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介休市2022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09 浏览次数: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人大代表分享了近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果。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 工厂的废水就地排放 B . 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C .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D .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 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业改革是“双减”的重要着力点,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老师布置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作业,请同学们思考: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B . 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 C .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D . 碳酸氢钠用作糕点焙制
  •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化学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中常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 . 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大量补充碘元素 C . 常吃蔬菜、水果,可以预防坏血病 D . 摄入足够量的钙可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
  • 4. “84" 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消毒液,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1、-1 B . X的化学式为H2O C . “84消毒液"适用于所有物品的消毒 D . NaClO属于盐
  • 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 . 甲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 .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l:1
  • 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有效对抗皮肤衰老,可以适量食用车厘子。车厘子色泽红艳,味道甘甜,宛如玛瑙般诱人。车厘子之所以有抗皮肤段老的作用,是因为它富含的烟酸(化学式为C6H5NO2)。下列有关烟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烟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烟酸是一种有机物 C . 烟酸由6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D . 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7. 2021年12月9日,欣然同学观看了驻留太空的三名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后,深深地爱上了科学实验。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和他一块分析,要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 ②③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8.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t1℃时,B物质和C物质溶解度相同,均为45 g B . 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5 C . 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5% D . 当A物质中混入少量B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
  • 9.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棉纤维、涤纶、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验证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

    将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中

    D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目的

    探究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冬奥会期间,我国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1. (1) 为了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用于运动消耗,在无人餐厅里,通过机器人提供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烤鸭 B . 米饭 C . 生菜 D . 苹果 E . 牛奶
    2. (2) 定时对驻地、个人及环境卫生进行消毒杀菌、检查。在用医用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不慎引起小面积失火,可用湿布扑灭。其灭火主要原理是
    3. (3) 冬奥会选手吃饭时用的“饭碗”是生物材料聚乳酸制作而成的可降解餐具。聚乳酸,又称聚丙交酯,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可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高分子材料。聚丙交酯属于(填 “合成”或“复合")材料。
  • 12. 奥运村为运动员们提供了自来水和矿泉水。
    1. (1) 这里所使用的矿泉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自来水通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达到了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我们常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运动员们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最常用的方法是
  • 13. 奥运村所用的粮食一水稻、小麦、玉米等,以及各种蔬菜,都来源于全国各地的支持。
    1. (1) 来自青海高盐碱地区的海水稻,高盐碱地土壤内水分pH7 (填“>”、“=”或“<”)。
    2. (2) 各地水稻、小麦、玉米丰产离不开化肥,某品牌的化肥中含有氯化铵、硫酸钾等物质。该品牌的化肥属于(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或“复合肥”)。
  • 14.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 (1) 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
    2. (2) 冬奥火炬“飞扬”使用的是绿色燃料,下列燃料燃烧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是____(填序号)。
      A . 煤气 B . 氢气 C . 乙醇 D . 天然气 E . 肼(N2H4
三、综合题
  • 15. 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一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医疗等领域。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各个生产环节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钛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2所示,由此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①要进行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3. (3)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 (4) 航天飞机常用到钛合金。是因为钛合金具备很多优良性能,如(写出一点)。
  • 16. 阅读材料:

    冬奥会上的制冰新技术

    第24届冬奥会如期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该技术可控制冰面温差在0.5℃以内,为冬奥会比赛提供了温度、厚度均衡的冰面,对于在以0.001秒计时的高水平竞技中尤为关键。

    研究发现,制冰机的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对制冰量都有影响,图1所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制冰量随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的变化情况。

    冰面下是混凝土冰板层,施工中需使用专用抗冻混凝土以保证冰面质量。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是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粘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等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的硅酸盐材料。科学家通过调整混凝土的材料配方增强其抗冻性,图2是掺有陶粒的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比实验结果(强度损失率越高,抗冻性越差)。

    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独具“中国范”的各个冬奥场馆,赛后将继续充分发挥作用,可举办各种冰上赛事,成为国民参与体育冰上运动的多功能场馆。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 (1) 液态二氧化碳蒸发直冷制冰的原理是,这一变化属于(填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一贯理念。这里的“低碳”指的是
    3. (3) 石灰石和粘土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4. (4) 由图1可知,相同条件下,转桶材料为(填 “不锈钢”或“铝”)时制冰量较大;图3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5. (5) 根据图2可推断“阿粒混凝上的抗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依据是
  • 17. 如图所示,该图类似于奥运会的会标一“五环”,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D物质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化学式为
    2. (2)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NaOH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能发生的条件是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国家标准规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98.0%为合格品。为了测定某工业纯碱是否为合格品,同学们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过滤后滤渣损失忽略不计)

    试通过计算判断该工业纯碱是否为合格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东东同学根据实验数据马上进行了分析计算,他的解题过程如下:

    华华看了东东的解题过程,认为不正确。于是,东东和小组同学们一起检查。请你和他们一起发现问题。

    1. (1) 指出不正确:你发现东东的解题过程中有处不正确;
    2. (2) 及时订正:请你将“通过计算判断该工业纯碱是否为合格品”的正确解题过程写出来。
  •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A装置有不足之处,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
    3. (3)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端进入(填“m”或“n”);
    5. (5) E装置试管中的现象是
  • 20.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一包“从某地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进行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活动。
    1. (1) 【项目一】了解经过初步提纯的粗盐的成分:

      【查阅资料】

      I、资料显示: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

      II、经过初步提纯的粗盐可能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

      III、一些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OH-

      Cl-

      Na+

      Ba2+

      Mg2+

      【进行实验】小乐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样品少许,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粗盐中无

    2. (2) 【项目二】对粗盐的成分进行再探究:

      小冬用一只洁净的烧杯,取了一些样品,并且加水溶解,以便同学们继续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上述粗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粗盐中有

      ②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上述粗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静置

      无明显现象

      说明粗盐中无

    3. (3) 【探究结论】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

      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项目三】将粗盐中的杂质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

      小亮按下面步骤进行了实验:

      ①将一定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②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

      ③向②中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到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氯化钠。

      【反思拓展】写出②中所得滤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