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灶神星是太阳系小行星带中质量最大的小行星,2011年7月16日美国黎明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灶神星的轨道,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测。下图为黎明号拍摄到的灶神星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1) 灶神星与黎明号组成的天体系统类似于(   )
      A . 银河系 B . 太阳系 C . 地月系 D . 总星系
    2. (2) 黎明号获取灶神星表面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地理信息系统 B . 遥感技术 C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 数字地球技术
    3. (3) 直接威胁黎明号探测器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

      ①黑子②耀斑③日珥④太阳风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 下图为地球内部局部地区地震波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甲、乙地震波,正确的是(   )
      A . 甲为横波,传播速度高于乙波 B . 甲为纵波,可以在固体中传 C . 乙为横波,传播速度持续加快 D . 乙为纵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 (2) 图中①层是(   )
      A . 软流层 B . 地球外核 C . 岩石圈 D . 上地幔顶部
  • 3. 叠层石是一种生物沉积构造,最早的叠层石由30亿年前的蓝藻(蓝细菌)捕获、粘结碎屑颗粒及其他碳酸盐,层层积累而形成。沉积速度足以保存构造但不完全覆盖藻类并快于其他外力破坏速度是叠层石形成的重要条件。下图为我国某地古老的叠层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叠层石最早可形成于(   )
      A . 冥古宙 B . 太古宙 C . 元古宙 D . 中生代
    2. (2) 叠层石的沉积环境最可能是(   )
      A . 静水浅海 B . 大风海域 C . 河流河口 D . 深海环境
  • 4. 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喀纳斯河流域属于中高山地带,谷海拔1000m以上两侧山峰多在3000m以上。喀纳斯“U”形谷是该地区最典型地貌,全长100km自上游向下游宽度逐渐变窄。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喀纳斯“U”形谷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 流水侵蚀作用 B . 冰川侵蚀作用 C . 流水沉积作用 D . 冰川沉积作用
    2. (2) 该谷地上游宽、下游窄的原因是其形成时(   )
      A . 上游流水流量较大 B . 下游流水流速较慢 C . 上游冰川冰量较大 D . 下游冰川速度较慢
  • 5. 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表,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等作用,形成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等相间排列的地貌景观,即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楼兰附近常年盛行东北风。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四种地貌景观图中,属于雅丹地貌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中风蚀沟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   )
      A . 南-北 B . 东北-西南 C . 东-西 D . 东南-西北
    3. (3) 根据材料推测,雅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   )

      ①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上升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地表形成大面积戈壁④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

      A . ④①③②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①④③②
  • 6. 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河段呈现出“九曲十八”的优美形态,每年8月日落时是游客欣赏开都河“九个太阳”奇观的最佳时间。下图为“九个太阳”奇观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九个太阳”奇观的主导因素是(   )
      A . 降水 B . 地质 C . 地形 D . 植被原因
    2. (2) 日落时,天空或云层多为橙、红色,其主要原因是(   )
      A . 大气反射作用 B . 大气散射作用 C . 大气吸收作用 D . 大气保温作用
  • 7. 在崂山脚下临海陡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8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下图为“石老人”所在地区景观,图中海滩东部遍布卵石、西部沙细如泥。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鹅卵石滩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
      A . 河流泥沙 B . 基岩海岸 C . 海底沉积物 D . 贝壳、珊瑚礁景区地貌景
    2. (2) 下列对“石老人”景区地貌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海蚀平台向海一侧形成时间较晚 B . “石老人”海蚀柱未来可能消失 C . 海蚀崖逐渐向南后退且与海蚀柱距离变远 D . “石老人”海蚀柱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弱
  • 8. 某班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的知识后,开展实验验证。其一组的验证方法如图,在一张空旷的长80cm的桌子两侧分别摆放一杯90℃的热水和一杯冰块,在两杯子连线中点处一上一下放置两张卡纸,意图通过卡纸摆动的方向观察热力环流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小组预期的现象应是(   )
      A . 上方纸片向左摆动,下方纸片向右摆动 B . 两张纸片均向左摆动 C . 上方纸片向右摆动,下方纸片向左摆动 D . 两张纸片均向右摆动
    2. (2) 该小组未观察到纸片摆动,原因可能有(   )

