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限...

更新时间:2022-09-17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    (15分)
  •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但凭杯酒长精神。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做的《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悲从中来,于是作了《闻笛赋》;“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B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两句,既点出了自己被贬谪之地,又点出了自己被贬谪之久;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概括,也表达自己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C . 三、四两句,词人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当年参与政治改革的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D . 五、六两句,一洗前半部分的悲戚和愤懑,抛开了个人的悲苦,变得慷慨激昂,充满哲理,尽显作者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豁达乐观。宋代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亦是如此,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风骨和胸怀的体现。
  • 2.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属予作文记之       以:用来 B . 至若春和明         景:日光 C . 者中,弈者胜       射:这里指射箭,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D . 筹交错             觥:酒杯
    2. (2) 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开故国、怀念家乡的感受。 B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C .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图不在酒上。 D .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老人弯着腰,提着随身携带的东西,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3.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文的文体均为“记”,都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甲文开篇道出作文目的,接下来总说“巴陵胜状”后分写洞庭湖阴晴之景,最后以议论和抒情作结,抒发了自己的政治志向。乙文则先介绍醉翁亭所在,引出人和事,然后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和四时之景,写滁人游和太守宴,最后写日暮而归,道出“醉”的真谛。 B . 甲乙两文的语言都高度凝练,句式均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既有画面感,又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此外,甲文善用对比,在语言上也有体现,在景物上“阴”“晴”相对,在情感上“悲”“喜”相对,抱负上“忧”“乐”相对,形成映衬之美;而乙文则大量使用“而”和“也”字,形成了独特而又潇洒的文意,增添了文章语言的魅力。 C . 两文卒章显志,而且都善用设问:甲文通过“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来表达自己对政治抱负的坚定信念;乙文则通过“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的自问自答来解开全文悬念,道出一个秉承与民同乐思想的自己。 D . 甲乙两文都有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但两文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甲文主张为官者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乙文则主张领导要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以老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二者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4. (4) 下面依次对《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去西天取经……”唐僧是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投作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唐僧恪守宗教信条,迂腐顽固,常常误信谗言,无理责骂和处罚为取经出力建功的孙悟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大多是对唐僧的考验,他却从来没动摇过。 B . “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陆虞候买通董超、薛霸,要于途中在野猪林处杀害林冲。正要下手,忽然听见有人大喝一声,原来是鲁智深,他一直在暗中保护林冲。鲁智深来到林冲面前,把绳子割断,扶起林冲,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了沧州府。 C .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后去追求新知识,离家到南京求学的一段故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D . “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保尔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他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了。保尔拿起新武器,开始了新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 3.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问题。

    期末作文

    罗曼·德斯尔博士布置的期末论文作业又多又长,当他在班上念出这次论文的要求时,听起来很有些可怕。他用特有的敏锐目光向我们扫来:“当然,内容至关重要。但恰如其分的形式和准确的旁征博引也很有必要。”

    下课了,同学们走出教室。这时,我想起了另一间教室,那是我高中的老师艾多·库特夫人任教的班级,还有与这间教室似曾相识的气氛。

    英语老师艾多·库特夫人极其严格、细致、整洁。我还记得她用浅蓝色墨水在我的英语作业本上写下的蝇头小字,她对我每一个细小的语法错误都仔细地列出并做了修改。

    “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在这间教室里学到的东西是多么有用。”艾多·库特夫人常爱这样说。虽然我们都不以为然,几乎没人相信她说的话,但是,那并不妨碍她不屈不挠地对我们的英语作文严加监督。一听到有同学小声地抗议,她的黑眼睛顿时变得炯炯有神:“将来,你们会发现真实的世界比起我的期末作文来,要求会更加严格的。但是不用怕,我要你们做的这些期末作文,会帮助你们为那个苛刻的世界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微笑了。

    罗曼·德斯尔博士似乎有一种专门为难学生的嗜好,在其他老师那里都能得到A的学生一到他的手上,立马成了只能得C的人。于是,我不敢马虎,更不敢怠慢,第二天便投身于论文上。我呕心沥血 , 比哪一门课的作业都认真。

    论文收上去后不久德斯尔教授就批改完了。发下来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一片哀鸣,就像医院的病房。德斯尔教授把我的论文往我课桌上一放,一言不发地走开了。我把眼睛闭上,深呼吸,告诫自己要挺住,要经得起这一打击。当我下定决心,猛地一下翻开卷子的时候,一个鲜亮的A跃入眼帘。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凑近了再仔细一看,真的是一个A,德斯尔教授简洁地写了一句话:“下课后过来见我。”

    下课了,同学们不满地嘀咕着出了教室,我紧张地走到讲台边。“年轻的女士,”他说,“你的论文是班上最棒的文章之一,我教了多年的大学会计课新生,这是写得最好的作业。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它说明,在教过你的老师里,必定有一位杰出的英语老师。如果他或是她还健在的话,你应该前去向这样一位老师表达你的感激之情!”他“啪”地一下合上笔记本,站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他的话让我马上就想到了库特夫人。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库特夫人是那么一个不苟言笑的、严厉的老师,一想到要会见她,我心里首先就胆怯了。

