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柳州市三江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水...

更新时间:2022-09-21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
  • 1. 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936年,毛主席写下的《沁园春·雪》意境开阔、气魄豪迈,读之令人热血沸腾;1938年,艾青满怀着对祖国的zhì(    )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用“用(    )哑的喉咙”歌唱着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1972年,余光中写的《乡愁》已经成了海外游子唱给祖国的恋歌。读诗吧,试着沉醉诗中吧,诗中有花的鲜(    ),树的摇yè(    )……

    A . 挚   sī   yán  曳 B . 挚   shī   yàn   曳 C . 炽   sī  yán   拽 D . 炽   shī   yán   拽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用户对移动信息化的需求与日俱增 B . 犯罪嫌疑人作案之前曾经常来小区跑步,借此把小区的监控系统摸了个透,这可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C . 一场秋雨后,原本酷热的天气就变得略带寒意了,柳州的天气真是气象万千啊。 D . 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做好事情。
  •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央视新闻的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走进三江,讲述了侗寨圆“高铁梦”的故事,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B . 若没有控制住疫情,很可能造成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C . 近年来,柳州市立足创新,狠抓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全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D . 5月9日为俄罗斯法定“卫国战争胜利日”。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俄罗斯不得不推迟原定的活动。
  •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什么是好书?好书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总之,能够提升文化素养、提供心灵抚慰、砥砺个人精神的书,就是好书。

    ①《红楼梦》在清代曾经是禁书,到当代却成了经典

    ② 对研究者而言,知识广博、体系精深、论述深入的书是好书

    ③“四书五经”在秦朝时是禁书,经过汉儒的推崇,逐渐成了后世经典

    ④ 对初学者而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是好书

    ⑤ 对普通读者而言,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的是好书。

    A . ③②④①⑤ B . ③①②⑤④ C . ②④⑤①③ D . ②⑤④③①
  • 5. 下列有关《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艾青在发表其成名作《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个笔名。 B .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C . 艾青在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D . 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
  • 6. 阅读

    理直何必气壮

    张穷

    ①理直气壮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好,我有理呀,怎么就不能气势足一点呢?别忘了,我们老祖宗还有一句话呢——有理不在声高,得理还须饶人。如果是对待敌人,对待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我们当然要“理直气壮”。现实中,这样深仇大恨的对立毕竟很少。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因此,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理直气和地巧妙指出。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

    ②人人都爱听好话,谁也不愿挨批评。既然如此,批评就成为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有技术的人会做得很好,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让对方乐于接受,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他亲眼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另一名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接受批评。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谈话也该结束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不愧人民教育家,在批评这件事上,没有理直气壮、盛气凌人,技术含量相当的高。

    ③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人和事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不宜死揪不放,不依不饶,而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这样说出来的话才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从而更好地评价人。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心平气和,而有强毅不可夺之力。”可见,和气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直抵心灵的力量,而那种盛气凌人靠粗暴打压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④理直不必气壮,这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需要有一种自律自我控制的修养。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这不但是一种宽容与谦让,更显示了一种风度与涵养,能够让你有一个更为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

    (选自《今晚报》)

    1. (1)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主旨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 . 对待敌人、小人,我们应当要“理直气壮”。 B . 人人爱听好话,谁也不愿挨批评。 C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D . 理直不必气壮,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
    2.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第①段洪应明的话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以短攻短,以顽济顽,要巧妙指出。 B . 本文第②段举陶行知批评教育学生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育家。 C . 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要辩证、全面地分析,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D . 本文告诉我们,要想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人际环境,就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真正做到理直不必气壮。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总结归纳论点。 B .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和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C . 文章开头用一个反问句,引出论题一有理时究竟如何待人,语气较强,能引起读者注意。 D . 文章结尾处归纳了全文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做到这一点及其意义。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
  • 7. 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 而不知人之乐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后天下之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 B . 吾谁与                   太守而宾客从 C . 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文者 D . 国怀乡,忧谗畏讥       游人而禽鸟乐也
    2. (2)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B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C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D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3. (3) 下列对【甲】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C . 鸣声上下。              译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D . 醉能同其乐。            译文:醉了能以大家的快乐为快乐。
    4. (4) 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 . 【乙】文写“太守醉”,其实“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C . 【甲】文重在言志抒情,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 . 【甲】【乙】两文体裁相同,都表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
    5. (5) 把“文言文阅读”【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二十三年弃置身”传达出作者①的感情,“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的“长”在句中的含义是②,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乐观豁达。
    2.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五、名篇名句默写(11分)
  • 9. 按原文默写。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寒林空见日斜迟。(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大雪三日,。(张岱《湖心亭看雪》)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

