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15国家公园

更新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11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扬州期末)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

    位置

    ①武夷山国家公园

    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②大熊猫国家公园

    甘肃省白水江片区、陕西省秦岭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

    ③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省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

    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省中部

    1. (1) 首批国家公园中(   )
      A . ①——全年高温,降水均匀 B . ②——地势平坦,起伏较小 C . ③——湿地遍布,冻土发育 D . ④——草原广袤,物种丰富
    2. (2)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可以(   )

      ①保护人文本底

      ②贮备物种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提供生态服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2高三上·上蔡月考)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宣布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把发展控制在最低限度,多以保护、教育、观察为主,让其中的自然与人文保持原貌。在2018年进行国家公园试点时,北京长城、香格里拉、钱江源、南山等试点单位并未入选。国家公园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公园与社区居民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自然保护理念的不一致,野生动物袭击人类和牲畜,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居民与国家公园管委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引发的冲突等问题。高度重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行稳致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 . 生态保护 B . 发展旅游 C . 游憩休闲 D . 文化传播
    2. (2) 北京长城、香格里拉等试点单位最终无缘名单最可能是(   )
      A . 自然景观单一 B . 文化内涵浅薄 C . 人类活动频繁 D . 服务功能丧失
    3. (3) 针对国家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的是(   )

      ①坚持生态优先,杜绝开发,把中国特色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世代传承的无价遗产

      ②生态保护与民生共赢,以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和改善民生为要务

      ③建立健全国家公园安全预警机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④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国家公园管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   )


    A . 张家界森林公园 B .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 C . 黄石国家公园 D . 大堡礁海洋公园
  • 4. (2022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的北部,受气候影响,景观多样,一年中不断更换着自己的“容颜”。下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图,下表为当地原住居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节

    现象或特征

    古吉格

    怒吼的瀑布、咆哮的闪电

    班格伦

    死水潭、水鸟众多

    耶格

    凉爽、晴朗

    乌尔真

    凉爽、晴朗

    谷融

    炎热干燥

    滚弥冷

    湿度递增

    1. (1) “古吉格”的形成主要是(   )
      A . 受东北信风影响 B . 受东南信风影响 C . 受西北季风影响 D . 受盛行西风影响
    2. (2) “谷融”最有可能是(   )
      A . 2~3月 B . 5~6月 C . 8~9月 D . 11~12月
  • 5. (2022高一下·百色期末) 森林的“碳储存吸收地”功能被称为“碳汇”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等林业活动及林业产业,之称“碳汇林业”如下图为我国某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国家公园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
      A . 枯枝落叶的数量少 B . 雨水的淋溶作用强 C . 人类活动破坏土壤 D . 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2. (2) 图中国家公园发展“碳汇林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供生活燃料 B . 提高土壤肥力 C . 防治水土流失 D . 减缓气候变暖
  • 6. (2022高二下·房山期末)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大熊猫国家公园(   )
      A . 地跨川、晋 、陇三省区 B . 地跨我国二、三级阶梯 C . 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D . 植被类型以针叶林为主
    2. (2) 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为了(   )
      A . 利于人们观赏大熊猫 B .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平 C . 开发区域动植物资源 D . 提高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 7. (2022高二下·天津市期末)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湖沧江的发源地。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下图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位置及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江源国家公园(   )
      A . 核心区位于西藏自治区 B . 植被茂密,以阔叶林为主 C . 重点保护对象是自然遗迹 D . 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
    2. (2) 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为了(   )
      A .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B .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C . 开发利用当地水能资源 D . 开发当地旅游资源
    3. (3) 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的具体措施有(   )
      A . 实行轮耕、轮牧制度 B . 加快畜牧业基地建设 C . 加强采矿、捕猎行为 D . 实施天然林草保护工程
  • 8. (2022·山东) 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 . 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 . 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 . 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 . 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2. (2) 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长宁模拟) 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中遍布着全世界最典型的红层砂岩“墙状山”,有一些壁立如挡板、山薄似刀刃。该“墙状山”岩石属于(   )

