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下列在鸦片战争中,率军英勇抗击英军侵略壮烈殉国的英雄人物有(   )

    ①郑成功    ②关天培    ③林则徐    ④陈化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侵略者都要(   )
    A . 占据中国市场 B . 勒索巨额战争赔款 C . 推进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 . 武力挫败清政府的抵抗
  • 3.  1853年中国出现了清王朝和太平天国两个对峙的政权,其都城分别是今(   )
    A . 北京——金田 B . 北京——永安 C . 北京——上海 D . 北京——南京
  • 4.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其实质是( )
    A .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B . 否定地主土地所有制 C .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 .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 5. 从失败原因方面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
    A .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 . 带有宗教色彩 C . 派偏师北伐,出现战略上的失误 D .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6.  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创建于(   )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洋务运动时期 D . 甲午战争时期
  • 7.  187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军“抬棺出征”成功收复新疆的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李鸿章 C . 左宗棠 D . 曾国藩
  • 8. 下列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中,不包括(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俄国 D . 日本
  • 9.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倡导维新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 . 挽救国家危亡 B . 推翻封建专制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引进西方学说
  • 10. 甘愿为变法而牺牲的人物是(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谭嗣同 D . 严复
  • 11. 八年(2)班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定了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虎门销烟 太平军痛打样枪队   邓世昌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 . 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 . 探索—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C . 屈辱—步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D . 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 12.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A . 都提出了科学的政治纲领 B . 都曾控制了京津地区 C . 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 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 13. 下列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抗争的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的野心的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
    A . 林则徐 B . 洪秀全 C . 陈独秀 D . 孙中山
  • 1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同盟会   C . 华兴会 D . 光复会
  • 16. 中山装袖口上的三颗纽扣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下列三民主义中,体现同盟会纲领“平均地权”的是(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17. 某同学假期想要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 . 武昌、南京 B . 北京、天津 C . 上海、广州 D . 南昌、广州
  • 18.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19.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既成功又失败的革命,说它失败的主要依据是(   )
    A . 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B .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 . 出现了封建军阀割据 D . 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20. 历史推论是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史实

    推论

    A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B

    洋务运动

    实现了富国强兵

    C

    公车上书

    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A . A B . B C . C D . D
  • 21. 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 . 黎元洪——领导黄花岗起义 C .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D . 鲁迅——《狂人日记》
  • 22. 下列近代几位清朝皇帝在位时与发生的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 . 咸丰帝——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B . 道光帝——圆明园被烧 C . 光绪帝——打了败仗丢掉香港岛 D . 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清朝统治
  • 23.  1913年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领袖宋教仁。此案件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 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之争 B . 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 C .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D . 革命党与袁世凯的权力之争
  • 24.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三大派系,其中不包括(   )
    A .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B .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C . 以冯国璋和曹银为首的直系 D . 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
  • 25. 下列能够反映“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二次革命 D . 护国运动
二、非选择题
  • 26.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加以探究。

    材料一:“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夜夜召唤我,在梦里,用你的声音……。”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二:

    图一 1842年中英签约 图二 1895年中日签约 图三 图四 1901年11国与清政府签约

    材料三:①西方侵略势力最早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允许该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活动;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⑤旅顺大屠杀

    材料四:资本——帝国主义以各种方式入侵,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历史灾难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经济上,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索取赔款,抢掠财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五:清中叶以后,封建制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杨“防民慎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六: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 材料一中“绅士的洗劫”、“文明的大火”发生在哪场战争中?是谁怎样夺去了圆明园的美丽?在这场战争前后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是哪个国家? 
    2. (2) A:图一、图二、图四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B:三个条约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都有

      C:三个战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社会。

    3. (3) 图三是创作于20世纪初的时事漫画,它反映的史实是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什么狂潮? 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共同宰割中国的照会是什么? 
    4. (4) 请将材料三史实序号分别填到下面对应的相关战争的空格内。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5. (5) 请你根据材料四,概括近代列强在侵华方式上表现在哪些方面? 
    6. (6) 请阅读材料五、六,概括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7. (7) 综合以上探究,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27.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过程。根据下列图片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图一: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时务报》 图三:《民报》 图四:《新青年》

    要求:
    (1)内容包括上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领导人或代表所属的阶级派别、 及事件影响;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学习西方从图一到图二、图三再到图 四)特点、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最后谈谈你的感悟。
    (2)史实准确,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2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