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周测...

更新时间:2022-11-17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2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qí) 痪(tān) 夜(áo) 沉(jì)  B . 粼(lín) 别(jué) 妹(zí) 蔽(yīn) C . 时(chà) 笑(nì) 浴(mù) 脸(xiá) D . 打(chuí) 菡萏(hàndàn) 徘(huí) 叨(xù)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C . 未若柳絮风起(趁、乘)    D . 撒盐空中差可(相比)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天,都有一批含苞的花蕾在等待开放。     。等到夕阳西沉时,花瓣儿就缩起来了。

    ①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

    ②花瓣苏醒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花了,开圆了。

    ③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放。

    ④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

    A . ③①④② B . ④①②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①③②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研究生毕业后,他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扬州,总是见异思迁 , 很难做出决定。 B .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 . 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 , 一脸不快。 D . 《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使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B . 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 . 徐力由于维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责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 D .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 6.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坚持让“我”去北海看菊花的目的是(    )
    A . 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 . 只是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 . 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 . 北海的菊花开得烂漫,非常漂亮。
  • 7. 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星宿/宿舍 踩/一叶叶/负荷 B . 取决/口 告/躇满志 翻来去/步蹒跚 C . 漂白/悄/悄然无声 鼓足干/疾风 D . 徊/到/铜臭 笑嘻嘻/皮笑脸
  • 8.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 .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 .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D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9.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 . 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 . 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 . 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 10.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儿女讲论文义    与:介词,表对象,给 B . 柳絮因风起    若:连词,表假设,如果 C . 未若柳絮风起    因:介词,表条件,趁、乘 D . 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助词,表判断,不译
  •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细心地呵护照顾着我们,不让我们受到一点伤害。 B . 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C . 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教育局要求学校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 .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 12. 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花落尽子规啼”情景交融,借助杨花飘落和子规啼叫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 . “闻道龙标过五溪”表现作者听说友人被贬之地荒远,道路艰难,要经过五条溪流才能到达的惊讶,从中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C . 结尾两句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寄托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怀之情,暗含对官场不重用人才的不满。 D . “夜郎”,古地名,与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不是同一个地方。这里作者联想到夜郎国,用以表现友人被贬之远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 13. 下列各项中对四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B . 《次北固山下》通过写北固山外江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C . 《天净沙·秋思》通过叙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 D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和同情之情。
  • 14. 三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与儿女/讲论/文义 B . 未若/柳絮因/风起 C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D . 白雪纷纷/何所似   
二、    (28分)
  •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 (2) 俄而雪
    3. (3) 公欣然   
    4. (4) 撒盐空中可拟
    5. (5) 未若柳絮风起
  • 16. 默写
    1. (1) 《咏雪》中两个孩子咏雪的句子是:
    2. (2) 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3) 《观沧海》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4. (4)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王湾在描写景物、节令时,写下了蕴含着时序交替自然理趣的名句“。”
    5. (5)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6. (6) 泰戈尔,(国籍)作家、诗人。
    7. (7) 《咏雪》选自《 》,作者是我国南朝宋的
  • 17. 翻译句子
    1. (1)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 (2)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3. (3) 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4. (4)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