    傍晚,我还是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站到了库特夫人简陋的小屋前。她穿着睡衣来开了门。“我可以进去吗?”我脱口而出。她一边咳嗽,一边不情愿地点点头。“整个秋天,我都在生病。”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得了肺炎,刚好了一点儿。”库特夫人虚弱地倒在沙发上,她疲倦地示意我坐在旁边。我紧张地坐在离她最近的椅子的边沿上,然后把那张期末论文拿出来,飞快地塞在她手里。她打开卷子看了一眼,疑惑地望着我。“我大学里的会计课教授说,他知道在我以前读书的学校,必定有一位像您这样的老师教过我,所以——嗯——”我结巴起来,“所以,我只是想来谢谢您,我真的很感激您曾为我做的一切,包括您对我的严格要求。”库特夫人愣了愣,眼圈儿一下子红了,然后开始哭泣。“你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特地到我家来向我说感谢的人,”她抽抽搭搭地说,“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愿上帝保佑你。”她站起来,也拉着我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紧紧地搂住我。“见到您我也很高兴,库特夫人,我想我早就应该来向您道谢的。”我说。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似曾相识”,指罗曼·德斯尔博士和艾多·库特夫人对学生作业的要求相似。 B . “不屈不挠”,是因为“我们都不以为然,几乎没人相信她说的话”。 C . “呕心沥血”,点明“我”的论文得A的原因。 D . “战战兢兢”,衬托出艾多·库特夫人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严厉的老师”。
    2. (2) 下列句子能够体现文中两位老师的共同特点的一项是(   )
      A . 当然,内容至关重要。但恰如其分的形式和准确的旁征博引也很必要。       B . 它说明,在教过你的老师里,必定有一位杰出的英语老师。如果他或她还健在的话,你应该前去向这样一位老师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C . 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在这间教室里学到的东西是多么有用。       D . 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愿上帝保佑你。
    3. (3) 下列名言最符合本篇小说主题的一项是(   )
      A . 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归庄 B .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无名氏 C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D .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见,不可为圆。——淮南子
  • 4. 阅读下面张宇鸥同学的一篇作文,回答问题。

    体育锻炼从现在做起

    ①九十多年前,毛主席深入调查了中国社会现状,曾发出号召:“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A)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此番言论深刻道出了体育的重要性——没有了野蛮体魄,文明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②时代新青年,要培养顽强不屈、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

    ③36年前,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男子手枪慢射冠军。国歌响起,国旗升起,这枚沉甸甸的金牌意味着中国奥运金牌的零突破。①金牌是由汗水浇铸的,是通过奋勇拼搏获得的,更是用顽强不屈的意志铸就的。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队,更是秉承这种不甘居人下(B)的不屈精神。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孙颖莎4-0横扫“只用了三成功力”的伊藤美诚。而17年前的雅典奥运,中国女排不可思议地3:2逆转俄罗斯夺冠。她们用实力书写着中国的体育传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增强了民族自信,鼓舞了民族精神,点燃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上游的信念。

    ④中国跳水队同样秉承着这种顽强拼搏的理念。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跳水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组合曹缘/陈艾森由于第四个动作的207B(向后翻腾三周半屈体)上出现了失误,从第三跳之后领先15分,变为了落后英国组合5.22分,最终以470.58分屈居亚军。在比赛中,我们看到,②虽然第四跳出现失误,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在接下来的两跳中,竭尽全力实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跳跃,虽然最后屈居亚军,但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令我们动容,“中国体育精神”的火种永恒,绝不放弃的根还在,顽强拼搏的魂没丢。

    ⑤做时代新青年,要学习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

    ⑥2016年里约奥运会会场上,中国女排顶住出师不利的压力,在后面的赛事中,珍惜每一次难得的机会,团结一致,打好每一个球,战胜了自己,也最终战胜了强手,用(C)难以置信的实力再次踏上奥运会的巅峰。困难面前不气馁,失败面前不灰心,这种超级实力并非一蹴而就。一次次拍打排球,一次次受伤休养,一次次汗水淋漓,换来中国女排姑娘们的超强战斗力。郎平担任中国女排教练后,首先训练女排姑娘们的凝聚力,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上场为国争光。我们是一个团队,协作才能激爆潜能。

    ⑦但观如今教室中,近视多 ,(D)肥胖多,并非他们身体素质差,而是学校教育中体育缺失所致。

    ⑧不锻炼身体的害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不锻炼身体容易发胖,尤其是经常久坐的人群会出现腹型肥胖。不锻炼会使心肺功能减弱,很容易出现疲劳感,稍微活动就会出现气喘吁吁、心率加快。不锻炼可以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出现消化不良或便秘等情况。不锻炼不利于机体代谢和身体排毒,会引起毒素堆积。不锻炼四肢会变得不灵活,并且会引起骨质疏松。

