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复习专题:改革开放的起步

更新时间:2022-11-10 浏览次数:66 类型:复习试卷
一、<b>单选题</b>
  • 1.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B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 . 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 2. 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 珠海 B . 厦门 C . 深圳 D . 汕头
  • 3.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4. 1977年,全国高考出现以下现象:报考者不少年龄相差十几岁,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到中学教师甚至校长都有,出现了师生同堂竞高考的空前盛况。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 .   拨乱反正的推进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 义务教育的普及 D .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 5. 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对外贸易(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 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 C . 计划经济的推行 D . 国家的独立与解放
  • 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指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推行 B . 遵义会议的召开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三大改造的完成
  • 7. 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B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 .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8. 下表信息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2001年

    事件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 实行对外开放 B .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C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 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 9. 改革开放以来,归国华侨钱先生积极响应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回国投资兴办企业,其投资办企业最早应该在以下哪个城市?(  ) 
    A . 上海 B . 重庆 C . 厦门 D . 武汉
  • 10. 老师出示了下面的一幅示意图。同学们由此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C . “两个凡是”束缚人们的思想 D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2. 有人写了一首诗,内容是:“驱霾拨雾洒阳光,赤县山河春气飏。工作重心根本变,农村大力建粮仓。”最适合作为本诗题目的是(  ) 
    A . 《颂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 《咏邓小平南方谈话》 C . 《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吟十一届三中全会》
  • 13. “改革开放最初的萌芽,是从民间发起的。这些来自基层的智慧,丰富和升华了邓小平的认识,使他有了首先在深圳等地,搞一块地方办特区,作为‘试验’,然后‘摸着石头过河’的伟大构想。”这表明改革开放(  ) 
    A .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 B . 使深圳等经济特区已经初具规模 C . 遵循从城市向农村的发展顺序 D . 是尊重人民智慧的顺应形势之举
  • 14. 下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年代尺中,“?”处应填的是(  ) 

    A . 鼓足干劲 B . 独立自主 C . 伟大转折 D . 保家卫国
  • 15. 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 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4个。这些考察(  ) 
    A . 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 B .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 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D . 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
  • 16. 1988年,有外媒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即将诞生!这一特区的设立无疑展示了中国人持续打开国门的坚定决心!”材料所述经济特区是(  ) 
    A .   上海 B . 厦门 C . 海南 D . 深圳
  • 17. 深圳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现在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迈进。深圳发展的起点是(  ) 
    A . 成为经济特区 B . 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C . 成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8.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B .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 . 我国建立了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 D . 2022年我国举办了北京冬奥会
  • 19. 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40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 
    A . 厦门 B . 汕头 C . 上海 D . 珠海
  • 20.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 . 遵义会议 B . 中共七大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1. 作为安徽芜湖特产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1972年,在街上偷卖炒瓜子,1980年注册“傻子瓜子”,商标,1983年因工厂雇工超过100人,被社会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复辟。1992年,邓小平南巡再次谈到“傻子”,年广久被宣告无罪释放。1994年,成立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傻子瓜子的经营历程说明了(  ) 
    A . 经济体制改革在曲折中前进 B . 公私合营成为企业主要的经营模式 C . 个体经济与公有制地位平等 D . 现代企业制度按顶层设计有序实施
  • 22. 下面是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健身场地、设施的变化,出现这样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各级政府重视 B . 经济实力增强 C . 生活环境改善 D . 科技水平提高
  • 23.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 . 经济建设的发展 C . 党和国家经济中心转移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 24. 下图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 25.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于(  )会议后。
    A . 中共十一大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十届二中全会 D . 中共十二大
  • 26. 1977年底,《人民文学》等编辑部邀请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揭批“文艺黑线专政”论。1978年6月,曾被强行撒销的全国文联和作家、音乐、戏剧、电影、舞蹈等协会宣布恢复工作,文联的机关报《文艺报》立即复刊。这些事件(  )
    A .   反映拨乱反正的时代特色 B . 营造恢复高考的舆论氛围 C . 折射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 D . 确立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 27.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人多因公务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周边国家扩大到世界各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B . 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 28. 下面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历史第一高楼的手绘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最正确的是(  )

    A . 深圳已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 . 深圳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C . 中国的建筑水平不断提高 D . 改革开放促进城市的巨变
  • 29. 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98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 特别行政区成立 D . “一国两制”的推行
  • 30. 20世纪90年代,我国沿边省区的会展经济开始出现。到2008年,我国已经形成了遍布东北、西北和西南三大区域的五个国家级会展。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B .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 C . 与邻国保持友好关系 D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
二、<b>材料分析题</b>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 年,国家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见下图)。

