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经开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
  • 1.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隶书方正,楷书端庄。请用楷书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抄写在横线上。

  •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鲁迅在矿路学堂学习期间,阅读大量书籍,开拓了视野,péi yǎng了兴趣。后来因学习优异,赴日本公费留学。他yōu lǜ国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怀揣mèng xiǎng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不料,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被国人zāo gāo且麻木的精神所刺激,内心倍感jǔ sàng,决定弃医从文。之后几年,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先后出版了许多小说、杂文等。以文唤醒国人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gòng xiàn

二、选择题
  •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了不起。联系课文,下面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桥》中的老汉作为支部书记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最后自己却被洪水吞没。 B . 《穷人》一文中的桑娜,虽然家庭不富裕,但当她发现邻居西蒙去世,孩子无人照顾时,还是心怀忐忑收养了那两个孩子。    C . 《狼牙山五壮士》中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完成掩护转移任务,把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英勇奋战,最终弹尽,跳崖自杀。他们很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他们的任务。    D . 《盼》讲述了“我”盼望下雨到最后如愿的事情,文中的“我”是一个能帮助人,了不起的人。
  • 4.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选自【百度百科﹣﹣毛泽东对鲁迅评价】

    “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给全世界文学表现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fěng     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选自【百度百科﹣﹣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对鲁迅评价】

    1. (1) 结合语境,给“fěng”选择正确的汉字。(   )
      A . B . C . D .
    2. (2) 幽默的词义: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下面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幽默”一词最接近?(   )
      A . 风趣 B . 冷静 C . 可笑 D . 严肃
    3. (3) 下列哪句鲁迅的名言与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在思想上相近?(   )
      A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 .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C .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D .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优秀的体育成绩只是画龙点睛 B . 苏州园林惟妙惟肖的雕刻画面,为园林增添了许多美感。 C . 面对危险,他总是斩钉截铁地行动起来。 D . 他很低调,每次都是热血沸腾地去完成事情。
    5. (5) 高尔基的《童年》中出现了很多人物,他们都是阿廖沙成长路上遇到的好人。他们分别有怎样的品质呢?请你对应着选一选。

      A.忠厚老实

      B.献身于科学

      C.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

      的“小茨冈”

      的老工人格里高利

      的知识分子“好事儿”

    6. (6) 《爱的教育》《童年》和《小英雄雨来》这三本书中有许多成长的故事。下面的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哪本书?请你连一连。

      《爱的教育》 

      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

      《童年》

      十月“不幸事件”

      《小英雄雨来》

      母亲回来了

  • 5. 根据课文内容和古诗文填空。
    1. (1) 鞠躬尽瘁,。——诸葛亮
    2. (2) 捐躯赴国难,。——曹植
    3. (3) ,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笑客诮》
    4. (4)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乎若流水。”《伯牙鼓琴》
    5. (5) “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到的画面:“,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气势磅礴的黄河;“儿童相见不相识,。”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无奈。
三、阅读
  • 6. 阅读。

    不一样的闰土

    ⑴《少年土》(选段)

    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 , 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⑵《故乡》(选段)

    母亲说闰土要来看看我。我这儿时的记,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我应声说:“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

    ……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 , 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 (1) 阅读选段时关注画波浪线的词语,做出正确判断。

      菲菲:老师说在读鲁迅的作品时,要注意词语的意思。因为年代关系,许多表达方式和当下不一样,我们要联系上下文,试着猜猜词语的意思。下面是我的理解,你看看对吗?

      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中“其间”的意思是“在这中间”。(   )

      ②“好容易到了年末”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到了年末”。(   )

      ③“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中“苏生”的意思是“苏醒,重现”。(   )

      ④“不由的非常出惊”中“出惊”的意思是“感到害怕”。(   )

    2. (2) 读《故多》两段节选,请补充表格,完成闰土变化图。

      东东:对比阅读两个片段,我发现二十多年过去了,闰土的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和我有同样的发现吗?