    A . 侵入岩 B . 喷出岩 C . 变质岩 D . 沉积岩
  • 10. (2022·南充模拟) 下图为科考队员在我国某国家公园内考察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国家公园的自然带是(   )
      A .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B . 山地针叶林带 C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 热带雨林带
    2. (2) 队员在该国家公园内可能见到(   )
      A . 大熊猫 B . 长臂猿 C . 东北虎 D . 藏羚羊
  • 11. (2022·许昌模拟) 西班牙的多尼亚纳国家公园分布在瓜达尔基维尔河的河口附近(如下图所示)。海岸边五公里宽的沙丘带把这里的景观一分为二:湿地和沙丘包围的树林地。该湿地是欧洲最重要的禽类保护区,冬季时,这里总是一片汪洋泽国。沙丘带以流动沙丘为主,并沿河谷移动,有的沙丘移动速度非常快,这些沙丘朝海的一面光秃无物,朝向陆地的一面有树木生长,但这些树木会相继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公园内湿地在冬季是一片泽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全年降水均匀,冬季蒸发弱,地表水丰富 B .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多 C . 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沼泽区汇水量大 D . 冬季气温低,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2. (2) 某游客绘制了该公园流动沙丘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 (3) 沙丘朝陆地一面的树木会相继死亡,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 沙丘向内陆移动,遇到树林,树木逐渐被沙丘掩埋致死 B . 沙丘中水分不足,随着树木不断生长,慢慢缺水而死亡 C . 冬季是一片泽国,树木长期被水浸泡,根系无法呼吸而死亡 D . 沙丘比热容小,冬季温度过低,植被会因受冻害严重而死亡
  • 12. (2021·蚌埠模拟) 澳大利亚北领地州内部拥有众多环境迥异的国家公园。下图示意北领地州部分国家公园位置及年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国家公园相比,卡卡杜国家公园(   )
      A . 河流稀少 B . 生物量大 C . 气温季节变化大 D . 降水季节变化小
    2. (2) 1~3月卡卡杜国家公园内局部公路经常被迫封闭,可能是因为(   )
      A . 涉水路段多 B . 泥石流多发 C . 路面积雪严重 D . 森林大火频发
    3. (3) 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地区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低,反映出该地(   )
      A . 昼夜温差大 B . 年降水量少 C . 水土流失严重 D . 地质灾害频发
二、图文分析题
  • 13. (2022·绍兴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南端的塔斯马尼亚岛约40%的地区被列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世界自然遗产,在该岛西部保存着世界最完整的温带雨林,常年云雾缭绕、无法进入。区域行政中心霍巴特是英国殖民者最先建造的居住地,被称为“世界尽头”,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目前是全岛最大的城市。

    材料二:下图是塔斯马尼亚岛区域简图。

    1. (1) 从大气运动的角度,分析岛屿西部林区云雾缭绕的原因。
    2. (2) 说明塔斯马尼亚岛温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原因。
    3. (3) 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分析霍巴特成为塔斯马尼亚岛最大城市的优越条件。
  • 14. (2022·漳州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境廊道可以促进物种在破碎化斑块之间扩散和移动,防止种群隔离,维持种群数量,增加物种基因流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其中位于雅安片区的大相岭山系泥巴山区域由于国道108线及周边人类活动造成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分隔,因此有必要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有研究认为廊道宽度以一只大熊猫自由活动领域的直径约2.3~2.9km为宜,这样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图为泥巴山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布图。

    1. (1) 在图中用标注大熊猫生境廊道规划的位置及范围。
    2. (2) 针对大熊猫生境廊道内应采取的保护批施提山合理化建议。
  • 15. (2022·三门峡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苏阿拉国家公园(位置见下图)是马达加斯加岛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地,以当地热带雨林生境及其间的生物为主要保护对象。该公园成立于1997年,动植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很高,且有高比例的独有物种,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世纪90年代初,瑞士苏黎世(47°22'N,8°32'E)动物园与马苏阿拉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共同在苏黎世动物园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一块足球场的巨大温室——马苏阿拉雨林展区,展区共展出超50种的脊椎动物,培植20 000多株、近400种源自马苏阿拉国家公园的原生植物。

    1. (1) 分析马苏阿拉国家公园热带雨林的成因。
    2. (2) 说明马苏阿拉国家公园物种丰富且独特的原因。
    3. (3) 简析苏黎世建造马苏阿拉雨林展区需要改良的气候条件。
  • 16. (2022·临沂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潟湖是海湾被泥沙堆积形成的封闭湖泊。沿岸海流会把泥沙带到海湾的凸出部位,流速减慢后泥沙堆积下来形成窄而长的沙堤,最终,沙堤与外海分隔形成潟湖。位于海陆之间的潟湖存在时间往往不会超过一千年。

    库尔斯沙嘴(下图示意)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沙洲,长98千米,它将库尔斯潟湖与波罗的海分开,平均水深3.8米,最大水深5.8米,约90%的湖水来自内穆纳斯河。2000年,库尔斯沙嘴遗址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 (1) 分析库尔斯沙嘴的形成过程。
    2. (2) 有学者认为该渴湖可能演化为淡水湖,试说明推测的依据。
  • 17. (2022·奉贤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该地区是我国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自然宝库,也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

    材料二: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2005年起该区域开始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11年底完成共10140户、55773人的藏族牧民生态移民任务。

    年份

    类型

    1980年

    1995年

    2010年

    林地

    4.31%

    3.92%

    4.28%

    耕地

    0.56%

    0.62%

    0.66%

    水域

    5.34%

    4.70%

    5.35%

    建设用地

    0.04%

    0.04%

    0.04%

    未利用土地

    22.23%

    20.01%

    22.34%

    低覆盖度草地

    36.78%

    42.98%

    36.97%

    中覆盖度草地

    25.30%

    23.92%

    24.68%

    高覆盖度土地

    5.44%

    3.82%

    5.67%

    表1980年至2010年间三江源土地利用类型及比例变化

    1. (1) 简述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 (2) 湿地一般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从温度角度分析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广布的原因。
    3. (3) 描述1980年至1995年间三江源地区草地的变化情况,并推测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 (4) 简要说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