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9-06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uō

    jŭ  sànɡ

    lόng  zhòng

    cāng  hăi  yí  sù

    fáng   yù

    gē  dā

    tuí  rán

    xiōng yŏng péng  pài

  • 2.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méng)古   参(cī)     (bēng)紧      衣(shang) B . (gōng)   笑(chī)    (juăn)缩       的(shì) C . 然(lǐn)     染(xuān)   鸣(zhuàn)     直(bēn) D . (dàn)生    摇(yè)     日(kòu)       单(bό)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组是:(    )
    A . 看了小演员幽默夸张的表演,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 . 登山节期间,天气晴好,来泰山旅游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C . 老鼠一现身,马上被一旁虎视眈眈的花猫给抓住了。 D .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 4. 选词填空。

    屹立   耸立  矗立  兀立  挺立  肃立

    1. (1)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2. (2) 月球上只能看到广袤的荒原上高山,巨石嶙峋。
    3. (3) 社会主义的中国像巨人一样在世界的东方。
    4. (4) 一排排白杨树在茫茫戈壁。
    5. (5) 那儿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危峰
    6. (6) 人们久久地在周总理的塑像前,不愿离去。
  • 5.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它在字典的解释有:①穿,贯通; ②连贯; ③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一千个叫一贯;④姓。它在下列词语中应选哪种解释:(填序号)万贯家财    如雷贯耳    鱼贯而入    贯氏

  • 6.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不论……都……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既……又……

    桑娜从早到晚不停地干活,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冬夏光着脚跑来跑去。她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对西蒙一家也十分同情。她发现西蒙死了,自己将要面临挨打的可能,让西蒙的孩子受罪。桑娜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 7.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暴露无    ②别出心    ③高临下    ④千钧一

      ⑤坚强不    ⑥钉截铁    ⑦热血腾    ⑧独具

    2. (2) 词语④中所填字的意思是,词语⑤ 所填字的意思是
    3. (3) 这些词语中,词语是一对近义词。(填序号)
    4. (4) 情况极其危急,我们可以用词语来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我们可以用词语形容。(填序号)
  • 8. 填空。
    1. (1) 前半期,我们欣赏了古人笔下“野旷天低树,”的空旷与幽远,体会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的奇特与欢快,同时我们还领略了现代革命家挥毫写下“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的无畏和乐观。你还能按要求写诗句吗?
    2. (2) 带有“月”的诗句
    3. (3) 带有“丁香”的诗句
  • 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元宵、清明、端午、 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中选择两个仿写,使之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 10.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2. (2)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仿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3. (3) 他工作如此一丝不苟,为的是避免不发生事故。(修改病句)
    4. (4) 考试卷发下来了,琳琳难过极了,伤心地说:“我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做……”(不用“说”字表达“说”的意思)
  • 11. 口语交际。

        张铭同学特别希望全班同学共享课外书,可有部分同学不愿意。假如你是张铭同学,会怎样说服这些同学?试试看。

  • 12. 快乐读书吧。

    学校举办“校园读书节”,今年的主题为“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为同学们从《童年》《爱的教育》中任选一本推荐。请填写下面的读书推荐卡。

    读书推荐卡

    书  名

    作 者

    内容简介

    推荐理由

二、阅读理解。
  • 13. 课内阅读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1. (1) 这个片段选自《》,作者是
    2. (2) “勉强”的“强”读 qiǎng,它还有其他读音为,可分别组词为
    3. (3) 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她的心情。
    4. (4) 选文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也处处透出了“穷”。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用原文回答。
    5. (5) 可以看出桑娜勤劳的语句是,从“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可以看出她的
  • 14. 课外阅读

    偶  遇

    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叫得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这样的偶遇,不特意,不约定,却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当地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极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 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团篱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 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 ,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扮      熟悉   文雅  灵巧

    2. (2) “如花似玉”是什么意思?老妇人“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是什么意思?
    3. (3) 按照要求品析词句。

      ①下面句子中的“牵”字的有何妙处?

      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

      ②下面这句话在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

      ③从第4自然段中划线句子可以看出矮个子男人的,从第5自然段划线句可以看出他的品质。

    4. (4) 第六自然段“花常开不败”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5. (5) 文章第二自然段有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
    6. (6) 文章以“偶遇”为题,给人启发,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两条启示:
  • 15. 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曾发布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 2017 年提升0.5个百分点。报告数据还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均有所上升。

    表1: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统计表

    年份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

    平板电脑阅读

    2017 年

    59.7%

    71.0%

    14.3%

    12.8%

    2018 年

    69.3%

    73.7%

    20.8%

    20.8%

    报告发现,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减少,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甚至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

    表 2: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统计表(单位:分钟/每天)

    年份

    类别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平板电脑

    电子阅读器

    2017年

    20.38

    12.0

    6.88

    60.7

    80.4

    12.6

    8.1

    2018年

    19.81

    9.58

    5.56

    65.12

    84.87

    11.10

    10.70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32.8%,30—39周岁人群占25.4%,40—49周岁人群占 23.5%,50—59周岁人群占13.0%。可见,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1.7%是18—49周岁人群。

    材料2:亚马逊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说电子书的销量开始首次全面超过纸质书销量,而这一天的到来距离亚马逊推出平板还不超过4年。

    其最近取得的一系列的里程碑数字包括:自4月开始以来,亚马逊每销售100本纸质书,就要销售出105本电子书。在推出还不到 5周的时间,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已经增长了超过3倍。

    据悉,亚马逊是在1995年开始销售书籍的,2007年推出电子书,2010年7月电子书销量超过精装书销量,6个月后又超过平装书销量,直到今天全面超过其所有纸质书的销量。

    材料3:阅读爱好者正在放弃电子书,回归传统的纸质书。

    根据英国发行商协会的数据,2016年,英国市场消费类电子书的销售同比下降17%。与此同时,纸质书和期刊的销售同比增长7%,而儿童纸质书的销售同比增长16%。

    美国的情况也很类似。根据美国发行商协会的数据,2016年前9个月,美国市场电子书销售同比下降18.7%。与此同时,平装书销售同比增长7.5%,精装书销售同比增长4.1%。

    英国娱乐和媒体部门负责人表示:“纸质书对许多人都很有吸引力。发行商发现,某些类型的图书纸质书的销售比电子书更好,并利用这类图书去驱动纸质书销售。例如儿童书,纸质书的销售一直要好于电子书。”他指出:“彩印书是过去几年的重要趋势。如果拿书作为礼品,那么电子书就没有太大吸引力。”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成年国民整体阅读量逐年减少。 B . 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 C . 我国成年国民追捧数字化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将替代传统纸媒的阅读。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 . 2018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阅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B .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C . 2018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较 2017年都有所提升。
    3. (3) 根据文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A . 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的主要媒介。 B . 年轻一代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纸质媒介。 C . 数字化的阅读方式不适合50岁以上的人群。
    4. (4) 对材料2和材料3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电子书一上市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B . 儿童类的纸质图书的畅销是打败电子书的关键。 C . 纸质书在市场上面对电子书的竞争始终有自己的读者。
    5. (5) 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小王子》的故事书,妈妈推荐了一本精美的纸质书,爸爸手机里有这本书的电子版,并且配了绘声绘色的讲解。你会怎么选择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三、习作。
  • 16. 你一定品尝过成长的滋味,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围绕中心意思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450字以上。

    高兴    忧伤    痛苦    幸福    激动   盼望    焦急    烦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