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

更新时间:2023-09-30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 1. 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这些shēng chù 专门gù 人饲养,饲养员熟xī 它们的习性,知道怎么duàn liàn 它们的体能。

二、选择题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B . “四大名著”在我国鲜为人知 C . 才智过人的诸葛亮,挫败了周瑜的诡计。 D .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
  • 3. 淘淘活泼、幽默,遇事总能乐观面对。看到同学围棋比赛输了,淘淘说道:”      ”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
    A . 不要紧,从头再来。 B . 失败是成功之母。 C . 瞧瞧,你们的脸怎么都变成黑的了? D . 下次比赛,我们一定会赢。
三、填空题
  • 4. 下列句子描写的都是名著中的人物,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

    A.鲁智深

    B.张飞

    C.猪八戒

    1. (1)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世雷,势如奔马。
    2. (2) 手执钉耙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纪纪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3. (3) 只见他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四、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 5. 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词语:满怀期待   忐忑不安   垂头丧气)

五、判断下列说法。
六、按要求作答
  • 9.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
    A . 敲成玉馨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B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C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10. 古人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用“。”表现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七、快乐读书吧
  • 11. 这是一本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到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这本书你猜可能是( )。
    A . 《水浒传》 B . 《西游记》 C . 《三国演义》
  • 12. 下面情节中的主人公是谁?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选项。( )

    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A . 探春 B . 赵姨娘 C . 王熙凤
八、阅读积累与运用
  • 13. 阅读下面《消防安全》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用火、用气现象增多。易燃、可燃材料在家庭装修中也被大量使用,火灾危险性增大。

    [材料二]楼内失火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如采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住门口,则不能再开门逃生,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材料三]某日晚上22时15分,某小区14幢二楼发生火灾。由于是晚上,三楼至六楼都有居民在家,而且部分居民已经入睡。火势迅速蔓延,高温、浓烟封住了三楼通往二楼的道路,导致二楼以上的居民都被困在家里。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
    2. (2) 阅读材料一,用横线画出火灾危险性增大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二,结合生活常识,你认为下列关于火灾逃生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4) 结合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如果被困,无法逃生,可以堵住门缝,洒水,呼救,等待救援。( )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地弯腰前进,乘坐最近的电梯逃生。( )

      ③拨打119电话,准确说明起火地点、燃烧对象、火势情况,等待救援。( )

      ④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将湿被子披在身上,贴地弯腰前进,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

    5. (5) 根据你掌握的消防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

      ①妈妈洗完菜,着急煮饭,没擦干手就去开插座开关。( )

      ②爸爸喝醉了酒,回家抽完烟把烟蒂扔在木地板上。( )

      ③奶奶每天唾觉前都要去厨房检查煤气开关有没有关。( )

  • 1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30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有一年暑假,我的同学李长之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一般都架子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和蔼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中国人民苦斗了100多年,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春天.我在当时所谓的故都又会见了老舍先生,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20多年了.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却令人毕生难忘.

    还有一件小事。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1. (1) 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
    2. (2) 要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的原因是( ) 。
      A . 老舍先生一点架子也没有。 B . 老舍先生愿意和我吃饭。 C . 老舍先生是大学教授,地位尊贵,我有机会陪大学教授吃饭,很荣幸。
    3. (3) 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请概述另外两件。

      第一件事:陪老舍先生吃饭;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4. (4) 第3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里连用四个“地道”的用意是( )
      A . 突出这顿饭的北京特色。 B . 突出老舍先生对北京的熟悉。 C . 突出表明老舍先生具有北京人的和蔼、亲切、质朴的性格特点,没架子,又熟悉北京生活。
    5. (5) 读完本文,你觉得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6. (6) 文章是这样于琐细中表现精神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直接用抒情的语言赞美老舍先生的精神。 B . 选取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正面写出老舍先生的精神。 C . 通过饭店伙计的服务及吃客们的尽兴,侧面衬托老舍先生的精神。
九、习作
  • 15. 写作

    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存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请你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③不出现真实的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