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起起、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据此回答问题。
    1. (1) 下列战役中曾出现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是( )
      A . 上甘岭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平型关大捷 D . 台儿庄战役
    2. (2) 当年,近20万志愿军英烈在战火中埋骨他乡:而今,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魂归故里。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为了( )
      A . 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 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 . 保家卫国,扩张中国的领土范围 D . 国内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2. “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新走向,突破了历代王朝循环演进的机制,打碎了传统中国整个政治体制”。这句话表明辛亥革命( )
    A . 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D . 推动了民族的思想解放
  • 3. 下列能反映“独立领导人民军队,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 . 黄花岗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南昌起义 D . 解放战争
  • 4. 下列战役与其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

    选项

    战役

    结果

    A

    不列颠之战

    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战场胜利结束

    D

    中途岛战役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机

    A . A B . B C . C D . D
  • 5.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两弹一星”共同反映出的主题是( )
    A . 新生政权的巩固 B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九年级社会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6页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6. 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以下对各阶段国共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列强在华势力

    ②国共内战,国民党多次围剿中共军队

    ③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④三大战役中国民党战败,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中美关系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下列反映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 . 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 C . 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8. 小李要上网搜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资料,以下查询关键词适合的有( )

    ①第一辆国产汽车    ②青藏铁路

    ③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④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 9. 行为评析题

    题号

    行为描述

    行为判断

    说明理由

    (1)

    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等口号,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

       

    (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以下年代尺上字母所表示的是中国近代曾经的探索。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着中国革命道路。

    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碾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在20世纪发生的两次探索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说中国共产党怎样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 (3) 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 11.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某校902班举行了“勿忘国耻,复兴中华”的主题班会,以下是其中三位同学收集的材料,请你据此回答问题。

    1. (1) 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此事件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 (2) 有同学说,热爱正义的人必然走向联合并战胜邪恶。结合图二,请用两例史实佐证该观点。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三中划线部分对中国抗战做出如此高评价的原因。
  • 12.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的足迹

    材料二:浦东新区30年部分数据统计图

    年份

    外贸进出口总额

    专利申请

    地区生产总值

    1990年

    25.92亿

    380件

    60.24亿元

    2019年

    20514.73亿

    36500件

    12734亿元

    材料三:展望未来,在历史新征程中,浦东更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摘自《光明日报》

    1. (1) 从足迹一、足迹二中任选其一,证明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
    2. (2) 联系足迹三和材料二,简述上海浦东见证了哪些奇迹?
    3. (3) 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上海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新光荣,见证新奇迹?(抄原材料不得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