      ①外界环境风力过大,破坏了热力环流②实验时间过长导致环流消失③卡纸太厚重,形成的环流不足以推动④上方纸片位置超出环流范围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9.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左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右图为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21世纪以来博斯腾湖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小,致湖泊西侧(   )
      A . 白天湖风减弱 B . 白天陆风减弱 C . 夜晚湖风加强 D . 夜晚陆风加强
  • 10. 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南极上空臭氧量下降严重,形成“臭氧空洞”,表明地球臭氧层被破坏。
    1. (1) 臭氧层所在的平流层的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及原因,正确组合是(   )
      A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C . 平流层顶部臭氧浓度高 D . 平流层顶部紫外线强烈
    2. (2) 臭氧层破坏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 . 南极冰川面积迅速增加 B . 农作物产量、质量提高 C . 水体生物生长受到威胁 D . 增加人类类皮肤癌发病率
  • 11. 下方左图为贵州双河洞模式图,图中a地貌景观有类似树轮的“年纹层”,这些“年纹层”通常以深浅交互的生长条带自下而上平行展布,如右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 (1) 贵州双河洞地貌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是低(   )
      A . 温暖干燥的气候 B . 植被覆盖率较低 C . 地下水资源丰富 D . 可溶性岩石广布
    2. (2) “年纹层”大多数情况下每年增加一组,被称为破解古气候的密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年纹层宽往往代表低温的年份 B . 年纹层窄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C . 年纹层宽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 D . 年纹层窄的年份流水作用较强
    3. (3) 图示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A . 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B . 易引发地质灾害 C . 光热充足,降水充沛 D . 利于地表水存储
二、多选题
  • 12.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 一般认为1000km是大气圈上界 C . 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非常密切 D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 13. 强烈耀斑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 . 太阳风强烈——极地出现极光 B . 天气变化平稳——农业倾向增产 C . 干扰电离层——影响长波通讯 D . 威胁卫星安全——影响BDS导航
  • 14. 每年秋冬季节,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会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防止作物遭受冻害。专家称,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秸秆燃烧可能诱导雾霾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箭头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大气反射 B . ②为大气散射 C . ③为大气散射 D . ④是大气吸收
    2. (2) 燃烧秸秆使蔬菜免遭冻害的主要原理是(   )
      A . 增强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 B . 增强地面辐射 C . 增强大气对短波辐射的吸收 D . 增强大气逆辐射
    3. (3) 下列情况会加剧雾霾形成的有(   )
      A . 大量燃煤 B . 强对流天气 C . 近地面逆温 D . 大风天气
三、综合题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月球经过一颗恒星或行星前时,常常将其遮挡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2021年4月17日发生“月掩火星”现象,左图为当日我国某摄影师面朝西南方拍摄到的照片,照片中火星将要被月球遮住。右图为太阳系部分天体轨道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地球、火星的基本数据。

    名称

    距日距离

    /(10*106km)

    质量1

    体积1

    自转周期

    /天

    大气压强1

    表面温度范围/℃

    主要大气成分

    地球

    149.60

    1.00

    1.00

    1.00

    1

    89~58

    氮78.1%、氧21.6%、氩0.9%

    火星

    227.90

    0.11

    0.15

    1.03

    0.006

    -133~27

    二氧化碳95.3%、氮2.7%、氩1.6%

    注1:地球质量、体积、大气压强设为1。

    1. (1) 4月17日发生“月掩火星”时,为农历(填“上”或“下”)半月,月球应位于(填“甲”或“乙”)位置,火星应该位于(填“丙”或“丁”)位置;当日,摄像师是在(填“日出前”或“日落后”)可以拍摄到图1照片类型。
    2. (2) 火星几乎没有磁场,使得(填太阳活动类型)可以缓慢侵袭、“吹走”火星大气;地球磁场可能是呈(填“液态”或“固态”)的(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相对于地壳的“流动”所形成。
    3. (3) 简述地球大气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作用。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普工作者在上海某地放飞气象气球,测得10米至500米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略微上升。下图为上海市该日14时气温分布状况。

    1. (1) 气象气球升空过程中测到的100米-500米高度的气温变化,说100米至500米高度范围内的大气很可能存在现象,该现象使大气的对流运动(填“减弱”或“增强”),(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 (2) 如果气象气球一直上升,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填“递增”或“递减”),原因是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 (3) 该日14时,与郊区比,上海市中心近地面气压较(填“高”或“低”),判断理由为
    4. (4) 据研究表明,上海市区短时强降水概率大于郊区,说明原因。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我国后称为湄河。下左图为澜沧江一湄公河示意图,澜沧江源头景观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位于澜沧江沿岸,地质灾害频发,其山区多见图乙中所示为防御某类地质灾害而建的工程,下右图为维西县降水柱状图。

    1. (1) 青藏高原地层中含有大量海螺、海藻化石,说明该区域曾经是环境,其隆起与(填地质年代)造山运动有关。
    2. (2) 澜沧江源区位于高原面上,地形比较,河流作用较弱,凹岸(填“侵蚀”或“沉积”),凸岸(填“侵蚀”或“沉积”),河道弯曲。
    3. (3) 图乙所示工程措施主要用来防御的地质灾害是分析维西县该自然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