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2-11-21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近年来,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在我国多地频繁出现。共享员工(也称为“共享用工”)是指不同用工主体之间为调节特殊时期阶段性用工紧缺或富余,在尊重员工意愿、多方协商一致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前提下,将闲置员工劳动力资源进行跨界共享并调配至具有用工需求缺口企业的新型合作用工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多地频繁出现“共享员工”用工模式,是因为(   )
      A . 劳动力需求量大 B . 劳动力供需失衡 C . 产业升级需要 D . 企业合作需要
    2. (2) 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输入“共享员工”的行业是(   )
      A . 传统餐饮业 B . 在线零售业 C . 旅游业 D . 影院业
    3. (3) “共享员工”用工模式(   )
      A . 实现了企业之间的联合发展 B . 打破了原有的雇佣关系 C . 有利于产业升级 D . 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 2.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生育政策调整 B . 落户政策放宽 C . 医疗条件改善 D . 行政区划变动
    2. (2) 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
      A . 人口老龄化加剧 B . GDP增长缓慢 C . 环境承载力下降 D . 产业结构优化
    3. (3) 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
      A . 采矿业 B . 旅游业 C . 制造业 D . 物流业
  • 3.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胜利闭幕,中国滑雪产业走过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根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统计:从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国内滑雪场的滑雪人次为2154万,同比增长3.75%。表为滑雪场滑雪人次按省份排名TOP10(单位:万人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排名

    上年排名

    省份

    同比增幅%

    2021-2022

    2020-2021

    2019-2020

    2018-2019

    1

    3

    北京

    28.19

    241

    188

    112

    186

    2

    2

    吉林

    7.67

    218

    202

    123

    207

    3

    1

    河北

    -15.55

    187

    221

    136

    235

    4

    5

    新疆

    25.41

    167

    133

    76

    116

    5

    6

    四川

    25.56

    124

    99

    52

    69

    6

    4

    黑龙江

    -22.82

    115

    149

    101

    195

    7

    8

    浙江

    14.36

    108

    94

    62

    108

    8

    10

    山西

    34.19

    105

    78

    39

    100

    9

    12

    山东

    41.64

    103

    73

    35

    90

    10

    13

    广东

    15.28

    83

    72

    70

    51

    1. (1) 推测滑雪场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河北 B . 新疆 C . 北京 D . 黑龙江
    2. (2) 河北省滑雪人次曾连续三年居全国之首,其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政策助力②客源市场广阔③滑雪条件优越④冰雪文化深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地表温度是重要的气象变量之一,是地一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参数。塔中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其地表温度季节变化明显,昼夜温度变化波动幅度大。某研究团队利用塔申地区典型站点2017年的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地表温度年内变化特征。图示意塔中地区2017年春夏秋冬四季月平均地表温度日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表示春季地表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2. (2) 塔中地区(   )
      A . 春季最低气温出现在6:00 B . 夏手最高气温出现在13:00 C . 秋季日最大地温变幅出现在7:00—9:00 D . 冬季地温日较差最大值达30℃
    3. (3) 研究结果表明,与沙河的地表温度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因子是(   )
      A . 太阳辐射 B . 大气辐射 C . 地面辐射 D . 大气逆辐射
  • 5. 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图示意川滇高山栎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
      A . 落叶阔叶林 B . 常绿针叶林 C . 常绿阔叶林 D . 常绿硬叶林
    2. (2) 影响海拔3200m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 人类干扰 B . 热量条件 C . 河谷风速 D . 水分条件
  • 6. (2022高三上·珠海月考) 水平面总辐射量是指水平面上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功率,下表为我国华北和西北部分省区的水平面总辐射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省份

    水平面总辐射量(kW·h/m2

    华北地区

    北京

    1405.94

    天津

    1402.74

    河北

    1438.98

    西北地区

    甘肃

    1636.62

    宁夏

    1617.78

    新疆

    1626.30

    1. (1) 与华北地区相比,西北地区水平面总辐射量普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正午太阳高度大 B . 白昼时间更长 C . 海拔更高 D . 阴雨天更少
    2. (2) 西北地区水平面总辐射量比华北地区更高,但太阳能发电的有效利用率却更低,主要是因其(   )

      ①科技水平落后②能源资源丰富③城市和工业发展滞后④距东部市场远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目前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达52万份,仅次于美国的5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2022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

    材料二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河西走廊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图为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

    1. (1) 简述海南成为国家级育种基地独特的区位优势。
    2. (2) 分析河西走廊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的有利气候条件。
    3. (3)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请从种业发展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 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有“钢城” 之称的武汉正加快向“光城”、“芯城” 转变。

    材料二:2019 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高达22.1℃,较常年同期偏高0.2℃。网友对全国一些高温城市进行了大比拼。武汉凭借最低气温超过28oC的日数最多、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最低气温超过30oC日数最多,勇夺三个第一,成为实实在在的“夜间火炉王”.

    1. (1)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2. (2) 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
    3. (3) 分析7月武汉成为“夜间火炉王”的主要原因。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佛山西樵山形成于早第三纪,由于火山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如今山上有72山峰(最高峰344米),232处泉眼,28处瀑布的地表形态。西樵山周边分布着大片三角洲平原,海拔3-4米。西樵山曾经作为采石场植被破坏严重,禁止采石后植被迅速恢复。山中有一巨石----冬菇石,又名仙笠石,横列涧中,高约8尺,是从山上崩塌下来的巨大角砾凝灰岩块,长久受外力作用,上广下锐,四檐垂下,形似冬菇,下可蔽风雨。下图为西樵山及附近地貌类型图。

    1. (1) 简述西樵山多泉水出露的原因。
    2. (2) 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冬菇石顶部硕大较圆滑、根部较小的原因。
    3. (3) 据图描述西樵山附近冲积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