    ⑦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⑨李白在《行路难》中表现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心的诗句是: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8分)
  • 10. 阅读

    爱心菜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儿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将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额头已沁出汗珠,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儿嗔道:“现在还是冬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不冷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拿起一个编织袋,“装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儿没有动,用袖子擦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

    老王瞪了老伴儿一眼。

    “大过年的,人家都是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儿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要不,我跟你去吧。”

    “你又不会开车。”说着,老王腾出一只手比画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400多公里,走高速5个多小时,一天准能回。”

    老伴儿叹着气,没再多说。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儿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怔在那儿,不知老王发什么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儿手里的白菜,说:“这棵留下,自家吃。”

    老伴儿这才注意到手里的菜叶子有点泛黄,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经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似乎多装一棵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掠过满意的笑容。

    老伴儿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路上凑合一下。”老王说罢,拉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响了,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经理,不好意思,今儿不能给超市送了。什么?价钱好商量?真不是钱的问题……抱歉啊!”老王挂断电话,发动车子迎着曙光出发了。

    两天后,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武汉送白菜了!杨经理心想,怪不得不给自己,原来是去发“国难财”了,这一车菜差不多两万斤,如此算来,他可没少赚。一直以为老王是一个本分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又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想到这里,便开上车去找老王,非常时期,超市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被拦下了。一个老大爷戴着口罩,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村。

    杨经理解释:“我是超市的,要找老王进菜,非常时期,咋说也不能影响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喇叭:“老王从武汉回来,没回村,在他的大棚里自我隔离。”

    杨经理听闻,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好哩,谁让他挣昧心钱!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道:“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10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上边写着“自行隔离中”。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听到汽车声,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喊道:“杨经理,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否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子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

    “可以,要好的,这次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不用,还是我送吧,我的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经理,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

    “啥?包心菜?我这大棚没有啊。”

    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咱们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老王打断杨经理:“对,鱼、鹅都是一个圈子的,一家人。”

    杨经理憋不住,笑了,朗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15画,湖北简称鄂,鄂字11画,相差4画,刚好是心字。拉近心的距离,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杨经理转过脸,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1. (1) 小说以“爱心菜”为线索展开叙述,请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

      老王扳菜→ A→ B →杨总进菜→ C

    2. (2)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词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泼出去的水还能收回来?”(“瞪”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本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3)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中画线段落的作用。
    4. (4) 小说中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七、综合性学习(共10分)
  • 11. 学校正在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中国古典诗文中有许多表达自强不息精神的诗文。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了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不断进取的精神。

    2. (2) 假如你是学校小报的小记者,请你围绕“自强不息”的精神,拟选两个问题,对下面的材料中的邓超同学进行采访。

      链接材料:邓超同学是今年万州的理科状元,以高考成绩701分数被清华大学录取。邓超家住偏僻的山村。父亲长年在外务工,母亲则失业在家,加上外婆和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家庭条件的窘迫使得他不得不比同龄人付出更多努力、承担更多责任。邓超在学习上秉持了脚踏实地。勤学多思的优良作风,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 (3)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自强不息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学生会邀请县文化局刘局长于11月10日下午4:00在学术报告厅一楼作“争做自强不息的新时代中学生”的报告。你作为学生会主席,给刘局长打邀请电话。你会这样说:
八、作文(50分)
  • 12. “谢谢”,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也是最温暖的词汇。谢谢亲人,朝夕陪伴,倾情以待谢谢挫折,激人奋进,促人成长;谢谢阳光,普照万物,宽厚无私……

    请以“谢谢   ▲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