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3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常温下,下列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氢气 D . 氨气
  • 2. 下列标志与其含义对应错误的是(   )
    A . 当心爆炸 B . 节约用水 C . 可回收物 D . 禁止吸烟
  • 3. 天宫课堂,精彩无限。航天员用化学试剂制作奥运五环时,用到了一种叫甲基橙的酸碱指示剂。已知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时呈红色,3.1<pH<4.4时呈橙色,pH≥4.4时呈黄色。常温下,下列溶液有可能使甲基橙变为红色的是( )
    A . 稀盐酸 B . 蒸馏水 C . 澄清石灰水 D . 碳酸钠溶液
  • 4. 下面是某同学的化学笔记,其中笔记内容错误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含量:铝>铁 B . 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氧气 C . 熔点:黄铜>纯铜 D .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 5.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下图是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位于第五周期 C . 核内质子数为33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 6. 某同学在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时,下列实验步骤中不适当的操作会导致计算出的精盐的产率偏高的是(   )
    A . 溶解 B . 过滤 C . 蒸发 D . 称量精盐质量
  • 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补钙剂可以补充微量元素一一钙

    ②甲醛溶液可大量用于海鲜防腐

    ①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洗涤剂去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与农业

    ①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更低

    ②铁制品涂漆可防锈蚀

    ①尿素属于复合肥

    ②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放

    A . A B . B C . C D . D
  •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向50g水中加入20g乙物质,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是70g B . 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t1℃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2倍 C . 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固体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 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MnO2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该反应前后都不变 B . 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电子,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都易失电子 C . 原子种类和数目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所以分子种类和数目在化学变化前后也不变 D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所以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也属于化合反应
  • 10. 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地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a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 . b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 C . c点对应的不溶性固体有2种 D . d点对应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二、选择填充题
  • 1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俗称对应正确的是

    A.生石灰:CaO               B.苏打:NaHCO3

    C.干冰:H2O                  D.水银:

  • 12.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右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B点表示的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往C点表示的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D.D点表示的物质的水溶液为蓝色,则它的化学式是

  •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要求的是

    选项

    实验要求

    实验方案

    A

    除去盐酸中混有的硫酸

    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

    B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适量水溶解,比较溶液温度

    C

    检验H2中是否混有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固体颜色变化

    D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三、填空题
  • 14. 2022年2月4日,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隆重开幕。
    1. (1) 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而成,它通过改变二氧化碳的状态实现温度降低,二氧化碳作制冷剂利用了它的(选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2. (2) 颁奖礼仪服装的内胆中增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3. (3) “飞扬”火炬的燃料是氢气,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从希腊采集的冬奥火种,能将火炬内的燃料点燃,火种为燃料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4. (4) 本届冬奥会全面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中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是____(填字母)。
      A . 火炬燃料使用氢气 B . 不用氟利昂制冷剂制冰 C . 使用清洁能源车辆 D . 场馆供电使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
  • 15.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并在太空迎接2022年新年。
    1. (1) 衣:“飞天”舱外宇航服面料中包括涤纶面料,涤纶属于(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 (2) 食:为迎接新年,航天员带了猪肉白菜饺子、鲅鱼饺子和黄花菜饺子。其中猪肉和鲅鱼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黄花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的疾病是
    3. (3) 作:空间站内获取氧气的方式是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源(选填“正极”或“负极”)产生,另一极产生的氢气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又能生成水,实现水循环使用,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丙的化学式是CH4 B.乙和丙都属于有机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2

    4. (4) 行:搭载神舟十三号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该火箭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则X的化学式是
  • 16. “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是重要的防疫物资,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 (1) 已知B物质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反应②中将气体A和氯气混合点燃,反应生成(填物质名称)气体,它溶于水可制得盐酸。
    3. (3) 反应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____(填字母)。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变 D . 有升高,也有降低
    4. (4) 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和
  • 17. 下图中A~H分别代表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一”代表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代表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H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1. (1) C的化学式是
    2. (2) G的一种用途是
    3. (3) 以上八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共有种。
    4. (4) 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1. (1) 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其发生装置应选择图1中的(选填“A”或“B”),假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药品充足,将产生的气体通入C中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如果没有观察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3. (3) 图2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关闭弹簧夹K,向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或NaOH浓溶液,则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中的右图所示,其中表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曲线是(选填“I”或“Ⅱ”)。若加入NaOH浓溶液,充分反应后,打开K,观察到烧杯中X试液倒流进入锥形瓶中,且瓶内液体中产生大量气泡,则X试液可能是(填名称)。
  • 19. 医用外科口罩中间是一层熔喷布,它的材料为聚丙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口罩中的熔喷布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聚丙烯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聚丙烯中含有碳、氢、氧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1. (1) 为完成以上实验探究,请将装置E和F分别连接至方框内,写出导管的连接顺序:a→(填小写字母)→b。
    2. (2) 装置A的作用是
    3. (3) 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数据分析与结论】

      4.2g口罩熔喷布碎片在装置B中充分燃烧后,装置E质量增加13.2g,装置F质量增加g。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聚丙烯中只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且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5. (5) 【反思评价】

      没有装置C,测得聚丙烯中碳元素质量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0. 某化学兴趣小同学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氧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及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 (1) 图1中甲溶液为(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
    2. (2) 写出图2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的阴离子:(填离子符号)。
    3. (3) 由图3可知,中和反应是(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4. (4)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8%,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9%,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