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1.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确定基本商品的价格,限定利率在20%,保证度量衡的信誉,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这反映出该法典(    )
    A . 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 . 在一定程度上关注社会保障 C . 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 . 在司法方面偏袒城市的居民
  • 2.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 . 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 . 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 . 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 . 未具备古代文明要素
  • 3.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体的。公元2世纪,地理学家托勒密也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形。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者发现了这一学说,但仍有不少人表示怀疑。后来,以事实证明了这一学说的是(    )
    A . 亚里士多德对北极星的观察 B . 但丁长诗《神曲》对人世间的描述 C . 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环球航行 D . 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社会现象
  • 4. “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材料旨在强调哥伦布航行(    )
    A . 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B . 促进全球动植物的多样化 C . 导致了疾病的传播 D . 中断了美洲社会发展进程
  • 5.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当时(    )
    A . 禁欲观念的消亡 B . 实用主义的流行 C . 人文主义的兴起 D . 启蒙思想的传播
  • 6.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据此推断,这一“变化”是指(    )
    A .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B . 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C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 国王“统而不治”
  • 7.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独裁统治。他随即在公布新宪法时发表的公告中宣称:宪法所规定的各项权限必须是强大的和稳定的。公民们!革命已经稳定在革命开始时提出的若干原则之上,革命结束了。宪法在公民投票中高票通过。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
    A .   共和制度遭到了拿破仑破坏 B . 巩固革命成果乃民众所愿 C .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D . 封建顽固势力已完全消除
  • 8. 下表为1780年~1851年英国的出口增长情况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年份

    总出口(百万英镑)

    名义GDP(百万英镑仅计

    英格兰)

    出口工业品在工业

    产品中的比重(%)

    1780

    8.7

    116.6

    25

    1801

    28.4

    230.9

    40

    1831

    38.9

    372.4

    49

    1851

    67.3

    505.5

    69

    A . 彻底摧毁封建制度 B . 拥有北美广大殖民地 C .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D .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 9.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这说明了(    )
    A . 列强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 B . 世界各地产品已打入欧洲市场 C . 欧洲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 10. 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A .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B . 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 . 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D . 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 11. 当20世纪的钟声响过之后,亚洲从睡梦中醒来,成为20世纪世界革命的领头羊,跑到了世界革命的最前列。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C . 列强侵略的加剧 D . 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
  • 12. 下表是一战后,在国际联盟讨论的部分问题上美、法、日三国的主张及结果。这(    )

    国家

    主张

    结果

    美国

    将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体系

    由于英、法共同抵制,美国未能实现控制

    国联的目的

    法国

    建立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

    遭到英、美阻挠未能实现

    日本

    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盟约

    遭到美国、英国等国家反对未能实现

    A . 暴露了国际法的局限性 B . 凸显了大国关系的复杂性 C . 突破了“全体一致”原则 D . 引发了战胜国内部的矛盾
  • 13. 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曾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该段话旨在强调(    )
    A . 进行纽伦堡审判的正义性 B . 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性 C . 应防范世界大战再次发生 D . 纽伦堡审判比东京审判重要
  • 14.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
    A .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 B . 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 . 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15. 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    )
    A .   “自由放任”政策的推行 B . “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 C . “新经济”增长模式出现 D .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16. “(他们)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进。”这体现了(    )
    A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 .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C .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D .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小题14分,第18小题12分,第19小题14分,第20小题12分,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共同特点。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租让制是列宁首先制定并亲自领导苏维埃俄国加以实践的对外经济制度。1920年11月之后,列宁在其报告和文章中阐述了租让制的理论与原则。他认为,不实行租让,苏俄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只要苏俄掌握着所有国营企业,那么租让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承租人对企业只有经营权或使用权。承租人将按照合同规定,得到一部分产品作为报酬,并有权运出国外。政府对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承租人要给予优惠和补偿,保证不会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保证承租人投入企业的财产安全。

    ——摘编自杨运中《列宁租让制思想研究》

    1. (1) 根据材料概括列宁所制定的租让制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实施租让制的作用。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国际社会出现了“第三世界”。它的崛起是当代世界历史上的头等大事,也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第三世界”这一概念的流行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拉美国家举行海洋法会议,表示要采取共同行动,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经过一系列努力,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唯独美英等国拒绝签署,为公约的实施设置障碍。但是,这一完整的海洋法体系的确立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霸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1859年在其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开篇感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摘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15~19世纪世界近代史的某一个历史时期,以“xx的时代”为例概括一个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