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宁德市2022年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1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下列端午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雕刻龙舟 B . 蒸煮米粽 C . 缝制香包 D . 水浸糯米
  • 2. 室温下压强超过10GPa,氧气能转化为红氧(O8),其结构如图,红氧属于(   )

    A . 单质 B . 混合物 C . 化合物 D . 氧化物
  • 3. 下列厨房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木质筷 B . 陶瓷碗 C . 塑料盆 D . 金属勺
  • 4. 实验基本操作考试题:取少量的水并加热,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水 B . 点燃酒精灯 C . 夹持试管 D . 加热水
  • 5. 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相匹配的是(   )
    A . 氦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于电光源 B . 金刚石无色透明——用于切割玻璃 C .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质——用于海产品保鲜 D . 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 6. 2022年5月10日,中国科学家因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5O6)能抑制冠状病毒复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千金藤素属于有机物 B . 千金藤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C . 千金藤素分子中C、N原子个数比为37:5 D . 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7.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如图,在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入50mL的水,连接好仪器,加热铜丝,白磷被点燃。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 . 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降后升 C . 最终集气瓶内总水量大约为90mL D . 若集气瓶中无水,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 8.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降低水的硬度

    往水中加入明矾

    B

    除去氯酸钾里的氯化钾

    加热

    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往40mL冷水和热水中各加一滴红墨水

    D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木片和玻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9. 为探究中和反应,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低右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 . 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可能呈红色 C . 红墨水出现“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D .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 10. 取两份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各100g,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锌,充分反应,都产生0.2g氢气,反应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b表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过程 B .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9.8% C . 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D . 加入锌的质量一定为6.5g
二、填空题
  • 11. 中国铸币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
    1. (1) 秦朝开始使用铜钱。其材质是铜合金,比起纯铜,其优点是(写一点)。《抱朴子》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铁钱一般出现于一些朝代晚期,但至今保存完好的较少,原因之一是铁易与反应而锈蚀。
    3. (3) 2019年新版5角硬币的材质是钢芯镀镍。

      ①镍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其核电荷数是,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2个电子,写出镍离子的符号

      ②在一定条件下,镍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膜,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 12. 水葫芦生长影响环境,专家建议使用除草剂清除或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
    1. (1)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除草剂溶液1kg,若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入kg水。
    2. (2) 用水葫芦制取的乙醇(C2H5OH),在内燃机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醇在内燃机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三、综合题
  • 13. 《文字释训》云:甘蔗美草名也,汁可煎为砂糖。蕉城赤溪有种蔗制糖的传统。

    1. (1) 混合汁处理时加入石灰乳的作用之一是调节酸碱度,加入石灰乳后混合汁的pH变(填“大”或“小”)。
    2. (2) 清净汁1加入二氧化硫和石灰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的化学式是
    3. (3) 将清净汁2转化为糖浆的操作类似于化学实验室的操作。
    4. (4) 甘蔗渣可替代塑料生产全降解纸质餐具,其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14.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化肥,其溶液在温度较高时会部分转化为碳酸铵。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过程如图1。

    1. (1) 用途:农作物生长过程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施用尿素的是____。
      A . 整叶发黄 B . 易倒伏 C . 开花少
    2. (2) 制取原料:若用水电解制H2 , 在电源(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的电极收集。
    3. (3) 合成:CO2和NH3按分子个数比1:2合成尿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溶解性:根据图2,60℃时,351g尿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g晶体。尿素溶液不宜通过加热蒸发得到晶体的原因是
  • 15. 2022年5月10日,空间站核心舱与货运舱对接成功,兴趣小组模拟太空舱的结构搭建如下图模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表示转化关系。

    1. (1) 若甲是单质,乙、丙为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液态物质,则甲可以是
    2. (2) 若甲加水后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在一定条件下甲能与CO2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乙,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丙是纯碱。

      ①写出一个符合“丙→乙”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一包白色粉末由甲、乙、丙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加水溶解后发现有白色沉淀,过滤,在上层清液滴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原样品一定含有

  • 16. 大豆常用做豆制品,劳动实践杜团同学通过实验,对大豆生长过程进行有关探究。同学们猜想大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碳,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阀门一段时间,观察到A、C中有气泡冒出,无浑浊现象;

    ③关闭阀门,在温暖的环境中放置一个晚上;

    ④打开阀门,观察现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
    2. (2) 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若C装置中观察到,则猜想正确。
    4. (4) 请写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
    5. (5) 种子萌发后有了初生叶,图1中表示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选填“A”、“B”或“C”)。
    6. (6) 由图2曲线得出影响叶子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的因素是

  • 17. 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58,低温加热时易升华成紫色的蒸气,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

    探究一 “斜卧式”装量制取氧气

    1. (1) 甲装量(斜卧式)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 (2) 若要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装量丙中(选填“a”或“b”)与装置丁的c连接。
    3. (3) 加热5.0g高锰酸钾,收集162mL氧气,记录所需时间。重复5次,实验数据如图。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4. (4) 实验结束后,甲试管中残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5. (5) 探究二 “直立式”装量制取氧气

      中学实验室配备的高锰酸钾试剂,按国家标准有效成分大于99.5%,水含量几乎是0。用图乙装置(直立式)每次用5.0g高锰酸钾进行实验,数据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162mLO2所需时间/s

      38.69

      38.12

      40.07

      39.15

      40.05

      收集324mLO2所需时间/s

      64.43

      63.56

      65.75

      63.50

      64.22

      收集486mLO2所需时间/s

      119.35

      118.86

      122.42

      119.78

      120.63

      与探究一数据相比,采用乙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写一点)。

    6. (6) 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理论上完全分解5.0g高锰酸钾获得氧气的体积为mL。采用乙装置制取,实际获得552mL氧气,你认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
    7. (7) 【实验拓展】

      实验结束,遗留废物的处理方法:通过溶解、过滤得到锰酸钾溶液,再通入氯气(Cl2),生成高锰酸钾和氯化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