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试...

更新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 1. 指出下列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形式:
    1. (1) 水平路面上飞驰的小汽车具有
    2. (2) 玩具车里卷紧的发条具有
  • 2. (2017·聊城) 如图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面,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 3.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5N的握力竖直拿起10N的杯子,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若手的握力变为8N,则摩擦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 2021年5月15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祝融号”火星车的质量达到240kg,火星车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300cm2 , 已知火星上的重力系数为(重力与质量的比)4N/kg,则静止时“祝融号”火星车对火星表面产生的压强为

  • 5. 如图所示,沿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会向上飘。

  • 6. 如图所示,在每周一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使用该滑轮的好处是。其实质是杠杆。

  • 7.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使重为300N的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移动了20cm,若物体A所受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25N,则在上述过程中,所用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8. (2011·桂林) 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 如图所示,小明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一个重为G的木箱沿斜面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为s,高为h,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用字母表示)。

二、作图题
三、单选题
  • 11. 如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下列有关此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使弹簧测力计中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 B . 图中物体的重力大小是4.3N C . 使弹簧测力计中弹簧伸长的力与物体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 .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平衡力
  • 12.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运送巨木的劳动情景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动到其他地方。关于此情景中涉及物理知识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情景中的横杆是省力杠杆 B . 支架下面的石块是为了增大摩擦 C . 巨木下面垫上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 D . 调整支架的位置可以达到更省力
  • 13. 如图所示,小明猛然抽出水杯下的纸条,水杯仍然稳稳的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杯静止是因为水杯受到惯性作用 B . 这一现象是因为水杯具有惯性而纸条没有惯性 C . 水杯没动说明力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 在水杯中加水这个实验会更好完成,说明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14.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会运动 C .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D . 运动和力的关系最早是由牛顿提出并通过实验验证的
  • 15. 下列关于压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引入压强的概念是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B . 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 . 压强的计算式是普适式,可以计算所有的压强与压力及受力面积的关系 D . 压强的计算式p=ρgh是推导式,一般用来计算液体压强或一定条件下的固体压强
  • 16. (2021八下·黄骅期中) 下列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纸片托住水 B . 橡皮膜外凸 C . U型管中液面相平 D . 手指夹住铅笔两端
  • 17. 两个相同的量筒内装有甲、乙不同的液体,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液体中,静止后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B .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 .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D .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 18.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B . 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 C .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一定省力,也一定能省功 D . 盘山公路可以看成简单机械斜面,起到省力的作用
  • 19. 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   )
    A .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一定做功 B . 功率越大,做功就越多 C . 功率越大,做功就越快 D . 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20. 下列关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起时,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 . 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对外做的功越多 C . 树上静止的苹果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 D . 小明在荡秋千时,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四、实验题
  • 21.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李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王健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下图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1. (1) 李明和王健同学在实验中都应当使木块做缓慢匀速直线运动,其实验原理是
    2. (2) 王健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两图进行;
    3. (3) 李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F之间的关系图像;

      压力F/N

      1.0

      1.5

      2.0

      2.5

      3.0

      摩擦力f/N

      0.4

      0.6

      0.8

      1.0

      1.2

    4. (4) 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压力F的定量关系式是
  • 22. 如图甲所示,利用U形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甲所示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柱的高度差来反映
    2. (2) 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将该装置的探头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相同深度的位置,比较围乙和图丙(其中h1<h2),可以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3. 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 (1) 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2. (2) 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3. (3) 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五、计算题
  • 24. 如图所示,用力F将重为1.5N的正方体物块压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刚好浸没时溢出了200g的水。已知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为20cm。求:

    1. (1) 求物体所受的浮力;
    2. (2) 压力F的大小;
    3. (3) 溢水杯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
  • 25. 小华将重为40N的铅球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进入水平地面。已知斜面长L为40cm,与水平面成30°角。经过2s铅球运动了一段距离静止下来,铅球在水平地面上所受的摩擦力为重力的0.1倍。那么:

    1. (1) 求铅球的重力所做的功。
    2. (2) 已知铅球重力做的功与铅球在水平地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求铅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距离s及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26. 如图甲所示,AB是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棒,重为10N,长为20cm,将A端固定,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其水平静止。则:

    1. (1) 画出F的力臂;
    2. (2) 求F的大小;
    3. (3) 若在AB的重心所在点O处挂一个重为20N的重物G,拉力大小变为F木棒仍然水平静止(如图乙所示)。求F的大小;
    4. (4) 小明想到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乙丙两种方式提升重物G。若乙丙两种方式提升同一重物,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 , 不计摩擦,请从功的角度分析η1和η2的大小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