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毕节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05 浏览次数:134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 1.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这体现的主题是(    )
    A . 既定的国际规则不需要改变 B . 霸权主义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C . 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 世界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
  • 2.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    )
    A . 远古人类的产生 B . 原始农业的兴起 C . 盘古传说的真实 D . 早期国家的建立
  • 3. 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 . 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 . 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 .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 .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 4. 明朝将领戚继光针对敌人的作战特点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情况,发明了长短兵器协同作战、攻防两便的“鸳鸯阵”战斗阵形。该战斗阵形对付的敌人是(    )
    A . 匈奴 B . 突厥 C . 金兵 D . 倭寇
  • 5.   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

    A . 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 .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 .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 .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6.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 .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 . 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7.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同步发展。材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的完成(    )
    A . 改善了人民生活 B . 完善了工业布局 C .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 忽视了经济规律
  • 8.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 . 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 . 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 . 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 . 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 9.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 . 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 . 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 . 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 . 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 10.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    )
    A . 恢复古希腊的公民大会 B . 开辟了欧美之间的新航路 C . 颁行罗马《十二铜表法》 D . 建立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 11. 历史学家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的开篇中指出:“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以上三部文献核心内容的共同点是(    )
    A . 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B . 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先河 C . 体现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 D . 奠定了欧洲民法典的基础
  • 12. 如表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

    1871年

    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949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A . 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 .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C . 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D . 共产主义运动完成
  • 13. 观察理解如图漫画。作者认为16-20世纪中期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直接因素是(    )

    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平均时速10英里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期,蒸汽机车的平均时速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时速36英里

    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平均时速400英里

    20世纪40年代,世界第一架喷气客机,时速500英里

    A . 英国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 C .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 14.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 (3) 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4. (4) 材料三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15. 从邮票中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邮政纪念邮票

    邮票1:《中华民国光复纪念》1912年12月15日发行

    邮票2:《中华民国共和纪念》1912年12月15日发行

    材料二:中国人民邮政纪念邮票

    邮票3:《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10日发行

    邮票4:《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1年10月10日发行

    1. (1) 根据邮票1回答:邮票中的人物是谁?“光复”的含义是什么?
    2. (2) 根据邮票2回答:邮票中的人物是谁?邮票发行时,此人的身份是什么?此人因何事废除了共和政体?
    3. (3) 邮票3人物题词中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请你谈谈对邮票4中“天下为公”含义的理解。
    4. (4) 联系上述邮票发行的时代背景,分别概述中华邮政和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上述邮票的积极意义。
  •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和平与战争、发展与动荡并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后国际局势】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走向

    1919-1922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

    1933年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6年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二战后国际局势】

    材料二:20世纪中期,英国和苏联的时政漫画

    英国漫画:英国妇女脚踩的两只高跷上写着“MARSHALL(马歇尔)”和“AID(援助)”,她前面的英文是“BETTERSTANDARDOFLIFE(更美好的生活)”

    苏联漫画:马歇尔在兜售套索和军火。套索上写着法国、德国(西德)、意大利、英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名称

    【当今国际局势】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消亡,但世界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时刻威胁当今世界的和平稳定。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 (2) 材料二两幅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是针对什么事件而创作的?这两幅漫画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两极格局消亡后的世界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化解这些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稳定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