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环海多山多岛屿的古希腊,耕地面积有限,人们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 .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C . 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班器 D .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 2. 19世纪后期,德国人施理曼根据一本古代文献,发掘出了特洛伊古城和迈锡尼遗址。这本古代文献最有可能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荷马史诗》  C . 《神曲》 D . 《哈姆雷特》
  • 3. (2022·聊城)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这(    )
    A . 标志着世界首部成文法诞生 B . 有利于遏制贵族滥用法律 C . 消除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 D . 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
  • 4. “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有权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他们的思想受到宗教严格控制,定期要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根据描述,推断材料中“他们”的身份是(   )
    A . 古印度的首陀罗阶层 B . 古代日本的部民 C . 西欧庄园的佃户 D . 租地农场的农民
  • 5.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业的发展 B . 社会生产力发展 C . 市民阶层壮大 D . 城市的自治
  • 6. 将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关于以下帝国的解说正确的是(   )

    A . 图1为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共和国 B . 图2为公元5世纪的罗马帝国 C . 图3为公元2世纪的查理曼帝国 D . 图4为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 7. “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说明(   )
    A . 租地农场的出现 B . 西欧庄园经济的瓦解 C . 工业革命的兴起 D . 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 8. 他在长篇诗作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他”是(   )
    A . 但丁 B . 彼特拉克 C . 达·芬奇 D . 莎士比亚
  • 9. 14-17世纪的欧洲,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该诗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浪漫主义 B . 理性主义 C . 人文主义 D . 启蒙思想
  • 10. “1492年,二位陛下……决意派臣等前往上述印度各地……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专取海路西行,直至目前臣等尚不知是否有人曾经过此路线航行。"根据以上呈给西班牙国王王后的奏书(节选),我们可以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
    A . 迪亚士 B . 哥伦布 C . 达·伽马 D . 麦哲伦
  •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这句话意在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
    A . 使欧洲开始与其他地区联系 B .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推动了资本主义殖民掠夺
  • 12. 读以下“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图,推知该地区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批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 B . 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 C . 殖民屠杀以及传染病致死 D .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 13. 某法律文献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该文献是(   )
    A . 《大宪章》 B . 《权利请愿书》 C . 《权利法案》 D . 《人权宣言》
  • 14. 1777年的这一战役不仅增强了大陆军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成为战争的转折点。这一战役是(   )
    A . 来克星顿枪声 B . 波士顿战役 C . 萨拉托加大捷 D . 约克镇战役
  • 15. 有学者评价“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作文献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部革命的法国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财产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上述材料所指的“纲领性文献“和”法国的法典”分别是指(   )
    A . 《人权宣言》、《法国民法典》 B . 《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 C .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D . 《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 16.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材料评述的是工业革命的(   )
    A . 根本原因 B . 历史背景 C . 发展过程 D . 历史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0分,18,19、20每题14 分,共52分)
  • 17. 我们要善于从历史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推动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个时代潮流,往往表现为一种新制度的出现,谁能够做到制度创新,谁就走到潮流的最前面。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能够与时俱进。

    ————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指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并结合近代欧美国家的历史对该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 18. 17、18世纪,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和玛丽加冕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再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力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通常人们都会把美国的革命当做我们的革命的起因。不错,法国革命的确受到了美国革命很大的影响,不过在当时来说,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并没有法国本土的思想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大。就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把美国革命当做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的时候,法国人就已经对它很熟悉了……在欧洲人们好奇它,在法国人们则相信它。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变?政变后议会通过哪一法律文件保障革命成果
    2. (2) 材料二是哪次战争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材料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有何局限性?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思想层面分析"法国人就已经对它很熟悉了"的原因和"法国革命"的影响。以上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 19.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近代欧洲迅速崛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开始,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成为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1500-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至少翻番的城市有18座,其中6座是港口城市。

    ——摘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进程》等

    材料二:他们被装进条件恶劣的船舱,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运过大西洋。在这一航行中,他们死亡率极高。他们在目的地被全部卖出,之后进入种植园中工作。他们被认为是天生低劣的人,命中注定要为他们的白人主子效劳……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后返回出发地。

    ——摘编自马克堃《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惫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切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请分析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贸易形式?这一贸易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描绘了哪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中的"钢铁机器”主要使用哪一动力来源该动力的广泛使用对人类社会进程有何重大影响
  • 2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为全人类服务,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巴黎,深入调查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状况,经常参加工人集会和斗争,同时也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由于从事革命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遭到各国反动政府的迫害,过着颜沛流离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退缩,通过不断总结革命斗争的实践经脸,以及吸收前人优秀的思想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马克思为什么能实现青少年时期的理想,创立影响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标志是什么?请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一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马克思"投身工人运动,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结合起来”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