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永吉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

更新时间:2022-09-2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nòng)迷(cáng)黄(yùn)赶(tàng) B . 托(hōng)地(là)朗(rùn)转(wǎn) C . 酿(yùn)亮(liáo)仿(fú)胳(bo) D . 望(pàn)织(xié)稀(shū)骨(jīn)
  • 2. 下列词语中汉字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静默  抖擞  伫蓄  澄清 B . 慈善  宽敝  安适  空灵 C . 娇媚  粗犷  静谧  吝啬 D . 莅临  绿茵  淅沥  铸告
  • 3.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沧海》——曹操——西汉 B . 《春》——老舍——北京作家 C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唐代 D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
  • 4. 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②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⑤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

       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A . ③④①②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③④②①⑤ D . ③①②④⑤
  • 5. 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比喻、对偶) B .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排比) C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排比、比喻) D .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二、诗词默写(6分)
  • 6. 默写
    1. (1)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 (2) 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 (3) 《次北固山下》中的  ,。  一句能给异乡漂

         泊的游子带来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

    4. (4) 《观沧海》中  ,。描绘了曹操眼前景致的整体面貌。
三、根据拼音填汉字(5分)
四、语段阅读(8分)
  • 8. 阅读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A]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D]     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家在繁花嫩叶当中 [2]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B]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C]应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

    1. (1) 文中A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2. (2) 解释文中B处的词语:
    3. (3) 给文中的C处加点字注音:
    4. (4) 给文中的D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
    5. (5) “吹面不寒杨柳风”使用了什么修辞?
    6. (6) 请你以“冬天”为开头写一个比喻句。
五、课内古诗文阅读(16分)
  • 9. 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1) 解释下列词语

      左迁:                           杨花:

    2. (2) 请写出诗歌中写景句子的作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3)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A.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      B.与人行,相而去 (    )(    )

      C.未若柳絮因风起    (     )         D.太丘舍 , 去后至  (    )(    )

六、阅读(25分)
  • 10. 阅读《菜农》一文,回答各题。

    菜   农

    ①我静静地看着他,他静静地看着书。

    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家禽的叫喊、车辆的鸣笛以及买家卖家的讨价还价;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蹿来蹿去追逐打闹的小孩……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片喧闹中、一堆蔬菜前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来人。

    ③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健硕的臂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完全就是一副典型的农民模样。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精致。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一本《陶渊明集》,差点跌破了我的眼镜!一个菜农,你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起了这高大上的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④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都徘徊着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神态;而每次想到这一画面,都会被我不无讥讽地贴上“虚伪”的标签。

    ⑤直到那个傍晚,我们又一次相遇——

    ⑥那天,我散步经过一个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那是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大家踩着同一个鼓点,扭着同一个舞姿,陶醉在同一个旋律里。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与画面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一只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就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⑦我好奇地观察着: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片水渍。我正准备上前阻止他,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柄,在地面上挥动起来。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我走上前去,地面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几行大字还未风干——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地面上的字,个个遒劲有力,刚柔兼济,圆滑顺畅,发力处如蛟龙升空,恢弘大气;收笔处如彩凤展翅,飘逸自然。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⑧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的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⑨第二天我去了菜场。菜场一如往日一样的喧闹,他也如往日一样在静静地看书,自顾自地默诵着。他左右的商贩,玩手机的,拉家常的,东张西望的……应有尽有,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纵使身边蝉噪蛙鸣,鸟语花香,他丝毫不为所动,静静地淡定地朝着既定的方向流淌。很难了,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一心一意地守着他的书,守着他的书法。当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时,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⑩他执意要回送我些什么,便随他来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书法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铺、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获奖证书——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屋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屋内,他铺开宣纸研起墨来。我环视左右,一下子明白过来:他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他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他读古诗古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更是为了培养自己“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⑪他送我的是一幅书法,上面是大大的十个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选自《意林》)

    1. (1) 围绕菜农,作者写了有关菜农的哪三件事情?请结合文章②-⑩的内容概括。

          

    2. (2)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第⑨⑩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从修辞的角度)

    3. (3)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③段除了描写菜农的外貌、肖像外,还写了他的动作、神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菜农在菜市场读书时的全神贯注的情态,表现了他对书本的虔敬和内心的宁静。 B . 第⑦段“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中“嗖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菜农写字的速度之快,表现了他写字技巧的娴熟。 C . 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菜农是一位憨厚朴实、热爱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做事专注认真、不怕别人嘲笑奚落的人。 D . 本文的主人公是菜农,作者在描写他的同时,也写了其他人的活动,这样写是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商贩们的无所事事,突出了菜农读书的专注和他内心的宁静。
    5. (5) 填空:(每个空填两个词语)

      本文“我”见到年轻菜农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误解、讥讽——好奇、

      惊讶——( )——( )。

  • 11. 阅读《父亲的病》一文,回答各题。

    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它。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1. (1) 陈莲河在给“父亲”治病过程中用了哪些药和药引?
    2. (2) “败鼓皮丸”能“治病”的原因是什么?最终这副药起作用了吗?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七、写作题(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