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4-27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
    A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2. 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也让我们烦恼,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我们可以(    )

    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把不良感受宣泄出去   

    ②参加体育活动,转移注意化解烦恼

    ③学习自我暗示,放松心情,稳定情绪   

    ④不可自嘲,会贬低自己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小敏说:“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希望他们在我身边。”小杰说:“升入初中以来,我有心里话不愿意对别人讲了,可我还希望有人能理解我。”这两个同学的对话说明(    )
    A . 青春期会出现矛盾心理 B . 青春期会出现闭锁心理 C . 青春期内心丰富多彩 D . 青春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
  • 4. 小亮进入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发生冲突。为此,他感到很苦恼。为了摆脱苦恼,他的正确做法有(    )

    ①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②主动沟通,寻求帮助

    ③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④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经历着飞跃的变化。他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

    ①不人云亦云,不盲目从众   

    ②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③追求独特,别人的意见不用采纳   

    ④有自己独到见解,善于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
  • 6. (2019七下·蚌埠月考) 《西游记》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然而,杭州一小学生却发现《西游记》中存在一大漏洞: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极大,吃的饭菜却高度雷同,大多是江淮美食。她的这一发现得到相关专家的肯定。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  )

    ①要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

    ②要善于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④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发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2019七下·夏津期中) 明星偶像是很多青少年追捧的目标,下列说法能体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是(   )

    ①明星偶像各方面都是完美的

    ②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明星偶像

    ③既要看到明星偶像的长处和优点,也要看到其缺点和不足

    ④要看到明星偶像成功背后的奋斗,艰辛以及他们内在的优秀品质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8. 小颖进入中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三次要求调换同桌。第一次她认为同桌的男生经常把文具、书本乱放,让她没地方摆放学习用品。第二次她觉得同桌男生身上的汗味太重。但是不出一个星期,她又想调换座位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男女有别,本来就不应该成为同桌   

    ②男女生各有所长和不足,要学会正确对待

    ③悦纳自己的同时还要学会悦纳他人   

    ④要学会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要获得成功一定要经历生活中的负面情感 B . 负面情感比正面情感好,我们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C . 生活中的负面情感越多越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D . 我们要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情感,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 10. “世间万物皆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给我们的启示(    )
    A .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B . 初中阶段男女同学之间不应交往 C . 要善于保护自己,尽量不跟异性同学交往 D . 对出现的朦胧的情愫,需要理智处理
  • 11. 洛杉矶某大学生理学教授亨利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使人体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等有益于健康的物质,促进健康长寿。这说明(    )
    A . 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B . 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C . 情绪的表达必须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D . 情绪是多种多样的
  • 12. 马云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当你不去旅行,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有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这启示我们(    )
    A . 把握美好的青春时光及时享乐 B . 积极探索青春,规划青春 C . 完全按照父母的规划安排自己的生活 D . 书本学习应该是第一需要
  • 13. (2020·云南模拟) 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每个人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选择一种战胜自己的姿态,是每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必须完成的功课。这告诉我们( )

    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②自强的人不需要他人帮助

    ③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走向自强         ④人贵有自知之明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4.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这一句话告诉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有(    )

    ①自强不息    ②自信自立    ③乐观幽默    ④积极进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5. 孔子说:“行已有耻。”下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 做事情,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B . 做事情,对有利于自己的行为都要感到耻辱 C .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D .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做违反道德与法律的事
  • 1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面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是(    )
    A .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B .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追求的 C . 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D . 是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 17. (2020七下·官渡月考) 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不良行为来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1%,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这警示我们(    )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③要经常反思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8. 马云参加过三次高考,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但他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第三次数学考了79分,终于考上了大学。这启示我们(    )
    A . 要做一个自尊自负的人 B . 要自强,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C . 坚持一定会成功 D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兴趣
  • 19. 下列关于情感与情绪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②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③情感可分为基础性情感、高级情感等   

