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1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 . 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C . 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 . 匀变速曲线运动可以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 2. 某同学对电学中相关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负电荷从初位置移到末位置静电力做正功,初位置的电势比末位置电势低 B . , 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每增加1C,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就增加1V C . 中,U、d分别是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和距离 D . , 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越大,电荷所在位置电势越高
  • 3. “负重爬楼”是消防队员的日常训练项目之一。某次“10层负重登顶”比赛中,质量为70kg的消防员背约30kg的重物,在50s内由地面到达10层楼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楼梯对消防员的支持力做正功 B . 消防员对重物做功约为3000J C . 消防员增加的重力势能约为7000J D . 消防员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420W
  • 4.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与空间站组合体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组合体离地面的距离为h,地球半径为R,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约90min),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间站组合体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 空间站组合体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 . 地球的质量为 D . 地球的密度为
  • 5.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固定于水平面上,碗口水平且AB为直径,O点为球心.小球从AO连线上的C点沿CO方向以水平速度抛出,经时间小球与碗内壁垂直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则C、O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细圆管用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质量为0.22kg,半径为0.5m。质量为0.1kg的小球,其直径略小于细圆管的内径,小球运动到圆管最高点时,杆对圆管的作用力为零,重力加速度的值取。则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 2m/s B . 4m/s C . 6m/s D . 8m/s
  • 7. 三个原子核,电荷均为e,质量之比为1:2:3。如图所示,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由P点平行极板射入匀强电场,在下极板的落点为A、B、C,已知上极板带正电,原子核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原子核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B . 的加速度关系是 C . 落在A点的原子核是 D . 三个原子核刚到达下板时的动能相等
  • 8. 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所示。长为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座椅和小孩的质量为40kg,当转盘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动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计钢绳的重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的值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孩转动的轨道半径为7m B . 钢绳对转椅的拉力大小为600N C . 座椅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D . 小孩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平行于正六边形ABCDEF所在的平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A、B、C、D四点的电势分别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点的电势为0 B . 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C . 电子在E点的电势能为 D . 电子由D点到F点静电力做功为
  • 10. 2022年6月16日发生的“七星连珠”现象,是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连成一线。“行星冲日”是“三星连珠”,即地球恰好运行到某个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半径R/AU

    1.0

    1.5

    5.2

    9.5

    19

    30

    A . 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最长 B . 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最长 C . 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2.2年 D . 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
  • 11. 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的值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4s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B . 0~4s内物块的位移为6m C . 3s时物块的速度为12m/s D . 0~4s内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24J
  • 12.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A点,A点以上光滑,A点以下粗糙。长度为0.5m的木板质量分布均匀,其质量为3kg,木块质量为1kg,两者用一轻质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在一起,木板与斜面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开始时木板的下端在A点,木板由静止释放到其上端刚好过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木板上端刚过A点时速度大小为 C . 木板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产生的热量之和 D . 系统产生的热量为6J
三、实验题
  • 13.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框架上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光电门,框架竖直部分紧贴一刻度尺,可以读出光电门的位置;框架水平部分用电磁铁吸住一个质量为的小铁球,小铁球的球心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切断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时,小铁球由静止释放,当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传感器可测算出其速度。改变光电门的位置,得到多组的数据。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1. (1) 小铁球从释放至到达光电门的过程,机械能守恒表达式为(用表示);
    2. (2) 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以为纵轴,以为横轴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描点并连线,图像的斜率
    3. (3) 发现斜率比当地重力加速度小,可能的原因是:
  • 14. 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可以探究向心力和物体质量m、角速度以及半径r的关系。实验时,匀速转动手柄使变速塔轮、长槽、短槽和槽内的小球随之匀速转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根据标尺上露出的等分标记,可以粗略计算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长槽上的挡板B到转轴的距离是挡板A的2倍,长槽上的挡板A和短槽上的挡板C到各自转轴的距离相等。左变速塔轮1、2、3的半径为 , 右变速塔轮4、5、6的半径为 , 且 , 有两个钢球和一个铝球,三者半径相同。

    有如下实验操作:

    A.钢球放在挡板A处             B.铝球放在挡板A处

    C.钢球放在挡板B处             D.钢球放在挡板C处

    E.传动皮带连接变速塔轮1和4       F.传动皮带连接变速塔轮2和5

    1. (1) 本实验采用哪一种物理方法( )
      A . 等效替代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放大法 D . 图像法
    2. (2) 探究向心力和物体质量m的关系需要的操作为(用操作前的字母表示)
    3. (3) 探究向心力和角速度的关系需要的操作为(用操作前的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 15. 同学们做过这个实验吗?将悬挂起的重球拉到自己的脸前由静止释放,之后重球又摆回到释放点。已知重球的质量为2kg,细绳长度为2m,释放时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的值取 , 阻力和球的大小忽略不计。求

    1. (1) 重球在最低点时的速率;
    2. (2) 重球在最低点时对细绳的拉力。
  • 16. 如图所示,一长为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有一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水平,直接落到木板下端,求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重力加速度的值取

  • 17.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A、B,连线水平相距l,O点的AB的中点。有一质量为m的带负电小球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带电小球和电荷A的连线与AB连线夹角为45°,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

    1. (1) 求带电小球电荷量的大小;
    2. (2) 若规定O点电势为0,两电荷连线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求小球最大的电势能;
    3. (3) 若电荷的电荷量为 , 求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 18. 半径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在最低点B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以的速度顺时针转动。质量为的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物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 , 出传送带后滑上倾角θ可调的木板(木板在C点与传送带平滑连接),物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已知BC之间的距离

    1. (1) 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 (2) 物块第一次滑上木板到达D点时速度为0(D点未画出),当θ为多大时,CD距离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3. (3) 若木板光滑且θ不为0,滑块从A点开始到第二次出传送带过程中,求产生的热量Q。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