      外貌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身材比之前增加了一倍

      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手捏一柄钢叉,红活圆实

      手提纸包和烟管,

      装扮

      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

      头戴一顶破毡帽,身穿一件极薄的棉衣

      “对比”往往能让文学作品更具艺术性,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闰土前后如此巨大的对比,你有什么想要表达:

    3. (3) 细读节选(2),完成“我”的心情变化图。(填序号)

      菲菲:变化的可不只是闰土,我整理了鲁迅的心情变化,可惜不小心把顺序弄乱了,你能帮我排一排顺序吗?

      ①兴奋    ②难过    ③期待    ④吃惊

    4. (4) 东东:我发现很多作品中经常会用到一组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出现往往别有深意。

      仔细阅读画横线的句子,关注加点字,你觉得这组词(    )  

      A . 矛盾。欢喜是高兴,凄凉是悲伤,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神情中。 B . 不矛盾。欢喜两个儿时的伙伴终于见面了,凄凉是因为太久没见了觉得感伤。 C . 矛盾。闰土之前就说想要看看“我”,见到“我”应该是高兴的,怎么会凄凉难过呢? D . 不矛盾。欢喜是因为闰土终于见到儿时的玩伴,凄凉是因为两人之间有了主仆间的隔阂。
    5. (5) 如果你是鲁迅,你当时的心里在想什么?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但心中却是想着:

  • 7. 现代文阅读

    不一样的宝贝

    鲁迅小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做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      , 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听这消息,鲁迅      , 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     。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     。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     。他购置的书从192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 (1) 请将以下几个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合适的位置。

      ①浩如烟海  ②一尘不染  ③受益匪浅  ④井井有条  ⑤梦寐以求  ⑥欣喜若狂

      东东:小提示:首先你可以抓住关键字猜测成语意思,再尝试联系上下文进行填写,当然最后要连起来读一读,检验一下是否通顺。

    2. (2) 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让读者对文章的大致内容一目了然。请认真阅读选段,补充方框内容,帮助菲菲完成思维导图。

      菲菲:鲁迅先生竟然还喜欢抄书!我最讨厌抄书了,每到背不出课文,老师就会让我抄一抄。你呢?你有抄书的经历吗?你对抄书怎么看?谈谈你的观点。

      我(赞同/不赞同)抄书。我认为:

  • 8. 现代文阅读

    不一样的鲁迅

    【材料一】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选自原人教版六上《少年闰土》资料袋

    【材料二】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综着的抚摩似的。(先生耐心地帮我挑书)

    ——节选自阿累《一面》

    【材料三】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鲁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节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材料四】

    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

    ——节选自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1. (1) 我知道图片是鲁迅,我的判断依据是

      A.     B.     C.     D.

    2. (2) 认真阅读以上四组材料,请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备受爱戴

      B.爱笑性急

      C.慈爱严肃

      D.文学伟人

      每个人眼中都有不一样的鲁迅,毛主席眼中鲁迅是。阿累眼中鲁迅像父亲那样。萧红却认为鲁迅先生是个的人。而巴金先生眼中鲁迅则是

    3. (3) 下面关于鲁迅说法错误的是(   )
      A . “鲁迅”并不是真名而是笔名,鲁迅先生的真名叫周树人,也可以叫他周豫才。 B . 鲁迅先生一生中写过许多文学作品,其中《狂人日记》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C . 正因为鲁迅先生时刻想着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关心劳苦大众,所以备受爱戴。 D . 鲁迅和阿累有过一面之缘,他给阿累的最深的印象是明朗的带有咳嗽的笑声。
    4. (4) 连一连。在学完第八单元后,班级里的同学都想更深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战士——鲁迅先生,你能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的材料阅读吗?

      东东:我听说鲁迅先生不苟言笑,是真的吗?

                         【材料一】

      菲菲:鲁迅先生的离开,人民会是怎么的难过啊?

                         【材料二】

      天天:我打算从鲁迅先生的作品去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材料三】

      明明:我想更多地了解鲁迅先生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材料四】

四、作文
  • 9. 根据要求写作文。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瓜地刺猹……”闰土的到来让“我”的童年多了许多绚丽的记忆,令“我”难以忘怀。

    生活中,总有一个人让你感到温暖、感动,难以忘怀。请以难忘的一个人为话题,写一篇章,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用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个人为何令你难忘,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场景写具体,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