解,重新认识学习 C . 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绝对快乐的过程,享受学习 D . 认识到学习过程也可以是十分快乐的
  • 8. 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麻雀看见了,非常羡慕,也学鹰的样子,猛扑到公羊身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牧羊人见了,便跑过去捉住了它,这启示我们(    )
    A . 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 B . 要积极向他人学习 C . 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D . 鹰强大到无人可比
  • 9.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孙权劝学》中的这句话比喻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从认识自己的角度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要看到别人身上的变化 B . 要学会欣赏他人的进步 C . 不要从负面去评价他人 D .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 10. 2022年2月8日,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凭借最后一跳的完美表现夺得金牌。他说:“我最后五分钟才决定用这个动作挑战自己,不是为了滑得比别人好,是想划出100%的自己。”这启示我们(    )

    ①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潜能   

    ②正确认识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③培养自强品质,战胜和超越自己   

    ④要悦纳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完美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道尽了朋友在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名言哲语与此寓意一致的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2. 科学家研究发现:寂寞可能是由于基因遗传造成的,但如果你能够与其他人接触向外扩展,参加团体并且避免独自隔绝,你就可以建立一个丰富的人际网络。这说明(    )
    A . 交往范围扩大,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朋友,我们的交往活动会更丰富 B . 朋友圈扩大了,需要我们慎重地结交朋友 C . 我们可以结交各种人做我们的朋友 D . 交往沟通是根除寂寞的最有效的良药
  • 13. 2022年7月30日是第12个国际友谊日。对于友谊,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友谊是我们生命中唯一的感情    B . 友谊能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美好 C . 朋友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D . 友谊是一成不变、万古长存的
  • 14.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要正确对待竞争,尤其是竞争中的失利    B .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C .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D .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 15. “你把自己当伞,处处有朋友;你把别人当伞,处处失朋友”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 竞争不必然伤害友谊    B . 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关怀对方 C . 开放自我才能性格开朗    D .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 16. “我们不可能说出友谊形成的确切时刻,就像向盛器滴滴灌水,最后一滴才使盛器溢满。”这启示我们与他人建立友谊需要(    )
    A . 完全开放自己 B . 持续的行动 C . 学会尊重对方 D . 正确处理冲突
  • 17. 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浏览新闻、寻医问药,甚至进行在线购物、网上学习培训,这表明(    )
    A .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B . 互联网已经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 C .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D . 互联网时代无需现实的人际交往
二、非选择题(第18题6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
  • 18. 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面对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要求的提高,不同的学生也对学习有了不同的体会和感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下列对话的认识。

  • 19. (2021七上·宁明期中) 实践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鼓励创新。)

    小明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人啊!你真难做!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学生,可是英语真的不是我的‘菜’。上午第一节课英语老师发试卷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懒惰,连几个单词都记不住,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上第二节语文课时语文老师却表扬了我,因为我的作文被校文学报录用,还说我有文学天赋。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 (1) 材料表明“我”在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 (2)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 (3) 请你为小明支招,教他学会学习。(至少答两点)
    4. (4) 小明的例子往往是我们读书的缩影。从“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这个角度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友谊是天地间最珍贵的东西,真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为帮助同学们认识友谊对成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交友,凯里市某校七(1)班召开一次以“让友谊之树常青”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发现自己,走出困惑】

      班会开始时,同学们纷纷说出来了自己在交友中存在的困惑,小强说:“我觉得自己很优秀,但还有一些朋友却认为我还有很多缺点,我真的不知所措。”

      请你结合“发现自己”的相关知识,为小强走出困惑指点迷津。

    2. (2) 【理性对待,慎交网友】

      互联网拓宽了我们的交友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友平台。班会课上,对大家做了一个调查。在有网友的学生中,超过四成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受到网友影响,34.5%的人承认自己会受网友观,点和聊天内容的影响,有5%的人表示自己已对网络交往产生严重依赖心理。

      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请你就中学生如何慎重结交网友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

    3. (3) 【展示智慧,友谊常青】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与现实中的同伴交往更能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班主任让同学们绘制“友谊之树”。

      为了让友谊之树常青,请你运用“如何呵护友谊”的相关知识,在这棵“友谊之树”上写出自己的做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