    ③新时代青年,要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加强学习文化知识,在运动中感悟生命的美好,在运动中培养坚韧的意志。2020年,一场疫情让我们知晓生命的宝贵,更让我们懂得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发展体育运动,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增强体质、享受乐趣、锤炼意志。培养体育精神,做时代新青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 (1) 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句改为:金牌是由汗水浇铸的,是用顽强不屈的意志铸就的,更是通过奋勇拼搏获得的。 B . ②改为:虽然第四跳出现失误,但我们的运动健儿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C . ③句改为:新时代青年,要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 D . ④句改为:发展体育运动,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增强体质、享受乐趣。
    3. (3) 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引用毛主席的言论,应作必要的背景说明和交代,表达才更清晰明确。 B . 第3段所举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孙颖莎、中国女排例子应互换,以对应前言所说。 C . 第8段内容突兀,且与本文文体不符,应该删去。 D . 文章的标题应为“树体育精神,做时代青年”,标题与正文才更对应。
三、默写(12分)
  • 5. 请你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1~4小题每空 2 分,5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 (1) 晨起动征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 (2)  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 (3)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4)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 (5)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但古代许多诗人都能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面对亲人的离别,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认为“  ”是自然规律来表现豁达乐观;面对仕途的坎坷,李白在《行路难》 用 “  , ”的自信展示自己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
四、语言表达(5分)
  • 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九年级(3)班在开展“君子当自强”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就“自强与‘双减’政策”展开讨论,大家伙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有的同学就说:“国家关心我们,不让我们累着,才举行‘双减’政策,还说什么自强不息呢,尽情玩吧!”语文老师请你针对这种说法上台发言,表明你的看法。

    你的发言怎么说?(含标点限 160 个字内)

五、<strong>现代文阅读(14分)</strong><strong></strong>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谈美感教育

    ①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美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相应。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人好比一棵花草,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和谐发展,才繁茂有生气。

    ②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使人在这三方面得到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智有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善良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只顾求知而不顾其他的人是书虫,只讲道德而不顾其他的人是迂腐的清教徒,只顾爱美而不顾其他的人是颓废的享受主义者。这三种人都非全人而是精神方面的跛子。

    ③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儒家教育重诗重礼乐。诗、礼、乐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这就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他们误认为美育妨碍德育,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到最高境界其实是一回事。

    ④我们通常把自己困在习惯所画成的狭小圈套里,让它把眼界“蔽”着,使我们对它以外的世界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诗人和艺术家所以超过我们一般人就在情感比较真挚,感觉比较锐敏,观察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我们“见”不着的他们“见”得着,并且他们“见”得到就说得出。像一位英国诗人所说的,他们“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看”。

    ⑤这种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让我们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活下去。许多人嫌生活烦闷无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见不着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美感教育可以使人吸收生命的活力。朱子有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诗所写的是一种修养的胜境。美感教育给我们的就是“源头活水”。

    ⑥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时,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诗经》《礼说》《左传》诸书所记载歌乐舞的盛况,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歌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为证。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提倡和普及美感教育。

    (作者:朱光潜  有改动)

    1. (1) 文中的“善”与“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含标点限20个字内)
    2. (2) 第④段引用英国诗人的话有何作用?(含标点限80个字内)
    3. (3) 请结合生活现象简述本文的现实意义。(含标点限100个字内)
六、写作(5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8 年 12 月,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机场被警方控制,加拿大警方给出的说法, 是协助美国警方办案。美国警方让加拿大抓捕孟晚舟的原因,是孟晚舟犯了“银行欺诈罪”。 其真实意图是,阻止全球最大通讯公司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打压华为的 5G 技术业务市场, 不允许任何中国公司超过美国的高通和苹果。

    材料二:2021 年 9 月 25 日晚,国家包机把她从加拿大安全护送回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当晚,宝安国际机场人头攒动,红标醒目,歌声嘹亮,很多群众自发到机场迎接英雄的归来。从被抓之日起,归途无期,生死难料,但她死死扛住了,绝不泄露华为机密。她说:“有点遗憾,不能陪在老父身边了。”而美国想要的东西,任正非如果铁了心要赎回女儿, 他完全给得起,中国不一定拦得住。但他同样决定死扛:“我已做好此生,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了。”

    材料三: 任正非:“如果我和孟晚舟同时被抓就好了,那她就不会这么孤单。我绝对不会牺牲大 家的利益换取孟晚舟的自由,我已经做好了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华为离开任何人都会 继续往前走,也包括我自己。”

    材料四:孟晚舟:“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会有信仰,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 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并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取一个完成写作任务:

    ⑴ 请以“给    ▲   的一封信”为题,以“复兴中学 李国庆”的名义写一封书信,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⑵ 结合材料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

    ①    如果选第⑴题,请从“孟晚舟”“任正非”“祖国”三个词选一个填在横线上补充完整,符合书信格式。

    ②    如果选第⑵题,要符合演讲稿的文体特点。

    ③    写出自己的感情实感,感情真挚。

    ④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不少于 6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