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鲁科版(五四制)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透镜及其...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桂林) 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2·长沙) 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 . “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 . “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 3. (2022·新疆) 新疆天池的风景在晓宁同学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A . 放大的实像 B . 缩小的实像 C . 放大的虚像 D . 缩小的虚像
  • 4. (2022·泸州) 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

    A . 投影仪 B . 照相机 C . 电影放映机 D . 放大镜
  • 5. (2022·山西) 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 . 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 . 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 . 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 6. (2022·藤县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10cm B . 13cm C . 15cm D . 20cm
  • 7. (2022·镇江) 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

    A . 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 . 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 C . 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 D . 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
  • 8. (2022·黔西) 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 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 . 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 D . 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
  • 9. (2022·湘潭) 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B . 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 . 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 . 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 10. (2022八下·辽阳期末) 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 B . C . D .
  • 11. (2022九上·安徽开学考)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蜡烛处于B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蜡烛处于A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 12. (2022·上海市) 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
    A . 放大的虚像 B . 正立的虚像 C . 放大的实像 D . 缩小的实像
  • 13. (2022·枣庄)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 .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 .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 14. (2022·河南) 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 . f=5cm h=10cm B . f=10cm h=12cm C . f=5cm h=12cm D . f=10cm h=6cm
  • 15. (2022·宜昌) 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个凸透镜,能把投影片ab投射到地面,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6. (2022·泰安) 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   )

    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 . 只有①④正确 B . 只有②④正确 C . 只有②③正确 D . 只有①③正确
  • 17. (2022·瑶海模拟) 在天宫课堂中,王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此时的水球可以看做一个凸透镜,接着她向水球中间注入一个气泡,通过水球可看到她两个像,一个是正立、缩小的像,另一个是倒立、缩小的像,如图左所示。图右是观察像的示意图,关于上述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应小于水球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B . 利用倒立的的像成像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C . 利用正立的像成像原理可以制成放大镜 D . 注入气泡后水球的中间部分相当于凹透镜,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 18. 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   )
    A . 小于10cm B . 等于10cm C . 在10cm到20cm之间 D . 大于20cm
  • 19. (2022·宣州模拟)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已经试行三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显著下降。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图中刚好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实验过程中光屏与注水胶膜的位置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注水的胶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 图中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 . 注水后,在水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在光屏上可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D . 注水后,将蜡烛向左移动,在光屏上可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 20. (2022·江阴模拟)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B .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 .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二、填空题
  • 21. (2022·遵义) 某同学在家用一个玻璃球做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墙上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墙面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蜡烛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

  • 22. (2022·永州)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 23. (2022·贺州) 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的有(两空均填编号)。

  • 24. (2022·河南模拟) 新冠疫情防控已是常态,出入公共场所要用手机扫健康码、行程码。扫码时,手机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其所成的是倒立、(填“放大”、“缩小”或“不变”)的实像;当手机远离健康码、行程码时,摄像头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5. (2022·合肥模拟) 如图为一点光源S通过透镜AB的光路图,请你判断该点光源成的像(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 26. (2022·威海) 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

  • 27. (2022八下·锦州期末)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昆虫观察瓶。为了便于观察瓶底小昆虫放大的像,他在瓶口安装的应是(选填“凸”或“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若瓶口到瓶底的距离为10cm,他选择透镜的焦距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cm。

  • 28. (2022·攀枝花)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这个眼镜片对光有(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它应该是透镜,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 29. (2022八下·辽阳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款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通过一个简单的三维点云相机对人体进行拍摄,准确识别疫苗注射部位及注射角度,云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拍摄识别时,云相机和人体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选填“u>2f”“f<u<2f”或“u <f”),能成一个倒立、的实像;注射时,机器人靠近接种者,拍摄到接种者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0. (2022八下·辽阳期末)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总体发生率为90%。近视已经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如图所示,图中(选填甲/乙)是近视眼的成因,应佩戴(选填丙/丁)透镜矫正。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34. (2022·滨州) 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cm;
    2. (2) 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
    3. (3) 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 )移动;
    4. (4) 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
      A . 飞虫的像 B . 飞虫的影子 C . 仍是烛焰的像
  • 35. (2022·朝阳) 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爷爷的眼镜片进行了探究:

    1. (1) 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判断,爷爷佩戴的是(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的焦距是cm。
    2. (2) 他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3. (3) 小明将镜片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墙壁上的像将(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仍然成在原来的位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