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2-2023学年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2-11-26 浏览次数: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50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háo  mài

    xǐ  yuè

    yī shanɡ

    fèi ténɡ

    lǐ   mào

    pān dēnɡ

    sǎ  tuō

    yì   lì

  • 2. 下列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礴(bànɡ)  山(mín)   府(zhèng)  歼灭(jiān) B . (yí)    肉(wán)   刀(lūn)    山(jiàn) C . (yán)   仰(shàn)  攀登(pān)    落(zhuì) D . 望(tiào)  生(dàn)   电(niǔ)    憬(tōnɡ)
  • 3. 下面用拼音拼写的路牌、姓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通(NANTONG) B . 人民路(RENMIN  LU) C . 杜甫(Du Fu D . 欧阳修(ōu Yángxiū)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五位壮士为了完成掩护任务,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B . 广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C . 战斗开始了,我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向敌人。 D . 炸弹即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 5. 下列句子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6. 下列词语中,不是表示环境“安静”意思的一项是(    )
    A . 鸦雀无声   肃静 B . 万籁俱静  寂静 C . 悄然无声   幽静 D . 风平浪静  冷静
  • 7.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______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______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________,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天下第一好事,便是读书。

    A . 质量  分量  雅量 B . 分量  雅量  质量 C . 雅量  分量  质量 D . 分量  质量  雅量
  • 8.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兴起;起。③全。④推选;选举。⑤举动。

    1. (1) 我们一致推小明当我们的班长。              
    2. (2) 马宝玉猛地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
    3. (3) 我国的万里长城世闻名。                    
    4. (4)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完成的一项伟大创。      
  • 9. 补全下列词语,再根据意思选词语。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流    一千里

      舞    铁     顾影自

    2. (2) 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3. (3) 一片翠绿,十分广阔。
  • 10.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中“黑云翻墨”指翻卷的云就像打翻的墨汁。“白雨跳珠”指雨点就像跳跃的白色珍珠。黑色的云和白珍珠似的雨点的动态对比,使我们感受到暴雨来得很快。(   )
    2. (2) 《灯光》一文以灯光引起回忆,用倒叙的写作方式,首尾形成呼应。(   )
    3. (3) 《开国大典》一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
    4. (4)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忍受痛苦煎熬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
  • 1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2. (2)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3. (3)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4. (4) 李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如果你的爸爸妈妈还不来,我送你回家。”(改为转述句)
  • 12.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青山郭外斜。
    2. (2) 野旷天低树,
    3. (3) ,清风半夜鸣蝉。
    4. (4)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疆场,真的是“捐躯赴国难,”。
    5. (5) 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
    6. (6) 《七律•长征》总领全篇的诗句是“”。
    7. (7)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描写了“接受任务————引上绝路————跳下悬崖”五部分内容。
    8. (8) 《草原》一文结尾用“蒙汉情深何忍别,”来表现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 13. 口语交际。

    班级要改选班干部,小明想要竞选班长,请你为小明写一篇竞选班长的演讲稿。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5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共20分)
  • 14. 课内阅读

    丁香结(节选)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断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 (1) 选文第一、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找出来。
    2. (2) 选文不仅写了丁香花的形状,还写了它的,以及丁香花对“我”的影响。
    3. (3) 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 (4) 作者为什么说斗室外的丁香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5. (5)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积雪”“雪色”形容的是白色的丁香花。 B . 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

      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C . 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描写出了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 15. 课外阅读

    __________

    在我们的楼前,有一棵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过,眨呀眨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会就会滴下油来。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的天空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

    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被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

    1. (1) 给选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直立——     反义词:稀疏——

    3. (3) 文章第4自然段是按顺序描写银杏树的,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4. (4) 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5. (5) 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来记叙的。
    6. (6) 银杏树的“闪光的品德”指的是什么?
三、习作表达。(二选一)(30分)
  • 16. 习作一

    题目:难忘的一次活动

    要求:①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②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人物的表现;③详略得当,条理清晰。④不少于450字。

    习作二

    题目:          最珍贵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中心,表达真情实感,细节描写要具体生动,在整个细节的过程中,要有情感变化;③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