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6 夏天里的成长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夏天里的成长》课时练习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7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成语使用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 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这些难题,人们仍旧(碌碌无为)。 B .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啊,好美的大海!” C . 列车高速行驶着,车窗外的树木和楼房,如(排山倒海)一样,一眨眼就飞了过去。 D . 雷锋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 2. 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和句子中“丰满”一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 古代女子以丰满为美。 B . 他的脸显丰满 C . 我家的鸽子羽翼丰满 D . 粮仓丰满 , 供应充足。
  • 3. 《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写的,这个句子是文章的(    )
    A . 中心句 B . 总起句 C . 过渡句
  •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跳跃    甘蔗    瓜藤 B . 高梁    苞蕾    鲜花 C . 菜畦    铁轨    竹子
  • 5.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中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 .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 , 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C .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二、填空题
三、语言表达
  • 8.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路边的小杨树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改为比喻句)
    2. (2) 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是起劲地跳跃。(缩句)
    3. (3) 万物生长。(扩句)
    4. (4) 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5. (5) 老狐狸一直没有忘记救出小狐狸。(改为肯定句)
  • 9.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改为反问句)
    2. (2)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仿写拟人句)
四、现代文阅读
  • 10. 课内理解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太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 (1) 找出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了写生物在夏天飞快生长的状态,描写的植物有,描写的动物有:
    2. (2) 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山“变丰满”是因为;地“高起来”其实是;河“变宽变深”是因为

    3. (3) 请仿照选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写一句话,要求写出夏天动物或植物的生长特点。

      昨天,今天,明天

  • 11. 阅读梁容若的《夏天里的成长》回答问题: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 (1) 谈谈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2. (2) 夏天是成长的季节,写了许多事物的成长,从文中找一下动物、植物以及没有生命的事物的成长过程,各写两个。
    3. (3) 仿写: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4. (4) 文中引用了许多农谚,根据课文谈谈作者使用“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作用。
    5. (5) 读了这篇富有哲理的短文,结合最末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