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下·朝阳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个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关于它的重力大小,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值是(   )

    A . 10N B . 3N C . 0.3N D . 0.03N
  • 2. (2021八下·朝阳期末) 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镊子 B . 船桨 C . 独轮车 D . 钓鱼竿
  • 3. (2021八下·百色期末) 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的情况是(   )
    A . 水中的气泡 B . 水中的桥墩 C . 漂浮在水面的树叶 D . 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块
  • 4. (2016八下·兴化期末) 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B . 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 C .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 . 用 300N 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 5. 如图所示为北京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平衡力作用 B .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D .  滑雪运动员单板踩在雪地上时,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是由于雪地发生形变产生的
  • 6. 下列事实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不相符的是(   )
    A . 飞机的升力—空气浮力 B . 三峡船闸—连通器 C . 潜水艇用厚钢板制成—液体压强 D . 抽水机抽水—大气压强
  • 7. 如图所示,晓明和晓宏正在玩跷跷板,此时跷跷板处于静止。要使跷跷板绕中点顺时针转动,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A . 晓明向后移动 B . 两人向前、向后移动都行 C . 晓宏向后移动 D . 晓明向后、晓宏向前移动
  • 8. 如图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都放入水,但是甲装满,乙未装满,把A、B两物体分别放入甲乙容器后,物体A漂浮,物体B悬浮,且都溢出了5N的水,此时物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 ,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p , 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 FA=FB , p>p B . FA>FB , p<p C . FA=FB , p=p D . FA<FB , p=p
  • 9. (2022·泸州) 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压力F将重为10N的物体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竖直墙壁上。当压力F为30N时,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F为25N时,物体恰好匀速下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为10N B . 若物体匀速下滑的速度为0.2m/s,则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5W C . 物体在匀速下滑过程中,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15N D . 保持25N的压力不变,竖直向上施加20N的拉力可使物体匀速上滑
  • 10. 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水平面上重800N、底面积为400cm2的货箱,当工人用F1=200N的拉力拉绳时,货箱没动。当工人用F2=300N的拉力拉绳时,货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针对上述过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用F1=200N的力拉绳时,货箱对地面的压强为5×103Pa B . 动滑轮的重为200N C . 货箱匀速上升时,拉力的功率为180W D . 货箱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效率为80%
二、填空题
  • 11. 2021年8月5日,中国14岁的全红婵以创奥运纪录的高分夺得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如图所示,在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全红婵只受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她从离开跳台到落水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能。

  • 12. 如图所示是用纸杯和吹风机等自制的一个简易的真空机,把塑料袋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后,袋内空气压强变 ,在 的作用下将塑料袋压扁。

  • 13.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宇航员王亚平主讲,其中王老师讲到“太空抛物”实验时将冰墩墩水平抛出后,冰墩墩在无重力的环境下开始做运动,冰墩墩离开宇航员的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墩墩具

  • 14. (2020·宁夏) 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 15.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逐渐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N,物体的重力是N,物体的密度是(g取10N/kg)。

三、实验题
  • 16.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让不同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再让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分别擅击木块B,使B移动一段距离s。

    1. (1) 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A”或“B”)的动能。
    2. (2) 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 (3) 该实验让不同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 的关系。
  • 17.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 (1)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长木板上做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拉力增大到2.8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有同学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写出这个方案的好处:(写出一条即可);
    3. (3) 请在图乙中画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 18. 小轩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取三个质量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B、C,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SA=SB<SC。在三个容器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盐水,其中B、C两容器中液体质量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在三块相同的海绵上,如图甲、乙、丙所示。

    1. (1)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2) 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下列事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

      ①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

      ②水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

      ③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3. (3) 小轩还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于是他找来一个如图丁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C两容器的液体中,保持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发现探头在盐水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选填“大”或“小”),说明在深度相同时,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 19.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机械效率,其探究过程如下:

    1. (1) 当杠杆静止在如图a)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同学们用如图a)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F1 , 发现F1l1≠F2l2 , 其原因是:
    2. (2) 如图a)丙所示装置,此时的杠杆类型与图b)中的类型相同;
    3. (3) 在图a)丙中,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同学们将2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s、h,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20. 图A、B、C、D、E是探究某圆锥形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

    1. (1) 由两个步骤中可知物体浸没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2. (2) 由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3. (3) 由步骤A、D、E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有关;
    4. (4)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圆锥形物体的密度为kg/m3(已知);
    5. (5) 用弹簧秤拉着圆锥形物体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弹簧秤示数随圆锥形物体浸入深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最符合实际的是

四、计算题
  • 21. 如图所示,把一只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内装入30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20cm2 , g=10N/kg,求:

    1. (1) 水对杯底的压强;
    2. (2) 水对杯底的压力;
    3. (3) 若将一个重为2N的西红柿漂浮在水面上时,西红柿排开水的体积多大?
  • 22. (2021八下·朝阳期末) 小东用200N的拉力F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为300N的物体,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m,所用的时间为40s。求:

    1. (1) 拉力F做的功;
    2. (2) 拉力F做功的功率;
    3. (3)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