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2-11-07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
    A . 山洞 B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 . 砖木瓦房 D . 干栏式房屋
  • 2. 如果你到西安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周口店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 3. 陕西眉县出土的西周大盂铜鼎记载:“康王令盂来辅佐他,要盂早晚入谏,认真祭祀,奔走于 王事,敬畏天威。”由此可知,诸侯的重要义务之一是(   )
    A . 承担保卫边疆与周王的军事义务 B . 定期交纳各种贡赋的经济义务 C . 服从周王及辅佐周王的政治义务 D .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的义务
  • 4. (2017·泰安)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 佛教传入中国 D . 西学传入中国
  • 5.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_____,左在阳 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横线处应是(   )

    A . 皇帝 B . 太尉 C . 丞相 D . 御史大夫
  • 6.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在于(   )
    A . 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 B . 简化制作过程 C . 扩大造纸原料来源,使之易得而又便宜 D . 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 7. 中国的丝织品经由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最早是在(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春秋 D . 战国
  • 8. 光武帝废除了何时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

    A . 秦朝 B . 汉献帝 C . 王莽 D . 汉灵帝
  • 9. 汉初统治者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百姓发展生产的措施,其客观原因是(   )
    A .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 重视以德化民 C . 人心思安 D . 经济困难
  • 10. “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
    A . 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B . 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C . 完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 . 促进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11. (2020·佛山模拟) 洛阳白马寺的十八罗汉像、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等都是佛教艺术文化乃至中华艺术文化的珍宝。这说明(    )
    A . 佛教进入中国自西向东传播 B . 佛教的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 C . 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D .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 12. 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诗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 B . 契丹  C . 吐蕃 D . 女真
  • 13. 唐朝诗人王珪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中的“汉祖” 是指(   )
    A . 西楚霸王项羽 B . 汉高祖刘邦 C . 秦始皇 D . 汉武帝刘彻
  • 14.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他采取的政策是(   )
    A . 以德化民 B . 勤俭治国 C . 休养生息 D . 废除严刑峻法
  • 15. 他在位 20 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这位以节俭著称的汉代皇帝是(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 16. 汉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根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一 定)劝(鼓励)农桑……”该诏书说明汉景帝重视的是(   )
    A . 农业生产 B . 手工业生产 C . 工业生产 D . 商业活动
  • 17. 公元 25 年称帝,定都洛阳,建立东汉王朝的是(   )
    A . 刘秀 B . 刘邦 C . 嬴政 D . 刘彻
  • 18.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皇帝年幼无知 B . 自然灾害 C .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 . 战争不断
  • 19.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 . 波斯 B . 西藏 C . 大秦 D . 西域
  • 20. (2022七下·泾阳月考) 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起义军头裹黄巾,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材料中的“民变”(    )
    A . 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地位 B .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 . 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D . 稳定了西周初期的政治形势
二、列举题 (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 2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 (1) 建立刺史制度的皇帝是
    2. (2) 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 (3)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4. (4) 华佗创编出了“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5. (5)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 世纪的古代 。(国家名)
三、简答题 (共 10 分)
  • 22. 《汉书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 2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列举出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交往的史实。
    2. (2) 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共 15 分)
  •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 一仍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之梦 — 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
    2. (2) 材料一中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对汉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异同点。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意思是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裁决, 甚至用“衡石”计算需要处理的文书,每天有明确的定额,不完成定额不得休息)那 时的奏折是竹简,秦始皇每天处理的文书要按石计,一石重的文书大约是现在的30 千克。

    材料二: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 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一部史书,记述了长达 3000年的史事,这 部史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 (1) 材料一说明了竹简作为书写材料有何缺点?东汉哪位历史人物的杰出贡献改变了这一 状况?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写的历史巨著在中国史学领域有何地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