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2021-21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7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选项)
  • 8. 科学家推测猿人生活方式的依据不可能是(    )
    A . 骨骼化石 B . 遗留痕迹 C . 实验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生物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B . 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C . 遗传物质在生物进程中代代相承,不会产生变异
  • 10. 植物的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因此(   )不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A . 土壤 B . C .
  • 11. 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般是(    )。
    A . 植物 B . 动物 C . 植物或者动物
  • 12. 下面是奇奇家一天的垃圾种类与数量的调查表和统计图,左表中的“可回收物”在右侧统计图中对应的部分是(    )。

    垃圾种类

    厨余垃圾

    可回收物

    其他垃圾

    垃圾数量

    2000克

    500克

    200克

    A . A   B . B    C . C
  • 13. 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应选用(    )。
    A . B . C .
  • 14. 开展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不包含(    )。
    A . 设计好访谈提纲 B . 准备好调查问卷 C . 制订好调查计划
  • 15. 下列(    )属于“居民节能行为调查”的内容。
    A . 节约用水,使用节水龙头 B . 少开空调,使用节能灯 C . 少用一次性制品,减少垃圾灾害
  • 16. 为了养好小金鱼,应该(    )
    A . 让小金鱼吃好、吃饱 B . 换水越勤越好,每次把鱼缸中的水全部换掉 C . 比较理想的养金鱼用水是晾晒过的自来水
  • 17. 下列关于改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己的改进成果一定要保密,更不能发布到互联网上交流 B . 伞的铁骨架较软,风大时易翻折,这是雨具结构方面的缺点 C . 同一个物品只有一种改进方法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并回答问题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并回答问题
  • 18. (一)口罩

    2020 年初,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佩戴口罩,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防护措施。但是,佩戴口罩也是有讲究的,以下这些错误就不能犯:

    ①长时间不更换。长时间不更换口罩,口罩内部易附着人体呼出的蛋白质和水分等物质,导致细菌滋生。口罩在变形、潮湿或有明显脏污时,防护性能会降低,需及时更换。一般医用外科口罩使用4小时后应及时更换。

    ②错误佩戴和存放。拉至下巴处;挂在耳朵一侧;直接放在包里或兜里;挂在手臂或手腕上;随意放置在桌上;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③多个口罩同时佩戴。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即使打了新冠病毒疫苗,也需要继续佩戴口罩!

    1. (1) 关于口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口罩可以阻隔空气中的所有病毒 B . 佩戴口罩要规范,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C . 疫情期间使用过的口罩可以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2. (2) 你认为怎么佩戴口罩更安全?(    )
      A . 两个口罩同时佩戴,可以增加防护效果 B . 打新冠病毒疫苗比佩戴口罩更安全 C . 刚戴上的口罩,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口罩出现脏污,就及时更换
    3. (3) 疫情期间,经常需要佩戴口罩,在使用口罩的过程中,你发现口罩有什么缺点?你的改进设计是什么?

            

  • 19. (二)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建立起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2004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绿色社区的涵义就硬件而言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设施。绿色社区的软件建设包括一个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民间环保组织、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联席会;一支起骨干作用的绿色志愿者大队;一系列持续性的环保活动;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1. (1) 绿色社区的标志是(    )
      A . B . C .
    2. (2) 下列行为符合“绿色社区”建设理念的是(    )
      A . 经常使用浴缸泡澡 B . 杜绝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  C . 在不影响卫生的情况下尽量少更换碗碟,减少洗涮用水
    3. (3) 可以作为“绿色家庭环保行为调查”的一项是(    )
      A . 购物袋的重复使用 B . 家庭藏书数量 C . 家庭成员的年龄
    4. (4) 衡量绿色家庭的标准应包含:        
    5. (5) 为了了解你所居住的小区与绿色社区的差距,你对社区的 进行过调查研究,用到的调查方法有
四、实验与探究。
  • 20. (一)某探究小组实验记录单如下表:

    鱼缸编号

    水温

    放养条数

    水质

    换水频率

    1#缸

    21℃

    4

    晾晒过的自来水

    3天一换

    2#缸

    22℃

    4

    晾晒过的自来水

    3天一换

    3#缸

    23℃

    4

    晾晒过的自来水

    3天一换

    1. (1) 该数据记录表,是在研究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2. (2) 表格中三次水温的设置合理吗?,理由是       
    3. (3) 某小组想探究“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多选)
      A . 水温 B . 水质 C . 放养密度 D . 换水频率
    4. (4) 实验中,你是通过观察来了解小金鱼的生活状态的。   
  • 21. (二)奇奇想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他把一个在水中下沉的长方体物块(高10厘米)挂在测力计下,慢慢的放入水中,如图:

    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与测力计示数的关系如下表(物块下表面刚接触水面时深度为零):

    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厘米)

    0

    2

    4

    6

    8

    10

    12

    14

    16

    测力计的示数/(牛)

    6

    5

    4

    3

    2

    1

    1

    1

    1. (1) 实验中所使用的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可能是(     )
      A . 1牛 B . 5牛 C . 10牛
    2. (2)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浸入深度小于10厘米时,随着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
    3. (3) 测力计减少的数就是浮力的大小。物块浸入深度等于10厘米时,这个物块受到的浮力是牛。
    4. (4) 你认为表格中“?”处的数据可能是
    5. (5) 究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了对应的折线图,物块浸入深度与测力计示数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测力计示数/牛                测力计示数/牛           测力计示数/牛

      A . 浸入深度/厘米 B . 浸入深度/厘米 C . 浸入深度/厘米
  • 22. (三)探探想研究一下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摆的摆动快慢,于是她就做了一些实

    验,并记录了下来。请你根据探探的实验记录回答下面的问题。

    实验序号

    摆锤

    (克)

    摆线

    (厘米)

    每10秒摆动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实验一

    50

    25

    10

    10

    10

    实验二

    50

    50

    7

    7

    7

    实验三

    100

    50

    7

    7

    7

    1. (1) 分析哪两个实验数据可得到摆线的长短是否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
      A . 实验一和实验二 B . 实验二和实验三 C . 实验一和实验三
    2. (2) 分析哪两个实验数据可得到摆锤的轻重是否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
      A . 实验一和实验二 B . 实验二和实验三 C . 实验一和实验三
    3. (3) 观察下面的实验记录表,这是在研究是否影响摆的摆动快慢,你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实验序号

      摆锤重量/(克)

      摆线长/(厘米)

      每10秒摆动次数/(次)

      实验一

      25

      30

      9

      实验二

      50

      30

      9

      实验三

      75

      30

      9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