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7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更新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15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西安模拟)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冷(低于0.5℃)度的现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2021年10月14日宣布了拉尼娜现象回归的消息,确定了拉尼娜现象已经产生,今后会不断加强,将在2021年底前达到强度峰值,这将引起全球各地气候异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能正确反映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环流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拉尼娜现象会使我国冬季天气(   )
      A . 偏暖、偏湿 B . 偏暖、偏干 C . 偏冷、偏湿 D . 偏冷、偏干
  • 2. (2022·金山模拟)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甲处海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若甲处位于南半球东太平洋海域,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该处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鱼类大量死亡 B . 表层水温异常偏低 C . 东南信风较常年偏弱 D . 沿岸暴雨频繁
  • 3. (2022·衡阳模拟)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海—气相互作用”。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出现异常,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因此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2021年10月,中央气象台曾发布消息称我国进入“拉尼娜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温升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 B . 水分交换减弱,蒸发总量减小 C . 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减少 D . 风力增强,海水运动逐渐加快
    2. (2) “拉尼娜状态”下(   )
      A . 智利沿海地区易产生洪涝灾害 B . 秘鲁渔场的渔获量有明显减少 C . 印度尼西亚容易产生森林火灾 D . 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增多
  • 4. (2022·琼海模拟) 美洲大鱿鱼属喜冷水鱼类,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是秘鲁最重要的水产资源之一。下图为“东太平洋强厄尔尼诺年表层海水距平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 (1) 强厄尔尼诺年时,大鱿鱼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2. (2) 当秘鲁喜迎大鱿鱼丰收年时,下列地理事件发生概率增大的是(   )
      A . 澳大利亚山火频发 B . 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 C . 大鱿鱼的天敌种类增多 D . 秘鲁当年降水量偏多
  • 5. (2022·济南模拟) 柔鱼属一年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洄游性头足类,其对海水表层温度变化非常敏感。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9月份最适宜柔鱼生存的海水温度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正常年份相比,9月份最适宜柔鱼生存的位置(   )

      ①厄尔尼诺年偏北②厄尔尼诺年偏南③拉尼娜年偏北④拉尼娜年偏南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图示海域甲地柔鱼资源更丰富,主要因为该地(   )
      A . 海水盐度适宜 B . 海水温度适宜 C . 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D .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 6. (2022高三下·济南模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2019年秋季至2020年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了一次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比较复杂,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2020年我国汛期气候的异常。下图是2020年110.0°E~122.5°E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我国2020年汛期气候异常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洋流 C . 大气环流 D . 海—气相互作用
    2. (2) 与常年相比,图示区域2020年我国汛期气候异常的表现是(   )
      A . 南方伏旱严重 B . 华北汛期提前 C . 江淮梅雨期长 D . 我国南旱北涝
  • 7. (2022·河北模拟) 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导致大气环流出现一系列异常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太平洋海域洋流示意图。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常年份下,④处与同纬度海域相比,温度较____,等温线向____凸(   )
      A . 高、南 B . 高、北 C . 低、南 D . 低、北
    2. (2)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 . ④处渔场大丰收 B . A处山火风险增大 C . B处大气降水减少 D . ①处海水温度降低
  • 8. (2022·静安模拟) 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一般五到七年会发生一次“沙漠花海”现象。这主要是受(   )
    A . 拉尼娜影响 B . 厄尔尼诺影响 C . 臭氧空洞影响 D . 全球变暖影响
  • 9. (2022·闵行模拟) 根据海温监测数据,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 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B . 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C . 东南信风势力减弱,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D . 东南信风势力减弱,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 10. (2022·长宁模拟) 据国家气候中心报道,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拉尼娜是一种反厄尔尼诺现象,当出现拉尼娜现象时(   )
    A . 南赤道暖流强度变弱 B . 亚洲东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 C . 南美太平洋沿岸台风次数增加 D . 秘鲁西海岸鱼类大量死亡
  • 11. (2022高三下·南京月考)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捕获量有较大影响(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气环流为(   )
      A . B . C . D .
    2. (2) 与厄尔尼诺年相比,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柔鱼(   )
      A . 分布纬度范围扩大 B . 分布纬度位置不变 C . 渔获量相对增加 D . 渔获量相对减少
二、图文分析题
  • 12. (2022高二下·开封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棕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不耐寒,不耐旱。其果实榨的棕榈油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日化、生物柴油、饲料行业等领域。1848年棕桐引种到东南亚,在印度尼西亚广泛种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土著居民发现,栖身的森林在一点点消失,狩猎和寻找食物的区域日渐减少,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慢慢消亡,于是许多土著居民被迫到棕榈种植园工作。下图为尼诺指数与棕榈果单产关系图。

    1. (1) 有人对印度尼西亚大规模种植棕榈持反对态度,试阐述理由。
    2. (2) 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当地棕榈油产量与其它年份相比发生变化的原因。
  • 13. (2022·渭南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印度洋偶极子(IOD)是指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表温度差,通过海气耦合作用,可对印度洋周围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简单类比,可以把I0D看作是印度洋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当正IOD事件发生(IOD指数为正值)时,西印度洋海温偏高,东印度洋海温偏低。下图示意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IOD指数情况。

    1. (1) 简述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夏秋季的主要变化特点。
    2. (2) 推测2019年7月-2020年1月印度洋西部和东部的大气环流状况。
    3. (3) 2019年秋季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经历了蝗灾,请结合材料分析蝗灾产生的原因。
    4. (4) 分析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为正值时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天气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 14. (2022·安徽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2月北极强冷空气引发美国南部的暴风雪,造成德克萨斯州大面积停电,人员伤亡,经济重创。此次极寒天气与拉尼娜现象导致北冰洋地区的冷空气异常活跃所形成的“冷冬”有很大关系。

    材料二:德克萨斯州人口和城市众多,2020年GDP居美国第二位。首府奥斯汀发展成为美国“硅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协调,效益高。奥斯汀创新生态成功的密码破析:关键是人才-努力创造一个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关键作用是地方领导力——地方领导力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方面对地方发展有重大影响力人物之间的协同努力。下图示意美国德克萨斯州位置和地形。

    1. (1) 从锋生、锋消角度说明此次德克萨斯州暴风雪危害大的原因。
    2. (2) 分析拉尼娜现象对德克萨斯州极寒天气产生的影响。
    3. (3) 推测此次暴风雪给德克萨斯带来巨大损失的人为原因。
    4. (4) 借鉴奥斯汀的成功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优势?
  • 15. (2022·龙岩模拟) 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水、热交换。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水温存在差异(下图),导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太气、海洋在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环流,进而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气候。

    1. (1) 用箭头画出图中大气、海水环流方向,用图例标出云雨区,写出海水的性质(冷、暖)。

    2. (2) 若该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水温差异加大,推测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 16. (2022·崇明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呈南北狭长分布。该沙漠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为世界“干极”。

    材料二: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由于涌升流减弱,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反之则出现拉尼娜现象。

    材料三:南美局部地区简图和阿塔卡马沙漠地形剖面图。

    1. (1)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形成。
    2. (2) 从地形和洋流的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狭长分布的原因。
    3. (3) 分析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干极”的原因。
    4. (4) 简述当拉尼娜现象发生对阿塔卡马沙漠西部沿海气候和渔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