    相关链接:自1980 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 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 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J

    材料二:

    1. (1) 填出材料一图一中A、B、C、D 4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根据所学及教材《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A:;B:;C:;D:

      特点:

    2. (2) 根据相关链接概括设立经济特区的成效。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两组数据变化的共同因素。以上材料和分析反映了哪-共同主题?
  • 32. 材料分析题:歌曲反映时代特征

    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两首歌曲的部分歌词: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曲《春天的故事》

    1. (1) 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
    2. (2) 材料二中“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改革开放,问“春天”到来与我党历史上(1978年召开)的哪一次会议有关?回答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在政治上做出的工作中心和历史性决策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画了一个圈”是指建立经济特区。请你回答所建立的特区中哪一个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 (4) 材料二中所唱到的的老人是邓小平,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他?
  • 33. 茶叶是中国的名片,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东方品饮与西方的交融与贸易往来,同时,茶运也关乎国运,中华民族的兴衰史在这片茶叶上也“一览无余”。

    材料一: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的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茶是承载着友谊、文化的特殊商品。世界各国的茶种以及饮茶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出自中国。中国茶叶走向世界各地的过程也是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和朝鲜半岛,结出了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两大丰硕之果;茶文化传播到欧洲,于是有了喝下午茶这一风靡欧美国家并对欧洲文化影响颇深的生活习惯,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本族语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英译。

    ——凤凰网《“一带一路”上的世界各国茶文化》

    材料二: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0万磅,增长速度惊人。但英国商品在中国却打不开销路,英国的贸易逆差在继续扩大。英国人担心:到哪儿去弄那么多的银子从中国购买茶……19世纪,英国人将窃取到的中国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其殖民地印度等地大量种植,印度逐渐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红茶出口第一大国……清代末期内忧外患,财政匮乏,政府腐败、苛捐杂税繁多,茶农茶商苦不堪言,茶叶外销亦受此影响……印度茶业生产实现机械化,而清代茶叶还是传统手工制作,效率低,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与廉价的印度、锡兰茶的竞争中逐渐失势。1886年以后,中国茶叶贸易终于衰落下来。

    ——谢天祯《近代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兴衰》等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量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茶叶对外传播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没有足够的银子从中国购买茶”这个问题,英国人采取了什么措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从中国的角度分析概括清朝中国茶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出口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 (4) 综上所述,你从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兴衰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中国大多数工厂的情况一样,桂林丝厂的工人看来并不是干劲十足的。就业保障、退休金保证以及其他一些好处促使中学毕业生拼命挤进工厂去工作。因此,许多人都挤进了本来就已经过多的工人行列。生产线上工人过多使工人长时间地闲着。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一名女工聊天,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材料二:事实上,华为是四十年企业史上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在2012年,华为取代爱立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者。2014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件数超过多年盘踞第一的美国高通,跃居全球公司之首。在2017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华为以785.1亿美元营业收入名列中国民营公司第一名,全球第83名。

    ——吴晓波《任正非的“怀疑型人格”》

    材料三:“缺芯少魂”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兴公司、华为公司接连遭遇美国芯片“断供”事件把这一难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引起全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芯”突围要发挥综合优势—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载《人民日报(海外版)》

    1. (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改革开放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何出现如此困境。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为能脱颖而出、创造奇迹的原因有哪些。
    3. (3) 材料三的芯片事件说明什么?综上探究,你对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有何建议?
  •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需要外汇。当时,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坚持实行敌视新中国的“封锁、禁运”政策。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20多个,中国对外贸易处在初始阶段。1956年9月,国务院批准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名义主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这便是广交会的前身。从此,开启了广州长达数十年的独一无二的外贸地位。

    ——摘编自田磊《广交会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

    ——整理自刘松萍《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材料三:2020年10月15日,第128届广交会拉开帷幕,继上届(2020年春季广交会)首次“云端”举办后,此次续上“云”。主办方表示,本届广交会将以更全面的服务,帮助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更成熟的“中国方案"。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在特殊形势下,中国政府决定在网上举办广交会,充分体现了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高度负责态度,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

    ——摘编自付晓《第128届广交会“云”上开幕,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务院批准举行“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州取得“独一无二的外贸地位”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78年后广交会成交额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128届广交会的特点,归纳此次广交会所承担的使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