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学期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课课...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4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快乐填空。
  • 1. 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
  • 2. 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权利,超越法律的求得不到法律的
  • 3. 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做公民,不犯罪。
  • 4. 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提高,预防
  • 5.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尽量避免,设法逃离,及时,以保证自身安全。
  • 6. 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同时,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
二、选择乐园。
  • 7. 小丽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没拴狗链的狗咬伤,她应该依照(  )向狗的主人索赔。
    A . 《劳动法》 B . 《侵权责任法》 C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8. 在路上遇到歹徒,我们应该(  )。
    A . 勇敢地跟他们搏斗 B . 一边哭一边呼喊 C . 巧妙周旋,事后报警
  • 9. 亮亮初中没有毕业,家里人就让他去打工,他应该(  )。
    A . 听从家里的安排 B . 离家出走 C . 寻求法律帮助,争取继续上学的权利
  • 10. 放学回家后,刘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手机和零花钱也被抢走。他应该(  )。
    A . 找律师或到法律救援中心咨询 B . 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C .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对谁也不说
  • 11.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一些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只要凑够一撮人,管他红灯还绿灯。”“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属于(  )。
    A .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B . 受从众心理影响的行为 C .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 12. 近日,张阿姨买了一个高压锅,在使用中发生爆炸并导致张阿姨受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向商家协商索赔 B .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C . 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三、明辨是非。(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四、连线题。
  • 19. 将下列行为与对应罪名连起来。

    结伙打架                            侮辱罪

    敲诈钱财                            寻衅滋事罪

    辱骂、中伤                          抢劫罪

    随意殴打、恐吓、威胁                聚众斗殴罪

    殴打要钱                            敲诈勒索罪

五、填表。
  • 20. 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

    行为

    对应罪名

    行为

    对应罪名

    随意殴打、恐吓、

    威胁

    结伙打架

    辱骂、中伤

    殴打要钱

    敲诈钱财

    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事实,在网上传播,情节严重

六、智慧问答。
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5. 材料:一天,五年级的玲玲在回家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抢劫同班同学小亮。她心想:“作为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我还是保护好自己吧。”于是,玲玲加快离开。
    1. (1) 玲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 (2) 如果你是玲玲,将如何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