    ④情感和情绪都是复杂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因为相貌丑陋,遭同学嘲笑,他情绪沮丧,回家痛哭。母亲对他说:“儿子,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再有人嘲弄他的相貌,他就心平气和了。母亲帮助莫言所运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是(    )
    A . 转移注意 B . 放松训练 C . 合理宣泄 D . 改变认知评价
  • 21. 情绪需要调控,当遇到不良情绪时,我们一般会选择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或通过剧烈运动的方法进行宣泄。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    )
    A . 合理宣泄法 B . 转移注意法 C . 理智控制法 D . 换位思考法
  • 22. 考试中,经常有同学因过度紧张而没能考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连平时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题目都会失误。这是因为(    )
    A . 情绪能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 B . 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发挥 C . 情绪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D . 情绪有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分
  • 23. 如果把个人比作单音,集体比作和声,那么要让集体的和声更美,我们应(    )

    ①对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也必须服从   

    ②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③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   

    ④在集体和个人利益冲突时,以个人利益为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有关法律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对全体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5. 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 . 某校开展“与法同行”知识竞赛 B . 动物防疫法明确要求出门遛狗要系绳 C . 仇某在网上侮辱戍边英雄被刑事拘留 D . 新国旗法、国徽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十分重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B . 对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保护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C . 用人单位不可以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 .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说明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很重要
  • 27.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    )
    A . 学会依法办事 B . 树立法治意识 C . 遵守法律法规 D . 崇尚并捍卫法律
  • 28. 从小学到高中,渐冻症男孩程东东身边始终有一群同学,抱他下轮椅、翻书、打饭……2020年程东东进入大学,爱心接力继续在大学校园延续。材料可以说明(    )

    ①程东东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的帮助   

    ②集体中彼此传递着关爱和温暖

    ③东东和帮助他的人对集体的美好,感受更深   

    ④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9. 近年来,直播带货的盛行让某些网络主播获得大量金钱收益,但他们却选择偷税漏税,其结果被税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材料警示我们要(    )

    ②为了国家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①尊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③用法律指导和约束自己行为   

    ④遵守规则,远离网络直播带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30. 《河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市民王先生骑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被交警依法处以20元罚款。这一事例体现了(    )

    ①我们在建设法治中国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开罚单是对违法者最大的惩罚方式   

    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二、情景再现,回答问题(共11分)
  • 31. 本学期学校要评选优秀班集体。为此,班会课上班主任和同学们商量关于创建优秀集体的事。
    1. (1) 你认为优秀班集体的创建需要成员们如何做?
    2. (2) 有的班干部认为承担责任太多,会有压力,要付出辛苦,很麻烦。你认为在集体生活中承担责任有什么益处?
    3. (3) 在集体生活中,你可能看不惯一些人的做法,你应该怎样做?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三、材料分析题(共两小题,第32小题15分,第33小题14分,共29分)
  • 32. 材料一: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全”的朱彦夫是一位没 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的特等伤残军人。他14岁参军,3次立功,先后10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但他主动放弃特护待遇,回乡自力更生,并带领群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他还用嘴街笔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材料二:刘厦,石家庄晋州市人,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一岁时被确诊为“脊髓肌萎缩”。这注定了她要终身与轮椅相伴。随着病情发展,刘厦拿笔越来越吃力,但她手虽无力拿笔却发表了诗歌和散文近600篇,出版了诗集《长草的时光》和散文集《遇见生命》。她总结自己的创作历程:“如果问我为什么要写作,我会说:为了突破生命的困境,为了弥补生命的缺失。”

    1. (1) 根据材料一,朱彦夫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 (2) 结合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理解,谈一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3. (3) 从情绪的角度看,刘厦面对病痛仍能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4. (4) 从情感的角度看 ,刘厦能感动我们的原因是什么?
  • 33. 材料一:2022年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说: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材料二:《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追梦人”。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从38万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至此,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滿完成。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2022 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6个月的飞行任务。北斗环宇、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下对宇宙探索的脚步,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不变的情怀与浪漫!未来,中国航天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1. (1) 根据材料一,过去一年为什么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列举大事)
    2. (2) 结合材料,指出中国航天美好集体的愿景是什么?
    3. (3) 航天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奋斗的结晶。在美好集体中,我们会有什么收获?
    4. (4) 什么样的集体会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氛围,享受美好集体对我们成长的帮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