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40题共80分) 
  • 1. (2020高一上·古县期中)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 . 陕西省 B . 云南省 C . 浙江省 D . 北京市
  • 2.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于研究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 3.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 . 女娲补天 B . 炎黄传说 C . 禅让传说 D . 大禹治水
  • 4. (2019高三下·普陀模拟) 下列遗址最能体现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转折的是(   )
    A . 姜寨遗址 B . 二里头遗址 C . 殷墟遗址 D . 秦兵马俑坑
  • 5. 王国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对应的是(    ) 
    A . 宗法制和郡县制 B . 宗法制和分封制 C . 分封制和宗法制 D . 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
  • 6. 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新华网讲习所也推出《洗金品春节走亲戚:满满的都是牵挂》.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平民百姓,春节是中国人千山万水的追逐,牵挂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情愫。这一切是对哪种制度的历史传承(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中央官制 D . 世袭制
  • 7. (2021高一下·乾安期末)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
    A .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 . 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 . 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 . 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 8. (2021·广东)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A .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 . 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 .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 .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 9. 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这说明了(    ) 
    A . 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B . 分封制的崩溃 C . 血缘政治得到加强 D . 中央集权加强
  • 10.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 . 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B . 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C . 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 D . 主要在于兴修水利工程
  • 11. (2018·浙江选考)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墨家思想
  • 12. 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 
    A . 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 . 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 . 积极从事争霸活动 D . 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 13. (2020高二上·莆田月考) 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 )
    A . 以法治国 B . 实行仁政 C . 无为而治 D . 思想统一
  • 14. (2020高一上·珠海期中) 史学家钱穆先生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此种定义的主要视角是
    A . 思想文化 B . 社会政治 C . 民族关系 D . 生活方式
  • 15. (2020高一上·杭州期中) 如下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西晋 D . 隋朝
  • 16. (2021高一上·永吉月考)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
    A . 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B . 坚持以法治国 C . 促进民族交往的加强 D . 推行小篆字体
  • 17.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执落实。这说明(    ) 
    A .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政令的贯彻落实 B . 郡县制在秦朝得到全面实行 C .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得以实行的前提 D . 秦始皇重视政策的全面落实
  • 18.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秦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 
    A . 皇帝制度 B . 三公九卿制 C . 郡县制度 D . 郡国并行制
  • 19. (2020高一上·安康月考) 汉武帝时期设置一种官职,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这种官职是(    )
    A . 丞相 B . 郡守 C . 刺史 D . 御史大夫
  • 20. 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线索,示意图中的"?"应是(    ) 

     

    A . 郡国并行 B . 刺史 C . 中外朝制 D . 察举制
  • 21. (2021高一下·六安开学考) 汉高祖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此后逐渐形成数量庞大、祭祀隆重的郡国庙。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至元帝时,通过礼制改革正式废除郡国的宗庙。郡国庙制的兴衰,主要反映了西汉(    )
    A . 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B . 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 C .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 . 神化刘氏家族的统治
  • 22. 某史评曾谈到:“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    ) 
    A . 《黄帝内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齐民要术》 D . 《本草纲目》
  • 23. (2020高一上·肇东竞赛) 汉代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如图反映了当时(   )

    A . 统治区域的扩大 B . 民族关系的概况 C . 地方制度的演变 D . 丝绸之路的开辟
  • 24.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 . 商朝、秦朝、三国 B . 隋朝、唐朝、元朝 C . 商朝、唐朝、明朝 D . 秦朝、唐朝、十六国
  • 25. 吴(三国时期)、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在今天的(    ) 
    A . 南京 B . 长安 C . 洛阳 D . 杭州
  • 26. 《魏书•成阳王禧传》记载,“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谁统治时期( )
    A . 汉文帝 B . 魏文帝 C . 北魏孝文帝 D . 隋文帝
  • 27.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 28.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 .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 C .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 29. (2020高一上·苍南月考) 古墓中的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南北统一
  • 30. (2021高一下·深圳月考) 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晋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该历史现象体现东晋政治显著特点是(    )
    A . 君权强化 B . 士族专权 C . 文官政治 D . 藩镇割据
  • 31.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 
    A . 该时期民族交融的作用 B . 察举制的积极作用 C . 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D . 君主专制逐步地加强
  • 32. 下列符合下面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 

     

    A . 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D . 完成统一,开通运河
  • 33.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该诗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 
    A . 郑国渠 B . 都江堰 C . 灵渠 D . 大运河
  • 34. 藏族有一首民歌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广为百姓传唱。歌词大意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崇敬和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 
    A . 唐高祖时期 B . 唐太宗时期 C . 唐高宗时期 D . 唐玄宗时期
  • 35. 下图中的主人公对当时历史发展做出的相同贡献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推动民族交融 C . 促进汉藏友好 D . 强化边疆控制
  • 36. "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天王"。"可汗"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 
    A . 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 B . 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 D . 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 37. (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 . 修建大运河 B . 隋末农民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38. (2021高一上·射洪期中)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
    A . 国家的强盛和统一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政权分立民族汇聚 D .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39. 据史载,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据此,隋朝短命而亡的最大教训是(    ) 
    A . 赋繁役重激化矛盾 B . 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C . 穷兵黩武暴政而亡 D . 统治者志大而才疏
  • 40. (2019高三上·常州期末)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 
  • 41.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鲁教版《中国历史》 

    1. (1) 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1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2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 
    2. (2) 根据材料二中图3和图4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3. (3) 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至开元中,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节度使即统此数州……既有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之势日强。 

     ——清:赵翼《廿二只劄记》 

    1. (1) 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 
    3. (3) 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地方体制又有什么变化,影响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