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7*一个粗瓷大碗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个粗瓷大碗》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11-10 浏览次数:8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 6. 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填一填。

    课文讲述了通讯员给赵一曼找来,为了让她吃上一顿饱饭,从病号灶的锅里盛了,却被赵一曼偷偷换成了。第二天赵一曼又一次把的故事。

  • 7. 感知内容。

    本文《一个粗瓷大碗》记叙了在艰苦的战争时期,将通讯员送给她的一个偷偷让给战士做菜盆以及把自己的让给抗联部队其他战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赵一曼的可贵品质。

  • 8.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瓷    结束    责备

    消灭    艰苦    伤心

  • 9. 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量词。

    大碗    一故事    一战斗

    米饭    一饱饭    一大锅

  • 10.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陈列——    袭击——    艰苦——

    清楚——    侦察——    注意——

三、现代文阅读
  • 11. 着问题默读短文

    血凝红叶(有删减改动)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zuò)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 , 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pō)里,①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②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sà)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yì)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jīn)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1. (1) 文中带点的词“坚贞不屈”的意思是:,我是用的方法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

      “英姿飒爽”的意思是形容人精神饱满,英勇威风。请你在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赵一曼同志英姿飒爽的句子。

    2. (2)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用了“!”号,读起来却有区别,第①句要读得,第②句要读得,请选择。

      A.读得坚定利落,表现赵一曼同志的英雄形象与英雄气概。

      B.读得缓慢沉重,表现出对赵一曼同志英年早逝的惋惜。

    3. (3) 我”为什么要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叶珍藏起来?(    )(多选)
      A . 柞叶采自赵一曼牺牲的地方,它是英雄英勇就义的历史见证。 B . 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它,它的颜色象征着英雄为国家抛洒的热血。 C . 这片柞叶,寄托了“我”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
  • 12. 课内精彩阅读。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他想(   )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shèng  chéng)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de  děi)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jīn  jǐn)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dǎo  dào)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1. (1) 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 (2) 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 (3) 造句。

      艰苦——

      关心——

    4. (4)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