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18八上·垦利期中)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 . 关天培 B . 林则徐 C . 左宗棠 D . 邓世昌
  • 2. (2016·孝感)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 鸦片泛滥成灾 B .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 3. (2018八上·泰兴期末)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4.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中法战争
  • 5.  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
    A . 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B . 广州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C . 外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 .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 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 .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7.  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____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   )

    A . 德意 B . 俄奥 C . 英法 D . 美日
  • 8. (2019八上·津南月考)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 获得更多赔款 C . 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 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9. 近代某条约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该条约是(   )
    A . 《天津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尼布楚条约》
  • 10. 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 .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 . 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 .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 . 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 11.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中,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八国联军侵华
  • 12. 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的是(   )
    A . 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 . 太平天国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C . 太平天国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 . 太平天国没有建立都城
  • 13. (2017·益阳)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 . 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 . 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 . 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 .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 14. (2020·河池模拟) 《马关条约》的签订,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产生这一影响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5.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一些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 B . 强学会的成立 C . 提出自强求富 D . 成立“兴中会”
  • 16.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左宗棠 B . 李鸿章 C . 张之洞 D . 曾国藩
  • 17. (2021·黄石模拟) 柏杨先生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于是清政府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请你判断这场“学习西方的运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8. 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A .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 .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 19. (2021八上·齐河月考)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D . 新文化运动
  • 20. 清末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   )
    ①奕    ②张之洞    ③李鸿章    ④洪秀全    ⑤左宗棠    ⑥曾国藩
    A . ①②③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③④⑤⑥
  • 21. (2019八上·津南月考) 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
    A . 邓世昌 B . 关天培 C . 左宝贵 D . 左宗棠
  • 22. 下边《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犬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它反映了(   )

    A . 中国主动对各国实行“门户开放” B . 列强在侵华利益上态度完全一致 C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23.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
    A . 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 . 道路曲折最终失败 C . 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 . 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
  • 24. (2017·成都)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25. “自鸦片战争发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26. (2019八上·津南月考) 李鸿章曾上书给皇帝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下列以“自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轮船招商局
  • 27. (2017八上·泗阳月考) 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定都天京  ④天京陷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②③①④
  • 28. (2019·邹城模拟) 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29. (2020·五原模拟)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记载:“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材料涉及的史实有(      )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马关条约》签订  ③列强瓜分中国  ④公车上书  ⑤维新变法运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 30. 今年(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下列关于120周年前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 .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 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 . 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雨果《给巴特勒的信》 

    1. (1)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导火线是什么? 
    2. (2) 请问:这两个强盗指谁?  
    3. (3) 列举出鸦片战争以来为了反抗外国入侵而英勇捐躯的3位英雄人物。 
    4. (4) 在这部屈辱史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作为一个爱国人士,你想用什么方法挽救灾难深重的祖国? 
  • 32. 读图回答问题

    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辱,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剧巡演。如图所示是得以入选的影视剧。请你结合这些影视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 (1) 如果想按这四部影视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巡演,其正确顺序是?
    2. (2) 在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请分别说出制造这些战争的侵略国家。
    3. (3) 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屈辱的场景?(写出两例即可)
    4. (4) 在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可以展现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历史事件?(需列举出两例)在这些抗争中,我们看到了民族英雄书写的中华民族不朽的战歌。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哪些精神与品质?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新药方】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动。(列举一例)这场运动的开展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救亡图存新主张】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梁启超

    1. (1)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早期探索中的什么运动?列举这场运动的主要活动。
    2. (2) 材料二中,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首先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揭开这一活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 (3)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涉及的近代化探索有何相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